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時代,00 後和 70、80 後用著同樣的軟體、看著同樣的新聞,似乎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劃分青春與成熟之間的界線前所未有地模糊,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人們是否長大成人?
一、許多年輕人都覺得自己“像在偷穿大人的鞋子”
我們來看看一個廢柴案例:他叫亨利,他是白種人,從哈佛畢業後便搬回家和父母同住。你可以說他“漫無目標”啦,畢竟這孩子名校歸來後卻在家裡當“高等遊民”。
亨利在國家經濟衰退時畢業,在家裡蹲,不過可喜可賀,他很快謀得一份教書工作。但好景不長,兩週後他認為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便離職了。他花了很久來探索適合自己的職位——在老爸的鉛筆工廠裡打工,挨家挨戶登門推銷雜誌;接手其他教學工作,甚至有一陣兒他專門負責鏟糞…… 這些事他一一試遍。
直到他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寫作。
當亨利 31 歲出版他的第一本書《河上一週》時,他已經過了 12 年這種日子:頻頻跳槽、不斷在父母家和自己住處搬來搬去、與一位堅信“亨利是潛力股”的小夥伴湊合著一起租房子……
“亨利是一個學者,一位詩人,像一棵茂盛的蘋果樹那樣充滿希望的蓓蕾,前景光明。”他的朋友這樣寫道,而且最終被驗證為真。
他或許在青年時期掙扎過一番,但最後變成了完成了《瓦爾登湖》的亨利·大衛·梭羅。(那個與他湊合著擠擠的朋友,根據歷史記載,是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不要以為只有名人才會經歷上下求索和坎坷,至少在 19 世紀,大部分美國白人都正經歷著坎坷。如果你把“成年”定義為一連串的打卡:找到一份工作、脫離單身、從爸媽身邊搬走、結婚、有孩子……其實除了 1950-1960 年間,歷史上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透過這種正常的方式成年的。
可惜,這些標記仍然被現代人奉若聖旨。要是有人遲遲做不到這些,或是迴避掉這些必經之路,就會有人痛心疾首地感嘆他們“長不大”。
“我認為在‘童年’和‘成年’之間真的有一段異常艱難的過渡期,”《邁向成熟:成年的 468 個簡單步驟》作者凱里·布朗如是說,
突然之間你就被拋到了社會上,而且你有多到爆的路可選,可你不知道應該選哪條。面前所有的事情你爸媽差不多都預先和你提過,但你還是活得像個野孩兒一樣。
二、成年不等於年滿 18 歲
人們會結婚、生猴子、買房子、買車子,但這都只是“成年人能做的事情”,而不是“成年人的真正含義”。
可是,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步入成年?又是什麼讓我們最終真正成熟?
Julie Beck 邀請讀者來回答她,“你何時真正感到自己長大了?” 你可以透過他們的回答看到詳細的人生故事,和豐富多彩的觀點(然而這個問題要麼沒有答案,要麼就有一串複雜多元的答案。灰色字就是來自他們的回答):
我 28 歲,有時我覺得自己像個成年人,但很多時候我不覺得。作為千禧一代(出生在 1984-1995 年間的美國人),我莫名其妙就成年了。
我不知道人生該怎麼選擇?應該去做公益,還是繼續讀個學位?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還是想辦法環球旅行並且在朋友圈上故作輕鬆?然而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發現現實中自己只是找了一份和本科專業不對口而且還不完貸款的工作。
如果比照起對於“成年人”的傳統期望,我也一事未成。我還沒結婚,也沒有一份經濟穩定的長期工作。
想想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這不公平,畢竟國家經濟大環境就這樣,而且和同時代人談戀愛實在太累了!!!我承認我也掉進了“社會比較”的陷阱,有時候我只是自己渴望那些東西,但有時候是因為在朋友圈上看到了。
