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山珍海味那麼多,溥儀為何卻說從未享受過真正的人間美味

辛亥革命後某日,大清朝的末代鎮國公之一愛新覺羅.恆煦早晨起來感到肚子餓,決定自己到街上買點吃的。此前,他從來不需要自己做這種事,無論大小事都是下人替他代勞,但革命後,這個貴族的經濟水準一落千丈,再不自己動手「勞動」,就只有餓肚子的份了。

愛新覺羅.恆煦拿著錢到了街上。街頭小販們當然認得他,熱情地跟他打招呼。他來到一個燒餅攤前,買了兩個燒餅。當掌櫃的把燒餅用紙包好放在他手裡時,恆煦愣了:他吃了幾十年的燒餅,頭一次發現燒餅竟然是熱的!他咬了一口,發現熱燒餅的味道簡直好極了,比他吃過的所有好東西都要好吃百倍!

清朝皇帝山珍海味那麼多,溥儀為何卻說從未享受過真正的人間美味

愛新覺羅.恆煦是乾隆皇帝的後代,著名的「五阿哥」永琪之後。辛亥革命後,他雖然越過越窮,卻吃到了在王府裡從沒吃過的美味。奧妙在於王府裡的生活其實十分畸形:下人們為了替自己省事,從小欺瞞主子,買燒餅一定要買涼的,如果買熱的,萬一哪一次涼了,主子怪罪下來便難以交差。不如永遠買涼的,讓主子以為本當如此,這樣自己才安全。一個燒餅是如此,別的食物更不用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革命」對於被革命者,也就是舊時貴族來說,本質上算是好事,因為革命成功,意味著貴族恢復了作為正常人所應該享有的健康生活方式。

味覺革命就此在末代鎮國公身上發酵,同時也在末代皇帝溥儀身上發酵。這位皇帝成為這個國家的一介普通公民後,向人們交代了皇宮裡那些「神秘」的生活。飲食上,雖然皇帝每餐都要擺上至少幾十道菜,但大部分的菜根本無法下嚥,因為那都是放在砂鍋裡不知道燉了多少天的老菜湯,知道皇帝吃不到,乾脆都做成了樣品。

清朝皇帝山珍海味那麼多,溥儀為何卻說從未享受過真正的人間美味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

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間—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已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

進到明殿裡,由套上白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食具是繪著龍紋和寫著「萬壽無疆」字樣的明黃色的瓷器,冬天則是銀器,下託以盛有熱水的瓷罐。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並且為了同樣原因,菜送來之前都要經過一個太監嘗過,叫做「嘗膳」。在這些嘗過的東西擺好之後,我入座之前,一個小太監叫了一聲「打碗蓋!」其餘四五個小太監便動手把每個菜上的銀蓋取下,放到一個大盒子裡拿走。於是我就開始「用膳」了。

所謂食前方丈都是些什麼東西呢?隆裕太后每餐的菜餚有百樣左右,要用六張膳桌陳放,這是她從慈禧那裡繼承下來的排場,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種上下。我現在找到了一份「宣統四年二月糙卷單」,上面記載的一次「早膳」的內容如下: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綹雞絲、燉肉、燉肚肺、肉片燉白菜、黃燜羊肉、羊肉燉菠菜豆腐、櫻桃肉山藥、爐肉燉白菜、羊肉片川小蘿蔔、鴨條溜海參、鴨丁溜葛仙米、燒茨菇、肉片燜玉蘭片、羊肉絲燜跑躂絲、炸春捲、黃韭菜炒肉、燻肘花小肚、滷煮豆腐、燻乾絲、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絲、五香乾、祭神肉片湯、白煮塞勒、烹白肉。

清朝皇帝山珍海味那麼多,溥儀為何卻說從未享受過真正的人間美味

這些菜餚經過種種手續擺上來之後,除了表示排場之外,並無任何用處。它之所以能夠在一聲「傳膳」之下,迅速擺在桌子上,是因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根在火上等候著的。他們也知道,反正從光緒起,皇帝並不靠這些早已過了火候的東西充飢。我每餐實際吃的是太后送的菜餚,太后死後由四位太妃接著送。因為太后或太妃們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階廚師,做的菜餚味美可口,每餐總有二十來樣。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遠遠擺在一邊,不過做個樣子而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37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皇帝山珍海味那麼多,溥儀為何卻說從未享受過真正的人間美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