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該如何度過此生?曾國藩十個字一語道破:來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

由 聊素麗 釋出於 經典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聖嚴法師。


人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提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會想起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其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句話:“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句話,說出了度過一生中的關鍵兩字,那就是——無悔

然而,怎麼才能做到一生無悔呢?中國的古人給出了答案。


古代的人們認為,年少輕狂時很少對人生覺得後悔的,所以很多人會在年輕時,做出許多回頭一看覺得很可笑的事情,正如詩中所說的:年少輕狂不知處,欲與世人事相爭,數年及至齡以中,往事此看多笑談

而人開始覺得後悔時,已經老了,所以岳飛唱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以顏真卿唱道:“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所以杜秋娘唱道:“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總結起來,如何度過此生?無悔的度過此生。那麼如何無悔的度過此生?答案也是兩個字——珍惜此生


道光二十一年,曾國藩三十一歲,在京城為官,其九弟曾國荃十七歲,隨曾國藩一起住在都城的繩匠衚衕北頭路東。曾國荃其實是曾國藩的三弟,在自家中排行第四,然而在族譜兄弟中,排行第九,所以曾國藩依照族譜,稱他為九弟。

曾國荃也就是世人所稱的“曾鐵桶”、“曾九帥”。其年少時天資聰慧,被稱為奇童,曾國藩也對其九弟給予厚望,敦敦教導,後來在曾國藩創湘軍轉戰南北時,曾國荃隨軍征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道光二十一年,兩兄弟在繩匠衚衕,當時曾國藩只是普通的京官,而曾國荃還只是年少無知,曾國藩就經常督促曾國荃。

在五月十八日寄回湘鄉的信中就有提及到:

九弟功課有常,《禮記》九本已點完,《鑑》已看至三國,《斯文精萃》詩、文各已讀半本。詩略進功,文章未進功。男亦不求速進,觀其領悟,已有心得,大約手不從心耳

到了九月十五日,曾國荃想要南歸回鄉,曾國藩不解其故,介於路途遙遠,曾國藩年少無知,又無大幫作伴,曾國藩責以大義,不令其獨行。

十月十九日,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及道:“九弟體好如常,但不甚讀書,前八月下旬迫切思歸,男再四勸慰,詢其何故,九弟終不明言,惟不讀書,不肯在上房共飯。男因就弟房二人同食,男婦獨在上房飯,九月一月皆如此


看著曾國荃心事重重,荒廢學業,曾國藩寫了一首詩,贈與曾國荃,其詩大部分寫的是兄弟和睦,只有最後一句點醒了“夢中人”:來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

“來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這句話的意思,簡單的翻譯便是:來生哪裡指的期盼呢?今生可不要貪圖安逸,曠廢時日。

很顯然,這首《示弟詩》,讓曾國荃有所啟發,在曾國藩的下一封家書中,曾國荃一改常態,家書中道:“每日兄弟語笑歡娛,蕭然自樂,而九弟似有進境。茲將昨日課文原稿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