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漢室衰頹,群雄並起。先有黃巾軍起義在前,又有董卓等人叛亂在後,一時間,烽火四起,戰爭頻伐。直至魏蜀吳三分天下之際,漢室已名存實亡。在魏蜀吳三國之中,曹魏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為靠後。而在這三國之中,也有數不勝數的謀臣虎將,為各自的明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那麼在東吳中,又有哪些武將能夠排名前十,值得被人重視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程普,字德謀,是東吳開國老臣,歷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世。程普曾隨孫堅討伐黃巾軍,又曾幫助孫策平定江東。在孫權掌權過程中,又同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平定江東亂匪,在赤壁之戰中也有不俗的表現。而其曾單挑太史慈,並與其大戰三十回合而戰平。因其年長,又被人尊稱為\\\"程公\\\"。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要將領。年少時以驍勇著稱,被封為小將,後又因奮勇殺敵,屢立功勳。公元252年,丁奉在東興之戰大破進犯魏軍。後被拜為大司馬,左軍師。淩統,字公績,凌操之子,三國時期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吳國名將。十五歲被孫權拜為別部司馬,攝繼父兵。又曾為前鋒,助孫權爭奪江夏,後被封為偏將軍。嘉禾六年。淩統病卒。
周泰,字幼平,是東吳的老將之一。在孫策平定江東時,即跟隨孫策,後成為東吳的將領。又曾多次保護孫權,是孫氏父子的中軍護衛大將。他的戰績在三國時期也是不俗,曾一回合斬殺張南,二十餘回合斬殺沙摩柯,在赤壁之戰中也立有戰功。又多次擊敗曹操之軍,官至平虜將軍。後孫權而賜他青羅傘蓋,以表彰其功勳。
黃蓋,字公覆,亦是早期跟隨孫堅的東吳老將。其最著名的戰績,就是於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時,詐降曹操,並以火攻打破曹操之軍。後又因平定山賊有功,加偏將軍,官至武陵太守。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十五六歲即從軍,後跟隨孫權轉戰各地,四處征戰,任橫野中郎將。在赤壁之戰中,隨周瑜等大將大破曹操。因不讀詩書,被人嘲笑,稱之為\\\"吳下阿蒙\\\"。後聽受孫權之勸,苦讀詩書。在魯肅死後,用計殺死關羽,關平父子。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南)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原為周瑜部下,在周瑜跟隨孫權時,亦率幾百人歸順,頗得孫權敬重。建安十三年(208 年),赤壁之戰開始時,魯肅堅決主張聯合劉備抗曹的策略。在軍中任贊軍校尉,助周瑜於赤壁大敗曹軍。周瑜將死之際,推薦其代替自己領兵輔佐,任奮武校尉。十分有謀略,但因處於孫劉兩家的和平時期,並沒有其用武之地。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出身大族,又與孫權有裙帶關係。陸遜精於謀略,曾與呂蒙定襲取關羽之計。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劉備率軍數十萬伐吳,此時陸遜領兵抗擊,最終以少勝多,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後又接連破魏揚州牧曹休於石亭,被孫權加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後又官至丞相。有勇有謀,可惜後被捲入立嗣之爭,憂憤而死。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在孫策平定江東時,主動跟隨,助其創立政權。其精通軍事,官至建威中郎將,吳中人稱呼為“周郎”。孫策死後,以中護衛與長史張昭共同輔佐孫權,官至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領部隊與劉備聯軍,採用火攻之計,大敗曹操於赤壁,並以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其武力高強,世所公認。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吳國的建立者。其父孫堅為長沙太守,兄孫策結交江淮世家,佔據江東六郡。孫策死後,孫權繼其兄位,管理江東。於建安十三年(208年)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又於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武功謀略,不輸於周瑜。由此可知,吳國有名的武將,分別有程普、丁奉、淩統、周泰、黃蓋、呂蒙、魯肅、陸遜、周瑜、孫權。你是如何看待東吳猛將的?歡迎關注,講述三國中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東吳名將按綜合實力排名,前十都有誰?第一沒有爭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