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作為三國時期吳國奠基人之一,東漢末年割據江東的諸侯,對他的史料記載是頗多的,從他征戰沙場到統一江東,包括與大喬的愛情介紹也很多。但是孫策則是英年早逝,孫策過世的年齡是幾歲呢?孫策過世時年齡才二十六歲。可嘆一世才華卻早早過世。
孫策劇照
有很多後來的文人都痛惜孫策,不能接受這一事實,許多文人就講孫策沒死,或者說孫策死時不是二十六歲。其實這都是後人因對孫策的喜愛而杜撰出來的罷了。關於孫策的死《三國志》中有很詳細的記載,是享年二十六歲(175年—200年)。
191年孫堅攻打荊州被黃祖所殺,孫策17歲為父守孝,193年投奔袁術,194年從袁術手中要回父親在世時的人馬,195年重回江東,因為才二十來歲,被人們稱為“孫郎”。196年孫策活捉王朗,繼續進攻江東各地,197年與袁術決裂,充分展現了他的政治頭腦。198年孫策平定丹陽,199-200年間逐一平定江東。《三國志》為我們非常詳盡的記錄了孫策的一生,從175年吳氏所生孫策到200年孫策中箭身亡的生平事蹟。
孫策容貌俊美,且性格直率,很會用人,又有幽默感。因此贏得了士人,百姓的擁戴,臣子願意為他效忠,但是孫策喜歡單身出行不設防備。這在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去丹徒山中打獵,被事先埋伏的刺客毒箭射中面部,最終因此而亡。
孫策墓
孫策是東漢末年的重要歷史人物,是三國鼎立時期的孫吳勢力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建立了輝煌的業績和成就,但令人不禁嘆息的是,天妒英才,孫策在二十六歲時,外出狩獵遇刺,大業未成,含恨而終。
孫策石像
孫策死後,他的弟弟的孫權繼承了他的爵位和事業,厚葬孫策,並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
孫策祖籍吳郡富春,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富陽,但是孫策死後並沒有魂歸故里,而是被葬在了江蘇省蘇州市,孫策墓具體的位置是在蘇州盤門外染絲廠內。
和所有著名的歷史人一樣,孫策墓也被眾多盜墓賊所覬覦,並被盜掘,在孫策墓中,盜墓賊得到了很多的陪葬品,如金器、玉器、古玩、銀盂杯、金搔頭等等。但是,後來這群盜墓賊被抓獲,他們所偷盜的陪葬品被一個叫朱勵的人全部據為己有,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被盜掘的孫策墓不久後也被廢棄了,變成了官窯。解放後人們將孫策墓中的楣石發掘出土,這塊楣石雖然飽經歲月的侵蝕和洗禮,但依稀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龍、虎、人等形象。孫策墓遺址至今尚存,被現在的蘇州人稱為孫將軍墳。
一代小霸王孫策,天縱英才,能謀善戰,割據江東,但卻英年早逝,留下寡妻幼子,令人扼腕嘆息,真是應了范成大的那個詩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新三國孫策
孫策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重要將領,更是孫吳勢力的建立者和奠基人。孫策,字伯符,祖籍吳郡富春,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富陽。孫策的父親是孫堅,弟弟是孫權,在三國演義中,孫策被稱為“小霸王”。在老版的《三國演義》中,對孫策這個人物的介紹是比較少的,很多觀眾對他印象也不深,但是在新三國中,孫策的戲份比重極大的增加了,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了。
新三國孫策劇照
新三國孫策的出場次數是明顯增加的,根據新三國劇迷的統計,孫策在新三國中隆重出場7次,分別在第四集、第七集、第十五集、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六集、第二十八集和第三十二集,而在老版三國中,孫策只有四場重頭戲。
新三國保留了老版三國中所有的孫策戲份,又豐富和增加了一些新的戲份,比如子承父業、玉璽換兵、會合周瑜、大戰太史慈、邂逅大小喬、怒斬于吉、臨終託孤等等,新三國孫策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豐滿。孫策繼承父業,廣納賢士,帶領父親舊部所向披靡,稱霸江東,新三國中對於孫策的英雄豪氣和堅毅果敢表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相對於老版三國,孫策的形象斯文有餘,勇猛不足,可能是因為演員的關係,孫策的“小霸王”之氣並不充分,尤其是他有些驕傲自負、獨斷專行,甚至剛愎自用的表現,不是很明顯,反而是儒將之風更加突出一些。
