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擊敗林丹汗 林丹汗的後代

皇太極擊敗林丹汗

滿清歷史典籍上,記載有關清太宗皇太極擊敗林丹汗的輝煌戰績。

皇太極劇照

公元1632年3月,皇太極親自領兵第三次遠征察哈爾林丹汗,並傳令之前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率部前來參戰,共同征伐北元。一時間,十數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蒙古草原,一場惡戰即將打響。

四月間,蒙古科爾沁、札魯特、阿蘇特等部的部長及主帥領大隊人馬會集於西拉木倫河岸,十萬雄兵整裝待發。數日後,皇太極率領後金大軍越過興安嶺,駐守都埒河,開始商議排兵佈陣大計。

據清宮檔案記載,皇太極擊敗林丹汗一戰,並非一帆風順,其間,也遇到過一些阻力。比如大軍駐紮都埒河畔當夜,鑲黃旗有兩名蒙古族部將偷馬出逃,將後金大軍壓境的訊息報告給林丹汗,使林丹汗對此一戰有所準備,因而皇太極的偷襲計劃並未能得逞。

林丹汗得悉後,立刻召集部將準備抵禦。起初,他欲率軍撤至漠北喀爾喀,伺機展開反擊,然而喀爾喀的三位大汗素日與他不和,此刻並不打算伸出援手。無奈之下,林丹汗率領十萬部將,向西奔逃至庫赫德爾蘇,又渡黃河前往達鄂爾多斯。失去戰鬥先機的皇太極遂分兵三路,追趕林丹汗部。歷經四十一天的追捕,終一無所獲。

時至五月下旬,皇太極大軍進駐呼和浩特,此時他才得知林丹汗早已南渡黃河而去,哪裡還追得上。不得已,皇太極下令停止追擊,大軍折返。

次一番雖未正面交戰,然而皇太極在途中收攏了林丹汗所遺部眾數萬人之多,北元王朝大勢已去,皇太極擊敗林丹汗已成不爭的事實。

林丹汗八大福晉

林丹汗八大福晉,也被稱為“八大妃”或“八大太后”,是指林丹汗的八位有正式名分和封號的妻子。

多羅大福晉劇照

具體來說,林丹汗八大福晉分別是多羅大福晉、斯琴圖福晉、蘇泰大福晉、芭德瑪瑙伯奇福晉、蘇巴海福晉、烏雲娜福晉、俄爾哲圖福晉,以及苔絲娜伯奇福晉。

據說,林丹汗這八大福晉出身來歷各有高低,其中地位最為尊崇的一位,毫無疑問是第一大妃多羅大福晉。

多羅大福晉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亦為八大福晉之首。她出生蒙古草原,是蒙古阿霸垓部後封郡王額齊克諾顏的女兒,閨名喚作“娜木鐘”。公元1635年,她為林丹汗生下次子,同時也是遺腹子的阿布鼐,後在林丹汗去世後改嫁大清開國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多羅大福晉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死後,被後世尊稱為“囊囊太后”,可見在大多數人眼裡,依然認為她是林丹汗的正妻。

事實上,林丹汗去世後,他的部下可謂樹倒猢猻散,林丹汗八大福晉們也各自開始尋找自己新的歸宿,其中就有不少改嫁滿清貴族的。

除了民間熟知的多羅大福晉改嫁皇太極之外,皇太極的長子,也就是後來與皇叔多爾袞爭奪王位的豪格也娶了苔絲娜伯奇福晉為妻,此外,蘇泰大福晉也嫁給了當時的皇室宗親濟爾哈朗……

所以說,在滿清入關之後,林丹汗八大福晉紛紛歸順了滿清皇族,昔日屬於林丹汗的妻妾們,在改朝換代後便另屬他人了。

北元林丹汗

北元林丹汗是指北元時期蒙古最後一位皇帝,名叫林丹巴圖爾,他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也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生平最大的勁敵。

北元林丹汗畫像

公元1604年,十三歲的林丹汗即位。此時,蒙古帝國衰落已久,林丹汗勵精圖治,打算重現往日榮耀,因而他在位期間,曾推出一系列為政舉措,雖沒能挽回蒙古帝國沒落的國運,卻也不失為一位英明強悍的君主。

關於北元林丹汗的生平事蹟,最早在1606年明朝大臣的奏章《邊事大略》中提到。那時,正是林丹汗即位之初,明朝邊境武將稱之為“窮餓之虜”,可見明朝軍事將領們對這位年少即位的“胡虜天子”抱有輕視之心,並未想到他日後會悍然發兵南侵。

公元1612年,林丹汗實力與威望都有長足進步,於是,他親率三萬大軍入侵明朝,雖收效不大,卻也一戰成名。兩年後,他再度率軍征討大明,並透過加強汗權的施政手段得以與草原其他部落聯合,致使明朝在薩爾滸之戰中敗北,由此,北元林丹汗威名遠播,引起了同樣懷有南侵之心的金漢國皇帝努爾哈赤的高度警惕。

金漢國王努爾哈赤的實力漸強之後,曾有意拉攏林丹汗與其一同征伐大明。林丹汗卻一早已然洞悉金人的野心,於是拒絕,並一度停止南征,與明朝一同聯合抗金。直到滿清入關前,北元林丹汗與清太宗皇太極的多年征戰才以林丹汗的失敗而告終。


