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貞觀之治的歷史背景大揭秘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由 童豔紅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貞觀之治的背景

貞觀之治的出現,使得大唐成為當時世界文明的大國。那麼貞觀之治的背景是怎樣的呢?當時隋朝結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據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但隋煬帝濫用民力、橫徵暴斂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遠征高麗失敗後,社會矛盾加劇,天下大亂,此時唐朝應運而建,開啟新的盛世。

唐太宗劇照

唐朝建立後,李淵和李世民都比較開明,他們重視歷史教訓,常常將隋朝滅亡的教訓記在心中,以史為鑑。唐太宗登基稱帝后,密切關注著百姓的生活,減少苛捐雜稅,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等措施,就是不願看到百姓民不聊生,在當初李世民和李淵一起南征北戰的時候,深深地知道民眾的一些疾苦,所以這也促使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雖然隋煬帝剛愎自用,但他開鑿大運河,施行科舉制都是不錯的政策,只不過對隋朝來說,這樣繁重的徭役賦稅很難承受,才導致天下大亂。因此,李世民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用於對人才的選拔,對有才能的人,也報以敬重的態度,從不問其出身和地位,因此形成了人才濟濟的局面。

除了這些從隋朝滅亡的教訓上學到的,還有一點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有遠大的抱負,實現民族大團結、擴大唐朝的版圖,將唐朝打造成一個世界文明的強國,一直都是唐太宗自己的偉大抱負,而這些也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構成了貞觀之治的背景。

李世民貞觀之治

李世民登基後,改國號為貞觀,期間治理國家的政策,被稱為“貞觀之治”。唐太宗在唐高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任用賢能,安定國內外環境,促進唐朝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發展。透過唐太宗治理國家措施,唐朝逐步走向繁榮,後人在評價唐太宗李世民的作為時,認為貞觀之治奠定了唐朝社會中期的繁榮。

李世民劇照

因為隋末戰爭的緣故,唐朝人口不到三百戶,為了興旺人丁,唐太宗決定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除此之外,他親眼見證隋朝的滅亡時因為朝廷的腐敗,為了汲取經驗,唐太宗一直虛懷若谷,勵精圖治,積極聽取朝中大臣們的意見。經過一系列的穩定措施,社會各方面逐步呈現回升趨勢。

在政事上,李世民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並且倡導朝廷政治的清明。唐太宗曾經派遣房玄齡和李靖等朝中重臣考核各地官員的業績,在全國範圍內巡察,整頓風評。唐太宗親自選拔地方官,並且將他們的功勞和過失寫在宮中屏風上,確保政治上的清明。除此之外,唐太宗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要輪流值班,以便朝廷即時召見。

在軍事上,李世民派遣李靖到塞北平定突厥,在李世民的軍事戰略之下,突厥被唐朝所滅。這一戰讓西域各國的首領記住了唐太宗李世民,此後尊稱他為“天可汗”。唐朝建立之初,常常會受到少數民族的侵犯,尤其以突厥為最盛。當時,突厥首領率兵進攻長安,成為威脅唐朝統治和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唐太宗在位年間,加強了對經濟和軍事的建設,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得以增長,唐太宗的政權就得以穩固,此時他有能力應對前來進攻的突厥族。在政策上,唐太宗實行招安和懷柔政策,唐太宗不提倡使用武力解決少數民族問題。唐太宗推行友善和諧相處原則,和吐谷渾和突厥實行友好往來政策。唐太宗這一做法,得到了少數民族首領的擁護,他們派遣使者來到長安,和唐朝友好往來。唐太宗這一懷柔政策進一步穩定了唐朝的政權統治和社會安定。

唐王朝建立之初,東有稽胡的擾邊,西有吐谷渾的威脅,北有突厥的侵襲,尤以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突厥武裝曾直逼唐廷首都長安(今西安)的近郊,成為當時的主要威脅。李世民即位後,經過三、四年的認真努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好轉,政權得到一定的鞏固,便對突厥的騷擾從防禦轉入反擊。[24]但是同時對它周邊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

經濟上,唐太宗重視農業的發展,並且減少了農民的賦稅,讓百姓能安定生產生活。對於商業,唐太宗為商業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在政策的鼓動之下,各地商品經濟逐漸萌芽和發展,推動了唐朝經濟發展。

在外交上,唐太宗積極和其他國家展開友好外交政策,使國內外保持密切頻繁的聯絡。促進了唐朝和印度、吐蕃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的交流。

文化上,唐太宗重視教育的發展,他在唐朝首都設立弘文館,歡迎各地學子來此交流。唐太宗酷愛書法和詩歌,在他的推動下,唐朝文化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眾所周知的唐朝詩歌,在唐太宗年間,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萌芽和發展。唐太宗喜歡作詩,在他的影響下,想進入仕途的學子們紛紛提高自己在書法和詩歌上的造詣。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的經濟迅速發展時期,而貞觀之治是唐朝經濟民生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兩個盛世的時間又離得十分近,這不得不讓人們將這兩個時期聯想對比。那麼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到底哪個更加繁榮昌盛,更值得人們尊崇呢?

貞觀之治創造者——李世民

答案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開皇之治都是勝於貞觀之治的。

在政治上,開皇之治率先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而這兩個制度不但被貞觀之治延用,甚至還影響了之後中國封建王朝的每一個時代。在經濟上,兩個時期都實行均田制和輕徭薄賦的策略,十分相似,這一點無從比較。在人口上,開皇之治末年人口高達了890萬戶,這是基於北周460萬的基礎上,將近翻倍增長;而唐朝接手隋朝時期人口只剩下200餘萬,到貞觀之治時,人口才有30萬戶。貞觀之治的人口增長不但數量比不上開皇之治,也增長速度也是慢於開皇之治的。

而在最重要的國土疆域上,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戰亂,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不但統一全國,還迅速地發展民生經濟、朝廷政治。但是貞觀之治在隋朝統一天下的前提下,粗略地平定了一些反叛而建立國家,但是整體發展卻還是比不過隋朝。

從種種顯示的資料來看,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的比較都是開皇之治略勝一籌。但是由於隋朝的短暫,導致了開皇之治的鮮為人知。

貞觀之治是騙局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貞觀之治是騙局,在一本叫做《唐朝絕對很邪乎》的書中有提到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唐太宗劇照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皇帝仁德百官恪盡職守敢於直諫,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來自於一個叫李世民的手中,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也成為了中國皇帝排行榜的首位,但有人說這樣的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

首先,沒有所謂的貞觀之治,就算有那也只是李世民自我宣傳,而百姓自己也希望有一個偉大的明君,自己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想法也符合人的慵懶天性。其次,就算有貞觀之治,那應該也和李世民無關。任何一個美好的時代都是由民眾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皇帝施行仁政,不強迫百姓去做繁重的徭役,放手讓百姓自己建立家園,都可以創造出一個“之治”。

縱觀歷史可以看出來,只要皇帝陷入政治鬥爭,無暇顧及百姓的時候,都會迎來一個“之治”的時代,也就是說,貞觀之治的出現,其實和李世民的關係並沒有太大。唐太宗之後,唐高宗李志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人口增加了多少,回答到一如既往的十五萬戶,也就是說貞觀年間人口總數也就是三百六十萬戶,而隋朝年間是八百七十萬戶,隋唐戰爭過後人口數量大大減少,糧食按理來說是不夠的,但偏偏夠了。從另一方面說,隋朝給大唐留下了一百年的糧食,就是說,貞觀之治是在用隋朝的糧食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