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周公輔政一共有幾年的時間

由 華愛利 釋出於 經典

周公輔政幾年

周公為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成王的叔叔。在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不到兩年,就患病去世。臨終前,他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周成王,並令周公輔佐成王。在周公輔佐成王的時期裡,頗有建樹,最後在成王二十歲時將政權還給了他。但由於周朝的歷史距今久遠,許多歷史文獻的確實,但對於周公輔政幾年的問題,還是可以從成王的年齡上來推算的。

周公的畫像

周武王病逝時,周成王年僅十三歲。由於他年紀還小,而且周王朝剛剛建立,政局十分不穩定,因此周武王讓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的周公替成王處理政事。在東漢曹操的名詩《短歌行》中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將的就是周公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有人前來拜訪他,他來不及將飯菜嚥下,只好重新吐到碗裡,忙不迭地去接見來訪者。從這個典故中,可以看出周公在處理政事方面真是盡心盡力啊。

後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聯合周成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一起造反,並放出謠言說周公想要取代周成王自己成為天子。周公首先找到了召公,把自己對周成王忠心不二的心跡向召公表明了,取得了他的信任。在穩定了內部政局後,他又令太公望出兵,征討鎬京以東的土地,自己親自率領大軍平定了武庚。在平定武庚的戰役中,他俘虜了許多商朝的貴族,讓他們全都遷到洛邑安置起來,並在那裡建城。今我們所熟知的洛陽城,第一個建城者就是周公。而那裡,也成為了周朝的第二個首都,是中國歷史上兩京制的首創。

周公又定了許多規章制度,讓周朝的政局逐漸走向了穩定,也為日後“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礎。並在周成王二十歲的時候,將政權歸還。因此算一算,從周成王十三歲到二十歲,就可知道周公輔政幾年了。

周公輔政是在什麼時期

周公輔政是在什麼時期?周公輔政,是在我國的西周初年。

周公

周公姬旦,被尊為“元聖”,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曾經兩次跟隨自己的哥哥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去世之後,又輔佐年幼的成王姬誦,直到姬誦二十歲還政於他。這段歷史,後世稱之為“周公輔政”。當時武王滅商剛剛兩年,殷商遺老遺少的勢力仍不容小覷。而當時的首都卻在偏西的鎬京,對這些“殷商頑民”的控制力十分有限。除了政局不穩之外,經歷多年戰亂,國家也急需恢復經濟生產,讓百姓安居樂業。為此,周公夙興夜寐、殫心竭力。可既便如此,嫉妒他的弟弟管叔和蔡叔,還有紂王的兒子武庚,還是四處散播他的流言。甚至沆瀣一氣,鬧起叛亂來。針對西周初年內憂外患的狀況,周公主要做了以下的努力:和召公“分陝而治”,一個防範殷商頑民,一個專心農業生產,建立了相對穩固的經濟後方;二次東征,平定了武庚、管叔等人的“三監之亂”。從此,諸侯歸順,西周的版圖得以極大擴張;搬離鎬京,遷都洛邑,加強了王室對殷商舊部的控制力;製作禮樂,頒佈各項周王朝的典章制度,為後來的禮樂治國、道德教化打下基礎。

周公輔政是在什麼時期?周公輔政七年,正值我國的西周初年,百廢待興、內憂外患。而他不畏流言,解內憂、排外患,功勳卓著。不僅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更為此後的“成康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歷史上有名的賢臣。

周公輔政的故事

周公姬旦,是周武王姬發的親弟弟。我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曾隨兄長伐紂滅商。武王去世後,又盡心輔佐年幼的成王姬誦。直到七年後,周公還政於二十歲的姬誦,退而為臣。關於周公輔政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則,叫作“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的時候,成王姬誦還很小。西周也剛建立不久,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周公從大局著想,害怕別人聽說武王去世的訊息而反叛。不避嫌疑,不理流言,毅然擔起輔政的重任。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他殫精竭慮,求賢若渴,想盡一切辦法網羅各路人才。據說,周公為了接待賢能之士,常常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洗個頭發也要中斷多次,手中常常握著溼漉漉的、來不及梳理的頭髮;為了表示對人才的重視,吃個飯也要多次放下筷子,吐出嘴裡的食物,急忙站起來去接待。周公不僅孝敬父親,尊敬兄長,對年幼的成王也十分關懷。有一次,成王生病了,病得很重,他還曾剪斷自己的指甲,投入水中,祈禱河神把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放過年幼的姬誦。

“周公吐哺”,只是周公輔政故事中的一則,關於他的傳說還有很多很多。周公輔政七年,殫精竭慮、功勳卓著。為了感謝他,成王將魯國的土地封給他的兒子伯禽,臨行前,周公還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到了封地也不要忘記善待人才,多做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作為古代賢臣的楷模,周公早已超越他所處的時代,成為後人心中不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