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李淵】

毛主席一生喜歡讀歷史,對歷代帝王也有過不少精準的評價,尤其對於歷代開國皇帝,毛主席一般都比較推崇,比如評價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還比如評價劉邦:“是封建社會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但是,對大唐帝國的開國皇帝李淵,毛主席卻評價不算高,只說過一句話:“遇事無斷制。”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在《舊唐書·高祖本記》中,對李淵有這樣的評價:“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

這句話是很高的評價,但毛主席看到這裡的時候,卻在旁邊批註了五個字:“遇事無斷制。”

那麼,毛主席說李淵“遇事無斷制”,是基於哪些史實呢?

首先,是在起兵反隋這個問題上。

隋朝後期,隋煬帝窮兵黷武,生活奢侈,整個社會出現動盪,危機四伏。隋朝重臣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率先在河南黎陽起兵,雖然很快兵敗被殺,但是也點燃了推翻隋朝的戰火。

李淵與楊廣雖然是親戚,但隋朝的動盪讓他心神不定,後來,有一個跟李淵有過節的大臣找來一個術士,對隋煬帝進讒言說,外面流傳著一句話,叫“李氏當為天子”,建議隋煬帝殺盡天下李姓者,特別是李姓的豪門貴族。古代的皇帝最忌諱的就是這個,於是隋煬帝就開始警惕李姓貴族。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此時,李淵也感受到了楊廣對他的不信任,就處處示弱,並裝扮成酒色之徒,楊廣看出他胸無大志,這才放心了一點。

隋末到處起兵,楊廣也是無人可用,考察來考察去,還是看著李淵可用,於是就派李淵到太原去當留守兼晉陽宮監,主要負責鎮壓起義。

當時已經是烽煙四起,幾股企圖推翻隋朝的勢力都已經開始行動了,李世民也按捺不住了,就找到父親李淵,勸他起兵,爭奪天下。但是,李淵猶豫不決,還斥責李世民大逆不道。

不久後,突厥入侵馬邑郡,李淵吃了敗仗。楊廣很生氣,要治李淵的罪,並派出特使去調查,要把他拿到揚州問罪。

李世民趁這個機會,聯合裴寂,說服了李淵起兵。可是不久後,楊廣改變了主意,不處罰他了,李淵見沒有危險了,又不想起兵了。

這就應了毛主席對他的那句評價——“遇事無斷制”。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而且,李淵在後來的起兵造反上,又有多次反覆,比如公元617年,李淵遭遇到了起兵後最重要的一仗:霍邑戰役,但是,李淵感覺隋朝重兵在這裡鎮守,再加上路窄林密,是不可能攻下來的,第一時間準備撤兵,想回晉陽,不再征戰。

但是,李世民對這個時機看得很準,長跪不起,大哭勸說父親不能撤兵,李淵這才沒有撤兵。

還有,李淵在率大軍攻入長安前,又猶豫了,感覺這樣有悖天意,怕天下人恥笑。又是在大家的力勸下,李淵才率軍攻下了長安,並於公元618年稱帝,建立大唐。

可見,每到重要關頭,李淵總是猶豫不決,被動行事,要不是有李世民行事果斷,大唐帝國還真不一定能順利建立。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即便是在建立大唐帝國之後,李淵的“遇事無斷制”也經常發生,比如在處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爭權上。

在李家王朝建立之前,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因此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是,等到李家王朝建立以後,各方面的矛盾利益衝突就來了,尤其是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矛盾,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李淵肯定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可是,他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在許多史學家看來,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狠下心來做個了斷,要麼確立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要麼扶持李世民當接班人,如果另外一人不服,就採取強制手段,剝奪他的全部權利,這樣才能穩定大局。

但是,李淵這個時候又體現出了他“遇事無斷制”的缺點,對兒子們的爭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而且,李淵還特意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搞平衡,努力讓他們功績都差不多,以為這樣雙方力量平衡,誰也治不了誰,或許就能相安無事了。

可是,這種做法其實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為在皇帝這個寶座面前,什麼親情、友情,都是浮雲,最高統治者只能有一個,必須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結果,爆發了玄武門之變,三兄弟自相殘殺,李淵只能躲在宮裡暗自垂淚,一點辦法也沒有。

縱觀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殺伐果斷,只有李淵,一點也不像一個開國皇帝,優柔寡斷,“遇事無斷制”,要不是有個好兒子李世民,就憑李淵的能力,是不可能建立大唐王朝的。

當然,李淵作為開國皇帝,也不是一無是處,其實他還是有值得稱道之處的,比如《舊唐書》說的“寬仁容眾”。

自古以來,開國皇帝都講究“仁德”,李淵就是一個佼佼者,早在太原時期,就“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數年不忘”,因此,“遠近承風,鹹思託附”。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到了戰爭時期,李淵也明確規定,各部人馬對百姓“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如有違法亂紀者,一律當斬。因此,當時各地的老百姓都紛紛盼望著李淵的部隊到來,“義旗之下,每日千有餘人,請賞論勳,告冤申屈,附文希旨,百計千端,來眾如雲,觀者如堵。”

可以說,在當時的各路人馬中,李淵的聲望是最高的,最後由李氏家族取得天下,也是眾望所歸的。

明代大學者王夫之評價道:“人謂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持之固,養之深,為能順天之理,契人之情,放道以行,有以折群雄之躁妄,綏民志於來蘇,故能折筆以御梟尤,而系國於苞桑之固,非秦王之所可及也。”

毛主席看到這段評語後,在下面畫了一條線,但沒有批註。

總之,李淵在歷代開國皇帝中,算不上第一流人物,但他作為大唐開國皇帝,也肯定是有值得稱道之處的。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系列】已發表文章——

毛主席評價劉備:有兩個致命缺點,註定了他無法統一三國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在歷代皇帝中,毛主席最推崇劉秀,用三個“最”評價他

毛主席評價劉邦:他能取得天下,主要因為做好了這兩點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64 字。

轉載請註明: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