孫策大戰太史慈
孫策是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孫堅的兒子,三國鼎立時期吳國君王孫權的長兄。但是太史慈是誰呢?歷史上關於三國之間的戰爭很多,但大多是孫策與劉備,曹操之間的爭霸之爭。對於孫策和太史慈之間的戰爭介紹甚少,那麼誰是太史慈?他們之間又是怎麼回事?其實孫策和太史慈並不是敵人,相反還是孫策的大將軍,為孫家稱霸江東立下過汗馬功勞。
孫策劇照
關於孫策大戰太史慈的典故還要從孫策和太史慈的認識說起。古語說的不打不相識,用在孫策和太史慈身上時最恰當不過的。孫堅死後孫策投宿袁術門下,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想脫離袁術的管制,便拿家傳玉溪與袁術換了些兵馬,自己佔山為王去了。
孫策畢竟有志向,想成立強盜聯盟,訊息傳到劉鷂的耳朵裡,就想請孫策來他山上喝酒,便派太史慈去請孫策。太史慈性子直,嘴巴笨,讓孫策產生誤會以為他要抓自己,兩人打了起來。打著打著太史慈想我是奉命請你喝酒,你不來我就搶你的頭盔,盛些肉給你留著吧,於是用孫策的頭盔盛了一塊豬後腿肉留給孫策。孫策後來知道了真相,就請太史慈去他家喝酒。
孫策後來看見太史慈為自己留的那塊肉,很感動,便把肉供奉起來。並且拜太史慈為大將軍,從此太史慈跟隨孫策南征北戰,結下深厚友誼。據說在黃山一帶,家家牆上都掛著豬後腿肉的習俗來源於此。孫策大戰太史慈結交了摯友,留下一段佳話。
孫策太史慈
孫策太史慈是歷史中的兩位知名人物。在三國演義中也多有提及。孫策是東漢末年孫堅長子,也是後來吳國君王孫權的哥哥,為孫家確立在江東的地位立下汗功勞。太史慈是東漢名將,原是劉鷂的部下,後來被孫策收于軍下,成了他的大將軍。為後來孫權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勞,幫助孫權治理南方。
太史慈劇照
孫策太史慈的友誼建立在彼此賞識和信任的基礎上,留下很多佳話,還產生了一個習俗,就是在南方人家裡喜歡掛豬腿肉!據說是為了紀念孫策和太史慈,也是希望能為家庭帶來庇佑和幸福。
具體來說孫策和太史慈這兩個人物的相識源於一場小戰爭,當年孫策脫離袁術管制之後佔山為王,想召集各路英雄司機東山再起。於是要成立強盜聯盟,訊息被劉鷂知道了,便讓太史慈去請他。兩人一見面因為誤會就打起來。孫策從小習武,太史慈也是東漢名將,兩人打的難捨難分,100多回合也不分勝負。經過這場戰爭。孫策很賞識太史慈的能力,太史慈為孫策留的肉也捨不得吃,懸掛風乾拜祭起來,便說要拜太史慈為大將軍。太史慈對於孫策對自己的認可也很感動,便承諾會山寨之後會帶自己的人馬投奔孫策,孫策一點都沒有猶豫便讓太史慈回了山寨。
據說當太史慈回山寨時,孫策的一些手下說,太史慈只是說說而已不可信。孫策則很信任太史慈,並親自於第二天中午帶人在轅門外等。可見對太史慈的重視。太史慈也沒食言,第二天真的帶領人馬投奔了孫策。
孫策的老婆
孫策的老婆大喬是東漢末年的著名美女。史書記載,大喬和妹妹小喬並稱“二喬”,且堪稱國色。民間對於當世美女也有一種說法叫“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可見大喬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絕色美人。
孫策的老婆大喬劇照
史書中沒有記載大喬的閨名和生卒年,只是記載著,大喬是皖城喬公喬玄(古語也稱橋玄)的大女兒,容顏嬌美,堪比沉魚落雁,羞花閉月,她不僅品行端莊,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針織女紅更是名聞遐邇。
孫策攻打皖城時,得到了喬公女兒大喬和小喬,孫策留下了大喬做老婆,將小喬送給了同來征戰的周瑜,促成了兩段姻緣。根據史料判斷,大喬嫁與孫策時大約十六七歲,孫策二十多歲,兩人婚後生活比較美滿,並生有一子三女,兒子是後來的上虞候孫紹,女兒分別是陸孫氏(陸遜妻)、顧孫氏(顧紹妻)和朱孫氏(朱紀妻)。
大喬和孫策沒有恩愛幾年,孫策就狩獵遇襲,不治而亡,留下了年輕的大喬和年幼的子女。史書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述孫策死後大喬的生活和歸屬,但是根據多個史料的佐證和判斷,大喬應該是和被封為吳侯的兒子孫紹一起生活,並自然死亡的。大喬的兒子孫紹後來被改封為上虞候,也壽終正寢了。
大喬雖然自幼家境殷實,生活優越,但是終究沒能逃脫亂世女子隨波逐流的命運。比一般女子幸運的是她的婚姻歸屬也算是比較美滿的,但是似乎命運並不準備垂青這個美麗的女子,在大喬盡享夫妻恩愛,子女繞膝之時,丈夫卻意外而亡,她又成了寡婦,大喬的人生際遇真是應了那一句紅顏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