——瑪麗亞
三、成年其實是一種社會建構
成年是一種社會建構,童年也是。它就像所有的社會建構那樣有著現實作用——它們決定了誰需要負法律責任,誰不用;決定了我們擔負什麼社會角色;決定了我們怎麼理解自己和他人。
年齡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衡量因素,但這麼劃分確實是有實際目的。坦普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Laurence Steinberg 說,“我們都認識一些 21、22 歲就很成熟的人,也認識同樣年齡但幼稚至極的人。但我們不可能給人們一個‘成熟度測試’來決定他們能不能買酒。”
我有 3 個上小學的孩子,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可我仍未感覺自己完全成熟。
我老公出軌了——它彷彿一聲警鐘,我終於開始質問自己“你到底想要什麼?”“什麼讓你不快樂?” 很多人在一生中從未如此質問過自己。作為一個 40 歲的女人,我覺得這才是我真正過渡為成人的時刻。
婚變後我開始做心理諮詢(多希望我年輕時就做了呢)。直到現在,我才真正開始瞭解、探索,我是誰。哪怕未來我可能離婚,不確定孩子會怎麼看,但我能預感到如果離開這段婚姻,我會真正感覺自己像一個成年人。因為,我終於為我自己做了一件事。
——匿名
我覺得什麼時候你接納自己了,你就算得上成年人了。
我的病人裡,那些四五十歲卻想要阻止更年期來臨的女人看上去還未長大,而那些有足夠安全感去迎接人生挑戰的患者更像成年人:
因為他們心態年輕,願意接納身體狀況變化,接納因寶寶出生而睡眠糟糕,接納那些無法改變的事物。
——匿名
四、縱有“成熟”的生理器官,也不代表成熟
我們可以測量生理變化,看身體是否成熟。比如,青春期結束後,我們基本都已性發育成熟,但青春期本身也是一種建構。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調查,青春期可能在 8-13 歲(女性)或 9-14 歲(男性)間的任何一刻開始。而且或早或晚進入青春期,你都是“正常”的。其他的測量方法,都會根據標準得出不同結果。
發展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也不斷揭示出少年和成人思維的差異。
據研究青春期和大腦發育的學者 Steinberg 說,大概在 22 到 23 歲的時候,大腦差不多發育完了,可以微調,但不能重塑;就好像還可以翻新裝潢,但不能從頭蓋新房了。邏輯推理、計劃管理、高階思維等大腦的多數執行功能,在 16 歲時就差不多完全成熟。
圖:來自網路
但負責調控大部分情緒的前額葉皮層——嗯哼,就是控制你去攻擊、逃避、社交自控、善惡評價、亂搞等等精神世界的腦區,則要晚熟一點。直到前額葉的神經網路瓜熟蒂落,人們才能更好地控制衝突。
圖:來自網路
直到青春期後期,參與行為控制的部分腦區仍在不斷完善,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改變,其不良行為與徹底墮落之間的聯絡也更少。這也是為何法庭對少年犯相對“寬容”。
所以說,身體變化對界定成年沒什麼 luan 用。
五、各種成年儀式也無法代表你成年
高中和大學畢業典禮也都是為了啟動成年而設計的“開關”——你還記得畢業撥流蘇那一刻的儀式感嗎?我們幾百人一批跳下流水線,卻極少能無縫銜接成人世界。
小時候的你,或許幻想過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成年禮。試穿媽媽的鞋子、大衣,抹口紅假裝大人,好像那些服飾都是成年人的特權和標誌。可在現實裡一個 13 歲的小姑娘即便受禮後,還是她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即便是一名穿著成熟的叛逆少女,仍在各方面都依賴父母。就算她對零花錢有一點兒控制權了,但這離成年還遠著呢。
我今年 21,經濟上幾乎完全獨立,自己住。過去幾年來,隱隱有種壓力讓我努力做到經濟獨立,我總覺得只有經濟獨立了,一個人才算成熟。傳統觀念裡重要的成年時間節點(如 18、21 歲)雖然發生了,但一點兒也沒讓我更成熟!
