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周邦彥什麼關係 周邦彥名句有哪些

 

玉樓春周邦彥

《玉樓春》是周邦彥的一首詞作,以描寫愛情。據說這首詞,是他在1089年的時候,正要離任廬州府教授時所寫,共八句。

玉樓春周邦彥什麼關係 周邦彥名句有哪些

周邦彥《玉樓春》

詞人開頭就借用典故,“桃溪不作從容住”是指東漢時期劉、阮遇仙的神話故事,傳說他們遇到了仙女並相愛,半年後不得不離開。這暗示著離別,也正是詞人的不得不離開,第一句就奠定了整首詞抒發離愁別緒的感情基調。而蓮藕斷了,詞人也不相信會那時藕絲還會連著。可見,詞人認為此次離開就是永別,十分悲觀遺憾。

三四句以當時和今日作比,一個是兩人相互在橋上等候的纏綿,一個是獨自一人在落漫黃葉的路上的徘徊。正好與前兩句相對應,一春天一秋天,而情感也是如此,回憶的是過去的美好,而襯托出的是現時的寂寞。

之後兩句寫景,延誤籠罩的青山,夕陽裡的歸雁,是化用前人的詩句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意境更勝一籌。而黃昏的景色最能勾起人心裡哀傷之情和離愁別緒。結尾詞人寫到,人就像是被風吹到了江上的白雲麼人離愁就好比被雨打落粘在地上的花絮。兩個比喻,一個說人,一個講離別,十分婉轉深沉,把這離別的情緒表達得到位而又悠長。

整首詞,對偶十分工整,從愛情神話故事起,再寫自己的愛情,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以及環境的烘托,到最後的直抒胸臆,詞人把感情一點點地表達出來,是離別更是懷念。

蝶戀花周邦彥

周邦彥所寫的這首《蝶戀花·早行》,主要描述情人辭家早行的全過程。該詞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面組成,並配合以不同的聲響。正是這樣的完美組合,充分表現出難捨難分的離情別緒,形象地體現出時間的推移、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與動作的貫串。

玉樓春周邦彥什麼關係 周邦彥名句有哪些

《蝶戀花·早行》

這首詞篇幅雖短,情節卻很完整,有環境,有人物,有動作,某些細節還寫得十分生動傳神,離別的痛苦和憂傷浸透全篇,歷來受到讚譽。

關於這首詞,作者在開篇就主要描寫的是離情,題目中的:“早行”,是描寫了出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的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景。縱觀全篇,並沒有感情的直接抒發,句子與句子之間也很少有連結性的詞語。因此,詞中的離情主要是靠各種不同的畫面,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語言共同來完成的。

在上篇是引用視覺和聽覺的感官概括了出行者整夜都未曾閤眼的情景。並且還暗中交待了一位女子,使得離別的氣氛更加濃烈。在下篇時,詞的前三句寫了別時依依難捨的情景,在這一句“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中,看著是寫的情感,其實是寫的動作。這筆表達了作者幾度要走,卻又幾度轉回來,又與親朋相互傾吐離別的話語。自立行間都充滿了滿滿的離愁之情。總之,將全篇的運用手法連線在一起,不僅僅增加了整個詞的表現力,並且還襯托出來那個濃厚的時代感與環境氣息。

周邦彥燭影搖紅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是由北宋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周邦彥改寫而成的作品。之所以說是“改寫”而不是“創作”,是因為這首詞原版並不是由他所創造出來的,而是在當時的皇帝宋徽宗的要求下進行改寫而成的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改寫其實是比創造更困難的事情,因為改寫這首先就是要迎合皇上的喜好,之後便是要保持原作的主旨和風格,最後則是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特點。而周邦彥不但達到了這三個要求,而且做得可以說是完美無缺。

玉樓春周邦彥什麼關係 周邦彥名句有哪些

詩詞配圖

周邦彥改寫的第一步就是拓展了原作的容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首詞的上闋全都是他增加的。原作原本是寫離愁別緒的,於是周邦彥便在上闋中把原作的時間往前進行了推移,並著力刻畫了原作中所描繪的女子的容貌,以及兩人之間的情投意合。這就為下闋描寫思念之情做了很好的鋪墊。

改寫的第二步便是在下闋上進行了幾處改動。原則則是讓原作的主旨表達得更加充分。其中原作中的“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改為了“夜闌飲散春宵短”,這個改動不僅使得語句語句更加精煉,也寫出了男主人公在夜晚飲酒之後的孤寂惆悵。第二個改動則是把“尊前誰為唱陽關”改成了“當時誰為唱陽關”,這個改動的絕妙之處在於把原作簡單的敘述眼前之景變成了回憶往日的情景,這樣一來不僅在寫法上顯得更加婉轉,也突出顯示了主人公久久不能消散的思念之情。

