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又被刷屏了,說什麼的都有。
(知乎日報注:中國人民銀行 7 月 31 日就《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媒體後續報道引來巨大關注,例如 央行擬嚴管網路第三方支付每日限額 5000 元 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要找5個機構開證明)
至於解讀,我覺得沒有必要了,央行的網站上有解讀,並且解讀得清清楚楚,甚至把一些潛在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例如,支付機構的定位,NFC/ 二維碼暫不考慮,指紋是個方向,等等。
關鍵說一下如何看待吧。其實這份檔案就說了兩件事:
一是重申並嚴格支付機構的定位,支付機構到底是幹什麼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能做的到底怎麼做,也就是所謂的“不忘初心”;
二是無論銀行還是非銀支付機構,儘量使“同一業務遵循相同的監管要求”,例如,關於提升認證水平以及限額管理,客戶身份識別,風險提示,客戶分級,反洗錢,外部評估,相關報送等等。
很多人提到第八條,禁止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賬戶,也是“定位”問題,乃至很多人吐槽的資金出入定向以及限額問題,也是“定位”問題。
回到事情的發端,支付機構一開始是依附於電商的,基於真實交易,小額快捷靈活,是社會資金流轉的有益補充,說白了,就是一個通道。
但隨著某些支付機構規模體量的增大,已經不滿足於原來的定位。這也正常,我在一篇“王朝與世家”的文章中說過,歷史上大地主階級在掌握了文化和經濟之後必然要訴諸於政治表達,於是,某些支付機構脫離了通道的概念,開始與銀行博弈,有些業務慢慢有了銀行性質,例如資金沈澱,資金存管,清算結算。
但其開展的這些業務又侷限於自己支付體系的閉環之內,脫離了資金賬戶,脫離了監管,從金融穩定的角度看,是監管部門肯定不希望看到的。當我們談及次貸危機時,談及近期高壓態勢的反洗錢時,可能僅僅是談資,但如果是站在人行的高度,那就是如履薄冰了,看不清楚的業務,只能小範圍嘗試,一旦大了,就存在失控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萬一傳導到金融系統,就會無法收拾。這應該是當前這份檔案的一種態度。
千萬不要抱怨監管在保護銀行,銀行是國家的金融基礎,經濟命脈,如果反而去保護支付機構,樂子倒大了。但再深入分析,監管其實是一種審慎的平衡,並非保護銀行,就拿現在在某些支付機構佔據 80%以上流量的快捷支付來說,沒有各家銀行的大力支援,支付機構哪有今天的局面。
再說一下限額的問題,小額和大額,並非僅僅是額度問題,量變必然引發質變。我們不妨看看國際上關於大額支付的要求,一個比一個嚴謹,即使在銀行領域,國外銀行的大額轉賬也比國內銀行嚴格得多,一般都是必須到櫃檯簽約,還要簽約收款人。的確,環境不一樣,國外對支付的訴求可能少一些,但其法制環境、信用環境也不一樣。原來適用於銀行的一些要求,於是被監管挪了過來,例如,公轉私交易有五萬元增加備註說明的要求,這在銀行早就有了。
縱觀該文,對識別客戶、資金流轉、反洗錢所費筆墨較多,也能看出監管的關注點,對資金流轉的監控,一切要在視線之內。
當然,這個檔案的發出,還是有一些突然,並且其中關於客戶多渠道驗證三個渠道、五個渠道的標準,乃至 200 塊錢的限額,都值得商榷。但畢竟是徵求意見稿,各家還有一番博弈。但是實在沒有必要搞什麼陰謀論,然後互噴口水,互相鄙視,只要站在監管,站在人行的角度,想一想,創新固然重要,創新固然萬眾,但金融穩定性還是第一位的,要有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