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上的“靈魂對話”讓學生學到更多“乾貨”
“我們想拍一個關於烏蘭牧騎的微影片”“我們想研究民族區域自治”……在內蒙古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課堂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每10人為一組,彙報實踐學習的選題。
今年3月起,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的“民族理論與政策”改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課程。“這並不是簡單地更改名稱”,內蒙古大學馬克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常務副院長陳智介紹,“這門課程採取專題教學的方式,增加了很多新內容。”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設8個專題。每位老師負責一個專題,透過走班教學的形式完成授課。另外,實踐學習要求學生依據課程內容拍攝5-8分鐘的微影片等。
“以前的課程內容和教材都比較老舊。”陳智坦言,此次課程改革十分必要,儘管工作量很大,但是教師都全力以赴。
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要構建一門新課程,內蒙古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研室主任趙麗華整個寒假都沒有休息,查詢相關材料,不斷補充完善課程內容。開學後,她幾乎每週都要開集體備課會,和教研室其他7名教師一起交流總結。
“想把在學生看來實用價值不大的公共課講好,真的不容易。”陳智說,“有些學生覺得學習只是為了拿證、考級。”甚至有的學生在上思政課時看其他書。
面對這樣的情況,從教近30年的陳智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充分考慮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邏輯性、完整性的同時,關注到了學生的興趣、需要、年齡特點以及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是做到了“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和“包裝”時尚?因此,她特別強調,深厚的專業背景是講好課的基礎,用搞學術的態度講課,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乾貨”,感受到思政課的魅力。
陳智認為,上好思政課要“兩點合一點”,即找準教材的重點和學生的關注點進行專題研究是增強思政課實效性的關鍵,要把社會上流行的有關思潮,特別是當代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學生感到困惑的重大問題講清楚、講深刻,觸達學生的興奮點和關注點,思政課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引領作用。此外,她還鼓勵教師積極利用新媒體改進供給方式,“講”得更靈活。
內蒙古大學教師李辰就善於用現代化手段助力教學。在新學期上課前,李辰給同學們發了一份電子問卷。上課時,李辰用詞雲的形式把同學們的回答展示出來,“詞雲一出來,大家都抬起頭看”。
2018年以來,內蒙古啟動高校思政“名師工作室”專案,計劃3年打造100個名師工作室,力爭覆蓋內蒙古所有高校。截至目前,內蒙古已建有33個以思政課教學名師命名的“名師工作室”。這些“名師工作室”引領教研創新,組織集體備課和教學教改研究,指導團隊成員發表科研論文專著、撰寫文章報告,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成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響亮品牌。
2020年11月,內蒙古組建了以高校思政“名師工作室”成員為主體的全區高校理論宣講團暨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這支隊伍承擔著黨的創新理論、“四史”宣傳教育、形勢政策宣傳、先進典型事蹟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內容的宣講任務。
作為內蒙古“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內蒙古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瑞軍認為,思政課不是教師灌輸雞湯的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靈魂對話”;思政課講臺也不是教師將學生作為被動旁觀者的表演舞臺,而是和學生教學相長的平臺。
作為80後思政課教師,張瑞軍的思政課備受學生的歡迎,他曾在內蒙古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技能大賽上獲得第一名,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
上課前,張瑞軍會提前做好功課,“講課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他舉例,給物理學專業的學生上課,案例可以結合近代物理,如果是音樂系的學生,可以結合烏蘭牧騎。
張瑞軍介紹,他講的專題從主標題到小標題,都是用一個個環環相扣的問題連結,吸引著學生一邊思考,一邊汲取知識。他還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編自導演節目,“實現從被動聽到主動學的轉變”。
薩出拉是內蒙古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蒙古族學生。上大學以來,她感受到各民族同學融洽相處的氛圍。她說,自己是馬克思的鐵桿粉絲,尤其喜愛馬克思主義哲學,自己的思維方式都因此發生了改變。
在張瑞軍看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門課程,不僅是講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從內心深處達成共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