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自己上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應試教育達到巔峰的一個時期:小學畢業班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小學畢業生透過全縣統一考試的方式考入市區的初中重點校,考入市區初中重點校的學生及背後的輔導老師無上光榮,福利比較好的學校還會對考入重點校的學生及相關老師進行物質上的獎勵。
那個時候的教育很純粹,單純的應試教育,單純的題海戰術,老師都是在無償為學生補課,當時沒有傳說中的“有償補課”,所謂的課外輔導機構貌似也是一個相當遙遠的名稱。
數年之後,傳說中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語數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音體美從幕後走上前臺。但不少人對這種款式的教育產生質疑,漸漸地,這種“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也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前幾年,“高效課堂”、“高效學習”這個新興的詞彙在很多地區如同雨後春筍冒出來。高校課堂原先來自於衡中之類的“高考工廠”,這種做法說得文雅一些叫做“精細化管理”,學生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精確到具體的某一分鐘。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學習,這種“精細化管理”的模式耗盡了“洪荒之力”。
但令人無語的是,一些地區的農村地區也向衡中“取經”,結果“東施效顰”的效應出現了:“高效課堂”變成了“搞笑課堂”,原本就薄弱的農村教育被弄得一團糟——為了應付表面化的“高效”,鄉村學校的老師奔赴其他學校“集體備課”、拍照留痕、裝模作樣的評課……如果是“牆內不香牆外香”那還好一些,但問題是為了應付模式化的“高效”,老師的個人業務素質並沒有得到任何提高,於是所謂的“高效課堂”也最終無疾而終。
對於一線老師而言,上頭怎麼喊是一回事,但老師自己應該怎麼做卻是另一回事。不管教育如何改革,沒有分數和升學率,學校還會有生存空間嗎?不管是小學、初中學校還是高中學校,如果學校的升學率一塌糊塗,如果每個學生的成績非常糟糕,那麼接下去幾屆,這樣的學校能招到數量較多的生源乃至優質生源嗎?當一所學校所招收的生源只是一些成績極差、數量極少的“歪瓜裂棗”,那麼這所學校如果是公立學校的話,它可能面臨著撤併;如果是私立學校的話,那麼它必定面臨“關門大吉”的厄運。
隨著私立學校的崛起,目前應試教育也逐漸進入“恢復期”,教育也逐漸步入選拔人才的“快車道”。朋友們,你們教育應該以培養人才為主,還是應該以選拔人才為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