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1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直接資助在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青年,讓港青前赴快速發展的內地積累職場經驗。此項舉措是繼早前深圳首次招聘港澳籍公務員之後,粵港兩地政府再次助力港青“北上”就業。
根據計劃,參加企業須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聘請2019年至2021年畢業、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居民,並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計劃共提供2000個名額,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香港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0000元(港幣,下同)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受聘者月薪不低於18000元。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早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的創科機遇不只在香港,應該望向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而大灣區的創科合作猶如一支接力隊,各城市必須要無縫交接,這樣才有機會在全世界的創科競賽中脫穎而出。他認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有助於香港青年知道內地隊友的長處,讓兩地從事創科的年輕人互相認識,進而強強聯合。
香港青年邵英瑋在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其後赴清華大學獲得研究生學位,去年畢業的他目前已經在深圳一家知名創科企業工作5個月,職位是演算法工程師。他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在深圳工作數月,工作強度和壓力較大,但收穫頗豐,感到公司一直在嘗試做新的東西,自己對創科企業內部研發部門的角色和地位有更清楚的瞭解,知道了企業如何研發和打磨產品。他認為,這樣的機會在香港相對較少,在工作體量和創科領域的多樣化方面,大灣區內地城市具有優勢。
“我極力支援他們爭取這個機會。”邵英瑋笑言,自己體驗過沒有這個政策在內地求職,深刻明白競爭非常激烈。他認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一個在大灣區發展的絕佳機會,屬於“優惠”措施。
如果從薪酬角度看,有關計劃下的職位已經與香港看齊。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資深人力資源顧問李漢祥表示,根據特區政府公佈最新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個人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7500元,大灣區的生活指數低於香港,實質收入應甚為理想,18000元是具吸引力的水平。再者,不少香港和國際上的一線大企業已表示將在計劃下提供數以百計的職位,無論在香港或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青年人能任職這些公司,有助於事業的長遠發展。
由於獲聘者是在香港受聘,部分港青不熟悉內地有關法規的障礙也已消除。民建聯副秘書長顏汶羽認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解除了過往存在的薪酬差距和不同勞工法例這兩項港青赴內地就業的障礙,給予港青一個新的就業選擇,讓他們更加容易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香港青年失業率高企,此時推出計劃亦是一個好的時機。
“對各方而言都是好的。”顏汶羽說,“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有助於企業內部內地和香港同事之間的交流,亦加快了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他期望,此項計劃的申請門檻今後可進一步放寬,讓在香港持有副學士和高階文憑的畢業學生和在讀的大學生也能從中受惠。 (記者 曾平)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