她以1次大類第一,2次專業第一,
22門課程滿績,
打下深厚的農科專業基石。
她以學科交叉與創新創業的前沿思想,
融合植物科學與工科技術,
開展跨學科國創專案研究,
將彩色水稻注入農村文創。
她曾任求是文化宣講隊379號講解員,
參與整編校史資料6萬餘字
對話歷史,展現浙大求是風貌。
今天我們就走進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
2019-2020學年浙江大學
竺可楨獎學金的獲得者
彭影彤的故事
伴著良師引路的光
用行動構築成長
2017年,彭影彤從廣州市鐵一中學畢業,進入浙江大學。站在高中與大學的接軌處,彭影彤不隨波逐流,主動掌控生活節奏。她透過切身試驗,摸索出自己的“生物鐘”,找到合適的作息規律,以最佳狀態開啟每一天的學習日程,順利完成了人生階段的過渡。
面對理工科著名的“硬核”課程《有機化學》,彭影彤仍然拿到了滿績。在學習這類課程時,彭影彤拒絕陷入被動,選擇做學習節奏的主宰者。她將歸納整理未弄懂知識點的任務安排在週末完整的時間段,以期理解透徹,融會貫通,而把社團組織等工作穿插安排在課餘碎片化時間中。為弄懂未解決的難題,彭影彤還曾將難題按類進行歸納總結後,等候在實驗室外,請助教為她解惑。
大二時,彭影彤透過選拔,進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的應用生物科學(農學試驗班),即神農班。神農班鼓勵學生進行學科交叉融合,這使得彭影彤開拓了更廣闊的視野。大二上學期,彭影彤遇見了科研訓練中,甚至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浙江大學的梁巖研究員。“科研訓練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導師梁巖老師”,在她眼裡,梁巖老師像一位亦師亦友的大姐姐,以從容開放的姿態與靈活嚴謹的思維,為她解答各類疑難雜題,更引導她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系統的思考模型。
彭影彤(左一)和導師梁巖合影
在和導師相處過程中,彭影彤學會用“思考解決策略”代替“沉浸情緒”,用行動將每一分失落情緒都轉化為成長的助推力。在進行大學生創新科研訓練專案時,彭影彤所在團隊需要用新設計的裝置測試植物鈣訊號。起初完全看不到訊號變化情況的挫敗,讓彼時初涉科研的彭影彤立刻感到十分沮喪。但梁巖老師卻引導她從情緒中剝離開來,從實際著手探究、思考問題的源頭與解決方式。在調整植物培養液的成分配比和不同的旋轉轉速、圈數等一番嘗試過後,彭影彤終於成功獲得了漂亮的訊號變化曲線。“從那以後我學會了就事論事,讓自己永遠不要沉浸在事物導致的情緒裡,而是有意識地去探索和判斷,把難過的事轉化為有趣的事、能讓自己成長的事。”
為了對科研有更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大二暑期,彭影彤報名參與了竺可楨學院-牛津大學交流專案,在牛津大學“生理·解剖·遺傳學系”Maike Glitsch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實習。農科專業出身的她,在參與課題“OGR1在細胞遷移中的作用機制研究”的過程中,瞭解到從事動物學研究與植物學研究思維方式的差異。彭影彤從其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也賦予她豐富的靈感來源,為其後來在植物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
在農科田野上播撒多學科花種
彭影彤並不拘囿於農科專業內的學習,而是敢於跨界突破,致力學科交融。這起源於彭影彤大一時,在原子核農業研究所吳殿星教授處的科研實習經歷。吳教授曾帶領她們參觀彩色水稻的生產應用及推廣基地。在此過程中,彭影彤認識到,純粹的科研技術不足以將實驗室內的研究成果推廣至現實應用,其中管理學與傳播學思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彭影彤(左一)參加長三角創客大會
因此,彭影彤選擇輔修竺可楨學院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ITP),學習社科知識,培養創新意識與素質。如果說神農班為彭影彤在農科領域鋪築了更寬闊的道路,那麼輔修竺可楨學院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ITP),便是助她遨遊在人文社科與創新創業世界裡的羽翼。在2019年的長三角特色小鎮創新創業大賽中,彭影彤及其團隊將吳殿星教授培育的彩色水稻注入農村文創,推廣至安徽池州青陽縣的特色小鎮,在25所高校的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商業類第二名。
每每進行涉及學科交叉的研究,彭影彤都十分慶幸遇到了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合作伙伴,在跨學科合作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在“農+X”的專案背景下,彭影彤結識了航空航天學院和電氣工程學院的兩名同學,以植物科學為基,以工科技術為器,共同開展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科研訓練專案《重力變化對植物鈣流和活性氧訊號的影響》。作為該專案的主導者與負責人,彭影彤在把握專案核心點後,將專案裝置與儀器需求傳達給團隊隊員,由其將抽象需求具象化並進行操作實施。在這樣各取所長的分工之下,團隊實現了高效合作。
彭影彤所發表的封面文章
這一專案成果豐碩,彭影彤為第一作者於Scopus與PubMed聯合收錄期刊(Peng et al., 2020, Current Protocols in Plant Biology)發表了英文方法類文章,被選為Volume5, Issue3(2020年9月刊)封面文章,並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浙報-阿里極客計劃”科研創新萬元獎金。
秉承初心出發
做搭建對話的傳播者
在學業與科研之外,彭影彤走出嚴謹理性的理科維度,轉而一頭扎進了博物館。每逢假期回家時,彭影彤都會去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科技館,旅行時也會專程前往南京博物院、科舉博物館,校內的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上新時她必然會到場……就是這樣一個在朋輩看來,與實驗室資料、儀器有著強烈反差的“枯燥”愛好,對彭影彤而言,卻是一種視覺與精神上的雙重滿足。在逛展時,她樂於和同伴分享交流體會,將自己代入到千年前的古人身上,想象他們的思維模式。歷史故事的厚重,展品中蘊藏的古人智慧,都令她無比驚歎。她說:“博物館裡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逛展時的分享和交流對我而言很重要,可以刺激我去想象和求索。”
彭影彤任求是文化宣講隊講解員
彭影彤不僅做歷史與文物聲音的聆聽者,更致力於做聯結歷史與外界對話的溝通者。進入求是園後,彭影彤“不做過客,要做最瞭解浙大的人”,透過層層選拔,成為求是文化宣講隊379號講解員。她走進一個個展品背後的故事,整編校史校情資料近6萬字,並將其用通俗易懂的講解詞,有針對性地傳達至不同人群。在20餘次的講解任務中,彭影彤勾連起來賓與浙大校史、求是學子風貌和求是精神的對話橋樑。
大三時,彭影彤在同學引薦下,被選拔至《中國日報》,負責國際新聞研究工作。這段經歷,讓她捕獲到了傳播學的價值所在。由此,彭影彤心底播種下了對傳播學的濃厚興趣,並逐漸生根發芽成影響其人生規劃的重要因子。
結合數次落地鄉村的創業實踐,彭影彤意識到,啟用鄉村商業潛力,需要紮根農學的傳播型人才。目前,彭影彤已經以綜合成績第一名推免至清華大學資料傳播專業。她希望能夠將本科的農科所學與未來的傳播學領域知識相結合,實現學科交叉,以資料傳播賦能鄉村振興,聯結起中國鄉村與世界對話的紐帶,在鄉創領域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造性人才。
文字記者: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王萍
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本人提供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陳安琪
責任編輯: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