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據《孟子?滕文公上》記載,中國古代最早的學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系統的中央官學是從漢朝開始正式創辦,發展至唐朝,學制基本完備,到了封建社會後期,中央官學逐步衰敗,名存實亡,最終被學堂和學校所代替。

根據中央官學各自所定的文化程度、教育物件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可分為最高學府、專科學校和貴族學校三大類。

太學和國子監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還是教育管理機關),是各朝代培養高等人才的主要場所,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魏晉以後一直到明清,有些朝代設立太學,有些朝代設立與太學近似的國子學,或者同時設立太學與國子學。

東漢末創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文學、儒學和玄學,唐、宋、明三代分別創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都是屬於培養某種專業人才的專科學校。相關的教師、教材、教法、生徒及管理制度都有比較完備的規定。

東漢的四姓小侯學,唐朝的弘文館、崇文館,宋朝的宗學、諸王宮學及內小學,明朝的宗學,清朝的旗學、宗學,都是屬於貴族學校。東漢明帝時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四姓小侯專門開立學校,置五經師。初期可入學的,只有四姓子弟。後來,門戶開放,一般貴族子弟不分姓氏皆可入學。

太學

西周已有太學之名。《大戴禮記·保傅篇》已有帝“入太學,承師而問道”之述。西周的太學,亦稱大學。《禮記》記載:“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這是史料記載中最早的“大學”,所以西周時期的“大學”又稱“辟雍”。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北京國子監內的辟雍機構圖

辟雍外圍是一個圓形大水池,中心是“圜丘”狀的高臺,學宮建在圜丘臺地上。西周天子在長安郊外建起這所園囿,用於教育貴族子弟,學生十五歲入太學,學滿九年後“知類通達”,“謂之大成”,就可以畢業出師了。

當時的教育方針是培養文武全才的國家棟梁,學習內容主要是三德六藝。《周禮·地官·師氏》記載:“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惡逆。”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禮指周禮,由周公制定,內容包括禮制與禮儀兩部分,兼有法律和道德雙重屬性。樂指音樂歌舞。周人認為“樂者,通倫理者也”(《周禮·春官·大司氏》),把其作為倫理等級教育的一種手段。射和御是指關於射箭和駕馭戰車的訓練,屬於技能教育。書即識字,數主要指數學,屬於基礎知識教育。

據記載,西周大學也是統治者議政施政、舉行大典活動的場所,還具有給致仕的大夫養老的社會功能,是一個綜合性機構。

從西漢開始,太學的主要任務變成講學授徒、培育人才。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在長安設“太學”作為全國最高學府,重點培養國家文化精英。而辟雍則主要作為太學中的一個建築和禮儀場所而存在。西晉時教育體制發生重大變化,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士人分途教育,國子學、太學並立的雙軌制。魏晉南北朝時,政局紛亂,太學時興時廢。及至唐初,太學規模完備,盛極一時。唐、宋兩代太學與國子學並存。元、明、清時期則不設太學,只設國子學或國子監。

師資力量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漢代官學講經畫磚拓片

太學的教師,主要是博士。戰國、秦朝已有博士之官,用來管書籍,備顧問。從西漢開始,博士的主要職責轉為對弟子授業傳道。各朝對博士的要求很高。例如,漢代就規定,須熟習經史、“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的一代鴻儒巨賢,方能充當博士。這些博士,一般是透過徵召、薦舉、選試、以諸科進、他官遷調等途徑選取的。北齊、唐、宋等朝代的太學,還設有助教協助博士。

錄取條件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北京國子監內的太學匾牌

太學的學生,歷代稱謂不一,有“博士弟子”“太學生”“諸生”等。太學生入學的身份資格,歷代要求不盡相同,唐代規定太學生限文武官員五品以上子孫、取事官五品的期親,或三品的曾孫,以及勳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學生須文武官八品以下的子弟及庶民之俊異者中選取。

至於錄取太學生的具體條件和辦法手續,各朝也有所不同。漢代太學生選補法有兩種:一是直接由太常挑選18歲以上的儀狀端正者;二是由郡國縣官選送“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者”。北宋時由各州州學每三年選送一次。南宋時又實行混補(科舉落第舉人考試合格者補入太學)和待補(各地解試落第者中挑選百分之六送往太學補試)二法,擇優錄取。