經過周邦彥的改動之後,這首作品變得主旨更加凸顯,而且結構更加嚴密和緊湊,打上了深深的周詞風格。使得這首詞作變成了一首真正的佳作。


 

一落索 周邦彥

《一落索》是一首周邦彥為女子所作的詞,全篇寫的都是女子的樣子和感情,是一首閨情之作,據說是周邦彥年輕時結識了一些歌妓,為他們所寫。

周邦彥集

上闋寫這位女子的眉毛是如此的秀美,彷彿可以和春天的青山競爭,可惜現在時常愁眉不展。美女有一對美麗的柳眉,可是天天皺眉自然也不糊好看。所以詞人勸她,不要讓淚水滴到花枝上打溼花瓣,擔心花兒因此也像人那樣消瘦。原來女子內心的愁苦已經是她面容消瘦,這三句裡的“花”其實就是女子本人,說是不要流淚落在花上,其實是在說女子不要哭泣。而拿花的消瘦來襯托人,是詩詞中常見的手法,比如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

下闋,女子已經很久沒有吹奏玉簫了,她那清潤的簫聲也不復存在,因為世上懂她的知音太少。這就暗示著過去女子是有知音的,而如今這般景象也肯定是那位知音不在的原因。如果想知道女子為何天天都倚著欄杆發愁的話,那不如就去問問那亭子前的那顆柳樹吧。“柳”在古詩詞中一直是離別的象徵,更是離愁別緒哀傷的化身。在這首詞裡,欲知女子的愁苦要問柳樹,這大概是因為她曾經和那位知音就是在此處分別的吧,而她天天倚著欄杆,想來也是在等著他回來的那一天。

這首詞寫女子的閨情,寫到了女子的寂寞悽清,也寫到了她的離愁和思念,但好就好在她思念的不止是愛情,還有知音,這是歌妓的獨特經歷和感情。

周邦彥名句

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人,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

著名詩人周邦彥

歷史上關於周邦彥的名句有很多有很多,像“葉上初陽幹宿,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句詩詞就是出自於他所著作的《蘇幕遮·燎沉香》一詩中。他的這句話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他自己的詞風——疏荷小立的一份“清圓”意味。然而回頭想想,他當時身處的時期,是北宋末年,也可以說是周邦彥見證了國家的衰亡,本應該十分敏感的詞人卻於末世沉浸在“清圓”的自在悠閒中。

作者周邦彥所著作的詞大多是以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因此在諸多在周邦彥的名句中,當然也少不了這些,像詩詞《少年遊·並刀如水》中“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情人李師師所寫的著作,而後來李師師也是為了紀念他吟唱了周邦彥所寫的一首《蘭陵王柳》,使得這兩句詩名流千古,成為周邦彥的著名詩句。

關於周邦彥的詩詞在藝術技巧上確實高出一籌。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也難怪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

周邦彥 蘭陵王

《蘭陵王》是宋代著名詞人周邦彥的作品,曾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一首自傷別離的詞,主要寫了作者離去之愁。此詞有生活細節、有人物活動,有抒情主體的心理意緒,整首作品有著較為鮮明的敘事性和戲劇性。

《蘭陵王·柳》

《蘭陵王》從這個詞來看,它的構思縈迴曲折,似淺實深,作者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是耐人尋味的。這首詞的另一個別名是《蘭陵王·柳》,而以“柳”字為題目並不代表詞的內容也是詠柳的,這首詩卻是來講述離別的。在古時候,人們常常用折柳來送別客人或者朋友,因此詩詞就藉助柳來渲染離別之情。而在《蘭陵王·柳》這首詞中正是這樣,詞的開篇一上來就寫柳陰、寫柳絲、寫柳絮、寫柳條,先將離愁別緒藉著柳樹渲染了一番。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離別的氣氛,中片便抒寫自己的別情。上片由柳起興,接下來的都是作者借折柳傾述送別之情。古往今來,離人無數,“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宕開來說,傷離別的並不是只有眼前的你我兩人,也算是作者的一種自我安慰了。

中片寫乍別之際,下片則寫了漸遠之後,中篇和下篇的時間是連續的,但感情確實波瀾的。總之縱觀整個詞,縈迴曲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69 字。

轉載請註明: 玉樓春周邦彥什麼關係 周邦彥名句有哪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