錢很重要,等過了某個年紀,它就決定了你能做什麼,做不了什麼。對我來說,能夠不受限地去做選擇,這種自由就是成年的標記。
——Stephen Grapes
讀研究生在當代也算功不可沒,延長了步入成年的過渡期,給許多誠惶誠恐的年輕人一些喘息的機會,去探索各種關係與職業的緩衝期。
六、成年的標準: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人
當代研究顯示,在人們心目中“長大的標準”排名前三的是:為自己承擔責任、獨立做決定和經濟獨立。
Jensen Arnett 的研究發現,這“三大標準”在美國、中國、希臘、以色列、印度和阿根廷等諸多國家都成立。不過某些文化還有自己額外的價值觀,比如中國青年很重視“能夠給父母經濟支援”這一項,而印度青年重視“能夠保護家人安全”。
七、心理學成年初顯期:你可以做好多好多選擇
心理學家從 20 世紀開始就在討論一個叫做“青春延長期”,或“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的階段。
這期間,儘管人們不像童年和青少年那麼依賴父母,但也還沒有完全承受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應當承擔的所有責任。
1. “成年”沒有任何人口統計標準
成年初顯期通常發生在 18-29 歲,它既非青春期,亦非成年期,在理論和實際上都與兩者不同。
人口統計方面的巨大變數是成年初顯期的重要特徵之一:這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人口統計標準”的人生階段。 那就是說,我們很難整合這個階段的人,在幹什麼、婚姻狀況、在工作還是在上學,他們在社會 / 家庭里正扮演著什麼角色。
美國12-17 歲青少年中有 95%都和家人住在家裡,98%未婚,95%在上學。
到30 歲,人口統計方面又出現了新標準:75%的該人群已婚,他們的父母 75%仍健在,在上學的不足 10%。
而18-29 歲,尤其是 18-25 歲階段,我們難以給這段年齡的人做出一個畫像。
但是,成年初顯期暫且還不是全世界範圍可見,往往只有工業或後工業化國家才有。因為年輕人經歷了高等教育,除了相夫教子,他們的人生有了更多選擇。
這些國家大量需要資訊型人才,導致很多青年選擇接受高等教育,25 歲左右仍在校學習,畢業後再選擇婚姻和育兒等任務,“成年”時間明顯被推遲。
在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往往只有都市青年(18-29 歲)才能經歷成年初顯期,而農村地區教育水平不高,結婚早,也很少有除了農活兒以外的工作選擇,很少人體會到這一階段。
2. “成年”的定義,每個人有獨一無二的主觀感受
當被問到“你是否覺得你是個成年人了?”時,成年初顯期的年輕人做不到完全肯定或否定這一點,常常都以模稜兩可的“有時是吧,有時不是”作答。
據研究顯示,成年初顯期的青年並不認為他們是青少年,而且大部分也不認為自己完全算是成人。
然而,我們生活所在的社會對這個階段還沒有命名,粗糙的年齡標準也不能描述心理轉變,大家往往把這個階段向下歸入到”青少年“的階段,所以你顯得還是個孩子。
3. 這又是自我探索的黃金時代!
成年初顯期是人生中“萬事皆有可能”的階段,沒什麼可以百分百確定的事,對大多數 18-29 歲的人來說,人生中值得探索可能性的範圍,在這個階段達到最大值。我們會不斷在許多人生方向上探索,包括愛情、事業和世界觀等等。
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他著名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中,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 8 個發展階段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需要面對並克服特定的新挑戰:
圖:來自網路
在青春期,我們的核心任務是建立身份認同——探索真實的自我和“我”在世界中的角色;
在成年早期,埃裡克森認為我們的核心任務將集中在建立親密關係、發展友誼和相互關懷。
但形成穩定的身份認同意味著要嘗試多種多樣的人生可能,才能最終化為一個持久的決定。“建立身份認同,找尋自我”這個任務儘管源起於青春期,但有無限多可能的成年初顯期才是大部分人完成身份認同的時段。
另外,成年初顯期的親密關係也較青春期時更為持久、深刻,更可能發生性關係或同居。青春期時,我們更習慣同一群小夥伴一塊兒去閒逛、去消遣,順便約個會。而成年初顯期的浪漫關係則聚焦在二人之間,往往更重視探索兩人的情感與身體能否親密,這段關係有多大潛力。
雖說自我探索是自我實現的前提,縱有萬般好,什麼都大膽地去試,這還是有風險的:某些危險行為的發生率在成年初顯期抵達峰值,其中包括無保護性行為、超速 / 酒後駕駛、藥物濫用等。
一種解釋是,這些行為也許能幫助探索身份認同,“不走走彎路,怎能找到正道?” 在作出真正的成年決策和安定前,我們傾向尋求更多經歷。
另一種解釋認為,這個階段是年輕人自由追求新奇與刺激體驗的唯一樂土,此前青春期的父母管控,與之後婚姻家庭的責任感都無法滿足條件。“此時不放縱,何時放縱?”
自我探索,意味著我們就是要衝出舒適區(Comfort Zone),自由地進入未知世界。但同時,自由之地也危機四伏,或許我們可以探索地更謹慎一些。
因此,處於成年初顯期的你,也許正經歷著事業嘗試失敗,經歷著逼婚,經歷著不爭氣地成為了單身屌絲,你覺得你的人生路只剩下一條了,你沒得選了,你必須要成為一個大人了。
但這時候,才是有最多選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