教學內容

太學的主要教材是經史,授“孔子之術,六藝之文”,以儒家五經作為基本教材。為了避免因抄寫經籍錯漏而引起的紛爭,東漢熹平四年,下詔諸儒校正五經文字,刻石於太學門外。這個熹平石經,成為當時官定的太學標準教材。唐代太學生要修“大經”(《禮記》、《春秋左氏傳》)、“中經”(《詩》、《周禮》、《儀禮》)和“小經”(《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兼習《論語》、《孝經》及時務策。宋初教習五經,熙寧後令習《三經新義》,南宋又重新以五經和四書為教材。教授方法則多取自修、講授、討論、解惑等。比較注重師法家法和記憶。

學制管理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各朝太學學制不同,修業年限無統一規定。但都各有一套考試製度、放假制度和管理制度。歷代太學都注重考試,西漢每年考試一次,分口試、策試和設科射策,成績優異的可以入仕,不及格的令其退學。東漢則以掌握經史典籍的多寡來決定取捨任職,不限錄取名額。唐代有“歲考”、“畢業考”,以成績優劣分別給予升降。宋代太學達到極盛時期,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學制。學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內舍、外舍。考核學生成績和學生升等的制度,稱“三舍法”,規定新生入外舍習讀,經公試、私試合格,參考平日行藝,升補內舍。內捨生兩年考試一次,考試成績和當年公、私試分數校定皆達優等,為上等上舍生,可以授予官職。

各朝太學放假制度不一,唐代太學的假期分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的稱“旬假”,每十日放假一天;長期假每年放兩次,五月放“田假”,九月放“授衣假”,各以一個月為限,允許學生回籍探親。過期不歸者,即令其退學。

太學這種設定專門博士授學,實行大班上課和“高足弟子傳授”的教學形式,注重自修,透過考試選士的方式,在培養各種傑出人才,繁榮學術文化等方面,都創造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國子監

晉武帝時,始立國子學,隋煬帝時改為國子監,成為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總轄太學諸學。唐沿襲此制,國子監下設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各學都設定博士掌管學業,設祭酒一員,為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唐朝採取不拘一格的文教政策,發展官學的同時鼓勵私人辦學,但國子監依然是貴族弟子的學堂。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入學年齡為14歲至19歲,律學則為18歲至25歲。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入學後,要根據將來考進士科還是考明經分科學習。學校每年向禮部薦送參加科舉考試者,如學業不佳而多年得不到薦送,或薦送後屢年落第,則要被除名退學。宋初期只設國子監,直到慶曆四年(1044)建太學前,國子監都是宋朝的最高學府。設太學和其他各類學校後,國子監成為掌管全國學校的總機構,掌管國子學、太學、律學、武學、算學五學,還有小學作為預科學院,而宗子學大部分時間獨立於國子監,宋徽宗時期曾短暫增設書學、畫學、醫學三院。

宗子學、國子學、太學三個學院學的內容是差不多的,區別主要在於招生物件不同。宗子學的學生來源是皇室的宗室子弟;國子學的學生來源是中高階官員的子弟,北宋是七品及以上官員的子弟,南宋擴大到八品;太學的學生來源是八品之下官員和平民的子弟。到了南宋時期,國子監收縮為太學、宗學、武學三個學院。元朝的國子監,學習內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譯寫的《通鑑節要》,併兼習算術,學成考試,量才授官。入學資格也是限於貴族和一定品級的官員子弟,寒門無法進入國子監學習。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北京國子監牌樓

明朝改應天府學為國子學,後更名為國子監。永樂二十年,南京國子監學員達9900多人,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日本、暹羅等國“嚮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

清代的國子監也總管全國各類官學(宗學、覺羅學等除外),直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革學制,設定學部,國子監才被裁廢,並將其教育行政功能併入學部,國子監這所歷經千年,一直培養貴族子弟的“全日制大學”,也結束了歷史使命。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47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太學到國子監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都需要什麼入學條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