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教育領域還存在八個悖論
悖論之一
近年來教育形勢大好,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均有較大進展。但一些有條件的家庭仍然願意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特別是高階知識分子家庭,每年以兩位數的比例增長,而且出國孩子年齡越來越小。
過去是怕考不上大學而送孩子出國學習,現在是優秀的孩子選擇出國學習。許多家長反映,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對孩子要求過多,限制過死,束縛孩子潛在能力的發展。因為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要早一點送到國外去學習。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質量?許多校長、教師口頭上說提高教育質量,但把教育質量停留在考試分數上,實際上做著違背提高質量的事,增加學生負擔,進行機械的訓練,極大地妨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某些地方幹部一方面高喊素質教育,另一方面給學校、教師施加壓力,把升學率作為自己的政績。要知道,升學率是一個常數,每年全國升學率都有一個定數。甲學校提高了,乙學校就會降低,不可能每所學校都年年提高。追求升學率就會像盲目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一樣,汙染了環境,將來治理要付出成倍的代價。
悖論之三
一方面規定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低年級不留作業,另一方面教師又佈置許多家庭活動,甚至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讓許多家長覺得苦不堪言;
一方面學校減少了學生的家庭作業,另一方面家長又送孩子上各種補習班,學生負擔日益加重。總之,教師和家長一起,不讓學生有空閒的時間,不讓孩子有自由的遊玩活動,不相信孩子需要在玩耍中成長。
教育部門一方面規定減少學生的考試,另一方面又佈置各種測評,雖說是抽樣的,但學校班班要準備,結果反而增加了學生負擔。
教育質量的監測是需要的,但要不要用考試的方法來測評?用這種方法監測還是一種分數思維,依然是以考試分數為標準。國家明文規定不要以分數排隊,但有些地區仍然半公開地按分數對學校排隊,學校也按分數對學生排隊。學校、老師和學生因而感到很大的壓力。
悖論之五
大家都說要培養創新人才,從小要打好基礎,但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又處處限制學生思維。許多小學限制學生的自由活動,這也不許幹,那也不能做。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得不到自由發展。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又不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事事都設標準答案。
天天說要把愛心獻給學生,要熱愛每個學生,卻常常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繼續評選所謂的“三好學生”。要知道這樣只能鼓勵一部分學生,卻傷害了大部分學生。學生正在成長中,發展不是線性的,有時是會犯錯的,人的一生就是在犯錯中不斷成長。我們天天在講寬容,但對孩子的犯錯卻不寬容。學生是需要激勵的,是需要榜樣的,但不能把學生定格在誰是好學生、誰是差學生上。
悖論之七
大家都認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尊師重教,但教師群體卻得不到社會應有信任和尊重。許多家長對學校抱有“託管”思維,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就要負全部責任,缺失家庭教育,“校鬧”事件時有發生。
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有好老師,因此不僅要擇校,還要擇老師,另一方面很少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去學師範。這說明在我國,教師職業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尊師重教某種程度上還停留在口頭上。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在壓抑孩子,讓孩子埋在作業堆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練習題”,使孩子養成孤僻、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還美其名曰“為了將來的幸福,只好犧牲童年的幸福”。事實上,沒有童年的幸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形成完善的人格,孩子將來也不可能幸福。
教育領域類似的悖論還有不少。筆者認為,這些悖論破解了,我國教育必能更健康地發展。
朝那書屋 |來源
實習生 孫有勤 |編輯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