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有著非常多殘忍的刑罰,例如腰斬、車裂之類,光是想象一下那樣的畫面就不禁讓我們後背發涼,不過今天要談的這個刑罰和這些不大相同,它是把犯人流放到一個叫做沙門島的地方。
這個刑罰是在宋代開始施行的,其實只從這個刑罰表面來看好像也就稱不上什麼酷刑,和那些剝皮抽筋一類的刑罰相比簡直就是“弱爆了”,流放到沙門島大不了受幾天苦,然後等到處罰的時間到了,然後再回來繼續過平常人的生活就行了。
這又怎麼稱得上酷刑呢?
從感官上來說,這甚至對一些在外面吃不飽飯的窮人來說還算是好事,最起碼政府管著監獄裡的飯菜,不至於餓死。不過如果真是這樣宋朝就完全沒有必要設立這個刑罰了。
沙門島地處於我國山東半島的東邊,也就是蓬萊島的北面,遠遠望去也只是一個孤零零的小島。雖然離大陸較遠,不過安全性還是有的,其在現代被稱之為廟島群島。
其實在北宋時期,一旦被判決“刺配沙門島”,那麼已經基本可以宣告這個犯人的死亡了,沙門島這個地方與其來說是把犯人“刺配”於此地,倒不如說成是宋朝重刑犯的大型“墳墓”。
當時宋朝為了管理犯人,專門設立了一個官職叫做“通寨”,掌管著沙門島的所有犯人。沙門島離朝廷距離遙遠,所以島上犯人的生死完全都是由通寨一個人說了算,畢竟當時朝廷也根本無暇估計這麼多的犯人。
所以通寨可以說就是這座島嶼的“上帝”。
要想在沙門島生存,首先要保證自己長得沒有那麼討人厭,因為一旦通寨看到犯人不順眼,當場就會派人將其殺掉。
第二要保證自己長得不那麼吉利,在沙門島逢年過節的時候為了祭奠海洋,通寨甚至一連殺好幾個犯人來祭海,別人逢年過節頂多殺頭豬祈求上天保佑,而在殘忍的沙門島則是殺人祭祀。
再有一點要保證自己足夠能抵抗飢餓抵抗寒冷,因為每年朝廷給予沙門島的糧食衣物非常少,在通寨享用完之後剩的也只能保證一百來人不被餓死凍死了,但是沙門島的重刑犯在最多的時候足足有兩千餘人,所以在沙門島的土地裡早就已經被這些犯人們的屍骨塞得滿滿當當了。
在殘忍的沙門島上動輒就是幾十條人命,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人命如草芥”。
由於沙門島的死亡人數過多,所以曾經宋真宗一度下詔禁止沙門島隨便殺人,但是畢竟“天高皇帝遠”,離朝廷那麼遠的沙門島自然也不會太聽命於皇帝的聖旨。
畢竟每年到沙門島的除了犯人之外就是那些派送衣服食物的官員了,只要把他們安排妥當了,朝廷自然不會知道殺這麼多人的事情。
“刺配沙門島”之所以被稱為是北宋的酷刑,就是因為沙門島距離大陸遠犯人不容易逃走,而且人煙稀少,用來當成犯人的流放地點是在合適不過了。
當然這個島嶼在今天已經成了一座比較美麗的島嶼了,再也不見當年殘酷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