林丹汗在誰統治時期被完全征服

北元林丹汗在誰統治時期被完全征服?有關這個疑問,或許應該從明末清初的歷史文獻中尋找答案。

林丹汗畫像

公元1617年,林丹汗與大明王朝征戰的硝煙剛剛散去。與此同時,東方的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汗國,並在其治理之下,國力迅速攀升,一度對蒙古帝國形成了新的威脅。

努爾哈赤頗有政治手段,他曾試圖與林丹汗聯合征伐大明,並承諾滅了大明之後與蒙古共同分享勝利果實。高瞻遠矚的林丹汗一早洞悉了金人的野心,自然不為所動。不僅如此,林丹汗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決定停止與明朝交戰,轉而聯明抗金,由此,林丹汗與後金皇帝交惡,為日後的戰火埋下了伏筆。

在努爾哈赤執政時期,後金與北元多次交戰,雙方各有勝負,然而因為北元與明朝的戰略同盟關係,金人吞併蒙古草原的野心一直未能實現。

至於林丹汗在誰統治時期被完全征服,這便是後話了。努爾哈赤死後,其子皇太極即為,便是後來的清太宗。

皇太極登基後,林丹汗便成為其最大的勁敵。從公元1631年4月至1632年3月,皇太極兩次出兵遠征察哈爾林丹汗,更傳令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速率部來會。

當年五月,皇太極集結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窮追林丹汗殘部,五月下旬,清軍進駐歸化城,得知林丹汗已渡黃河而去,於是停止追擊。

公元1634年夏秋,復國無望的林丹汗病逝於青海大草灘。由此,問林丹汗在誰統治期間被完全征服,答案當然應該是清太宗皇太極。

林丹汗的後代

北元林丹汗的後代有哪些?由於林丹汗本身是蒙古帝國的末代皇帝,因而史書工筆之上,有關林丹汗的後代,提及的內容並不是很多,可以確信的是,林丹汗生前娶過八位福晉,她們有的為林丹汗誕育過子嗣,有的並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直至林丹汗病逝,他的妻妾大部分也改嫁了滿清貴族,後嗣情況基本不詳。

林丹汗劇照

林丹汗的後代中,史書有過明確記載的,是其原配正妻多羅大福晉娜木鐘所生的阿布鼐。阿布鼐是林丹汗的次子,也是一名遺腹子,他出生後,父親林丹汗早已逝世。隨著母親歸順大清並改嫁清太宗皇太極,阿布鼐的命運也未有過明確交代。

相比之下,作為阿布鼐同父異母兄長的蘇泰大福晉之子額哲,其經歷就更加不光彩了。雖然,額哲也是林丹汗之子,然而他卻在父親病逝之後成為滿清降將,並與母親一起“奉傳國玉璽出降”,甚至後來成為滿清統治者的乘龍快速,享受清帝賜予的高官厚祿和榮華富貴,所以,額哲在歷史上的口碑一直不佳,若蒙古人也有“漢奸”一類現象,額哲當然算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倒是林丹汗的孫子布林尼在康熙年間舉兵反清的壯舉,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結結實實地打了額哲這類賣祖求榮的小人一耳光,雖然,布林尼的起義並未獲得成功,然而作為林丹汗的後世子孫,他以實際行動報效了自己的故國,依然不失為一位英雄。據說布林尼兵敗身死後,林丹汗的後嗣基本斷絕。

林丹汗是黃金家族

據史料記載,出生於公元1592年的北元末代皇帝林丹汗,是蒙古帝國創立者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也是達延汗之七世孫,因而毫無疑問,林丹汗是黃金家族的成員。

林丹汗劇照

正因為林丹汗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因此他在位之時,為恢復蒙古帝國的統一強盛,重建成吉思汗的霸業而不遺餘力,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帝王。

公元1604年,十三歲的林丹繼位。少年天子繼位之初便遇到一系列內憂外患的困境。

首先,蒙古汗權不振已久,林丹汗所能支配的只有遼河套的察哈爾部,蒙古南有大明王朝的統治勢力,而東面的女真族也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迅速走上統一強盛之路,周邊強敵環繞,蒙古國要崛起,談何容易。不過,由於林丹汗是黃金家族成員,他的統治還是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草原部族的擁護。

於是,為了實現草原部落的統一,林丹汗首先推出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施政舉措,確保軍政大權掌握在大汗手中,待自己的實力和威望都有所提升之後,他首先發動了南征大明的戰爭,在與明朝的數度交戰中慢慢提高蒙古帝國軍隊的戰鬥力。

十餘年後,北元的政治力量終於崛起,此時,後金國王努爾哈赤為征伐大明,有意拉攏林丹汗共同舉事。

深知努爾哈赤野心的林丹汗斷然予以拒絕,由此而與後金交惡。

在其後的十餘年間,林丹汗放下舊怨,和明朝結盟,並與後金展開了漫長的征戰,至公元1634年,林丹汗兵敗逃亡至青海,不久即病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31 字。

轉載請註明: 皇太極擊敗林丹汗 林丹汗的後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