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落幕,高校的招生大戰已然打響,常見招式是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由高顏值的“校花”“校草”出鏡,配合學校的“地標建築”,打出體現各自特色的招生口號。
客觀地說,在“流量為王”、“顏值即正義”的網際網路上,“校花”“校草”出場可以迅速吸引稀缺的注意力資源,同齡人現身說法也更能找準高考生的關注點。這些宣傳也並非全部出自官方,不少是年輕人“玩梗”。可以說,這些做法有其可取之處,只要不過火,不必過度解讀。
不過,與美女俊男相比,名師才是高校的獨家資源。一些高校每年舉辦“良師益友”大賽,許多老師的人生經歷、學術經歷均堪稱“大神”。比如,網友戲稱“坐個月子就能破解美國最安全密碼”的山東大學教授王小云;一手漂亮的手繪地圖展示紅軍長征的天津大學教師程斯宇;南方醫科大學“90後”博導、教授李琳等等。
事實上,幾乎每所高校都有不少身懷絕技的名師。他們自帶流量、自帶光環,身上散發著讓人震撼的知識的力量,讓學生更加清楚未來要幹什麼事,要成什麼人。他們站出來進行招生宣傳,展示了高校的實力,普及了學科知識,吸引了好學之才,何樂而不為?
名師身上烙印著高校的歷史與輝煌,更能代表一所高校的風骨。建立於民族危亡年代的我國近代高等教育,每部校史都可以說得上是一部民族奮進史。那是一座高校的精神高地,令後輩嚮往。
當然,名師宣傳切忌照本宣科。如何將“大神”平民化,契合現代年輕人的興趣點、關注點,是各校要好好思考的工作。這比讓高顏值學生出鏡難得多,但也更能體現高校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