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告解體,這個令西方世界心驚膽戰的紅色帝國灰飛煙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也因此受到巨大挫折。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局勢,那麼這個令世界戰慄的紅色帝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靜夜史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階段來看。
蘇聯的前身是沙俄帝國,這個帝國至15世紀崛起開始,經過5個多世紀的瘋狂擴張,領土達到空前的2000多萬平方公里。
但噬土成性的沙俄並沒有因領土擴張而富裕起來,相反沙俄在帝國主義國家裡,經濟發展非常滯後,這使沙俄比其他帝國主義更容易崩潰,這是無產階級革命在沙俄成功的重要前提。
一戰作為帝國主義之間的火併,也是關乎帝國主義各國國運的豪賭,沙俄也參與其中。但戰爭的巨大消耗並沒有為沙俄帶來實際的效益,相反卻將沙俄推到崩潰的邊緣。
終於在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沙皇統治結束。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並未退出一戰,俄國仍然在一戰的巨大消耗中搖搖欲墜。於是布林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將俄國帶入共產主義時代。
“十月革命”的成功,推翻了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革命要同時在幾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發生才能取得勝利”的理論,完善了共產主義革命的內涵。
而列寧作為“十月革命”的領袖,對蘇聯的誕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力排眾議,以極其屈辱的條件與德國媾和,成功退出一戰。
隨後紅軍集中兵力,陸續消滅國內的沙皇舊勢力,粉碎了帝國主義對蘇俄的武裝入侵。
列寧認為,共產主義革命必將在全世界範圍內陸續發生,所以包括俄國在內的所有世界上的民族都將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建立蘇維埃政權,這就是列寧提出的“民族自決權”原則。
在這一原則的影響下,沙俄土地上先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等蘇維埃共和國,芬蘭作為沙俄的一部分也根據民族自決權原則走向獨立,和德國媾和後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也相繼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
根據列寧的民族自決權原則,具有民族自決和民族分離權力的各蘇維埃政權在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後,以平等身份組成蘇維埃共產主義聯盟,最終實現全球共產主義革命的輝煌勝利。
在列寧的指導下,1922年12月,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聯盟首先合併,組成聯邦制國家,蘇聯正式成立。
但隨著1924年1月列寧的去世,斯大林成為蘇聯的實際領導者。
相比於列寧的民族自決權原則,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斯大林最終選擇了背棄,他推崇的“大俄羅斯主義”,最終成為蘇聯的組成形式。
作為列寧深惡痛絕的路線,大俄羅斯主義”片面強調俄羅斯民族的優越性,將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及其它加盟國視為俄羅斯的私有財產和附庸,他們在蘇維埃內部的地位嚴重不對等。
這種俄羅斯利益至上的思想,在斯大林手裡發揚光大,並最終貫穿蘇聯始終。
在斯大林的帶領下,蘇聯的組成帶有了鮮明的沙文主義特徵:
1924年烏茲別克、土庫曼兩個蘇維埃共和國加入蘇聯;
1929年塔吉克蘇維埃共和國加入蘇聯;
1936年,外高加索聯邦解散,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個蘇維埃共和國加入蘇聯;
1936年12月,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兩個自治共和國升格為蘇維埃共和國並加入蘇聯;
1939年9月17日,在德國閃擊波蘭後,蘇聯出兵波蘭東部,奪回西烏克蘭和西白羅斯地區,將國界推進到一戰前的寇松線;
1939年11月,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在付出慘重代價後,奪取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地區,並在此建立卡累利阿地峽—芬蘭蘇維埃共和國,1956年7月撤銷併入俄羅斯聯邦;
1940年3月,蘇聯紅軍強行開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8月,三國成為蘇聯成員國;
1940年6月,蘇聯紅軍強行奪取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建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共和國,8月併入蘇聯。
至此,蘇聯的15個加盟國全部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阿布哈茲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不過很快在蘇聯解體後併入喬治亞;
另外,唐努烏梁海於1944年被俄羅斯聯邦接納,改名圖瓦共和國,東方巨龍在不知不覺中失去17萬平方公里土地;
蒙古作為蘇聯沒有名分的加盟國,被俄羅斯控制直到1992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