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喜歡的弟子 孔子陵墓在哪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私立教育的創始人,從孔子開始,平民百姓才有了享受教育的機會。孔子什麼也沒有改變,但最終還是留名百世。作為一個教師,他的身份與其他教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也有喜歡的學生,有不喜歡的學生。

孔子弟子影象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說,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可是,這個答案也未必是全對的。當時的顏回身性格沉穩好學,從來不與他人相爭。並且每次在上課的時候,他都是不會主動舉手提問。但相反的,下課之後的他確實是另一副樣子,他與同學們積極談論,善於發揮,還把上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得非常好。孔子一開始以為他比較愚鈍,後來發現他非常聰明。

有的時候孔子認為顏回是比自己還要賢的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向驕傲的孔子這樣高看顏回呢?原因就是,孔子是一位理想主義者,而顏回則比他更有理想主義。孔子是用自己的思想想把自己的理想主義加於這個世界,顏回則恰恰相反,他更願意先用自己來實踐這個理想主義。甚至有的時候孔子對自己的話都持懷疑的態度,可是顏回確是堅決的信從他。因此,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顏回就是孔子完美的一面。

在《論語》一書中,也能看的出來孔子對顏回的讚賞也是最多的。但事實上,顏回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太過於死板,缺乏一定的創新能力。所以在孔子學術上的一些問題,顏回是幫不上任何作用的。

孔子陵墓

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將他葬在了魯城北的泗水河上游地區,起初只是弄了一個小小的土堆,並沒有立碑,後來,到了秦漢時期,孔子的墳墓逐漸被修葺維護,周圍開始築起了高臺,加起了碑文,再加上他的後人入葬的越來越多,逐漸發展成了規模宏大的孔林。

曲阜孔子墓地

孔林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儲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和園林。孔林歷經千年,還能這麼完整的儲存下來,這和孔子的後人是密不可分的。孔子死後,他的子孫,變成了天下文人所共尊的首領,後世皇帝推崇儒家的學說,都比較重用孔家後人,也都派人對孔子墳墓進行修葺維護。後來,到了宋璟宗時期,孔子的後人被封為“衍聖公”,這一稱號延續了將近千年,歷經好幾個朝代。孔林在孔子死後的幾千年內,一直是讀書人心中的聖地。

可是,現在規模宏大的孔林,卻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那個最動亂的年代之內,受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根據解封的一些文革檔案,我們可以知道在1966年11月11日,當時擔任中央文革小組的組長陳伯達發到曲阜的電報上,是這樣寫的“孔廟、孔府、孔林不要燒掉,但是孔墳可以挖掉”。後來,一些紅衛兵動用了雷管炸藥,將孔子的墳墓炸開,墓中的陪葬品被圍觀的群眾哄搶一空,孔子的遺骸也被挖了出來,孔子的墳墓得到了巨大的破壞。

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復禮”,他的葬禮集中了夏商周三朝的禮節,但是非常的簡潔,下葬的墳墓規模也非常的小,和一般平民的墓葬沒有多大的區別。

孔子故里

孔子的故里在譽有“東方聖城”的曲阜,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眾多出名的人物,有歷史上遺留下的眾多珍貴文物和雄偉建築,有山清水秀的風景。它位於今山東省的西南部,東邊連著泗水,西邊抵至袞州,南邊瞻首鳧嶧,北邊依靠泰岱。

山東曲阜

“曲阜”的由來最早出現於《禮記·明堂位》:“成王以周公……於曲阜。”曲阜,是東夷族部落居住的中心,處在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中樞地區,更是西周時期禮樂邦國。孔子在尼山出生,在闕里走過了成長之路,在杏壇開設儒教,在魯都出仕做官,死後落葉歸根葬在了泗上。曲阜是他一生的留存之地,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以懷念的活動遺蹟。最著名的遺址是曲阜的孔林,孔廟及孔府,人稱三孔。

孔子所處時期的曲阜是歷史上的最繁榮時代,它引領著當時的文化潮流,孔子一生致力於周遊列國,講學授教,傳播教育,開啟了文化教育之風,致使魯國成為當時的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發源地和根據地。它的文化對後世影響極大,至今,山東省的簡稱依舊是“魯”。

歷史上,曲阜有過四次大變遷。最近的一次是明武宗在位的時候,他下達命令以三孔為中心重新修繕,建築新的城市。也就是當今山東省曲阜市的明城。如今,明城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的遊客,向大家傳播和學習孔子的文化及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


 

孔子理想

孔子的理想不是為了他自己,他的理想和追求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孔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大同社會,天下大同。他的理想不是個人的,是對於整個社會的貢獻,追求的是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晚年的孔子(劇照)

那麼何為大同社會呢?在孔子的眼中,大同社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實現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先是要進入小康社會,才能進一步的過渡到大同社會,一蹴而就的社會是不穩定的。那麼在孔子的眼中,小康社會又是什麼樣的呢?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這句話的大意就是,人民都懂禮儀,注重大義,如果犯錯,能夠有法可依,而且沒有酷刑嚴罰,民眾生活溫飽,不必為了生計而東奔西走,這就是孔子眼中的小康社會。

那麼更高一級的大同社會,又是什麼樣的呢?在孔子的眼中,從古到他生活的時代,只有在夏商周的賢德時期,那時的社會才能稱為大同社會,可惜孔子都沒有能看到,這也成為孔子人生的一大憾事。孔子心中的大同社會是這樣的:

天下為公,在那個時代,選賢能,講誠信人們不獨親其所親,不獨撫養自己的子女,而是普遍相愛,使老者有所終,壯者有所用,幼者能夠順利成長,,寡、孤、獨及殘疾者生活都有依靠,男子有一定的職分,女子都能找到合適的人家。人們不必把財貨攫為已有,只怕貨財被丟棄而不用。人們在勞動中都能各盡其力,但不是為自己,並且鄙棄那種只為自己而勞動的行為。所以,奸邪之謀、盜賊之事都不會發生,夜不閉戶,這才是天下大同。

孔子九思

九思來源於《論語·季氏篇第十六》,在這篇文章中主要記載著孔子的“君子有九思”。他把人的言行舉止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並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

孔子“九思”思想

在九思這篇文章的解釋中可以知道孔子說的九件事情指的是“看要想到看明白沒有、聽要想到聽清楚沒有、神態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談要想到是否誠實、處事要想到是否謹慎、疑難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憤怒要想到是否有後患、見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該得。”在這裡面,他把人的言行舉止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包括個人的道德修養的各個方面。這“九思”,從視聽感官、面部表情、言談舉止等看似平常的日常行為方面引發我們多方位的思考,甚至讓我們在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超越自我等方面反思自問。

孔子不僅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更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處的時代,舊貴族普遍墮落,那時的學派眾多,且各學派都在不斷深化和調整自己的理論,努力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也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的映襯下,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九思”,可以說,在當時社會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雖然兩千多年過去了,但孔子的“九思”仍然對我們現代的或許乃至以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陽貨欲見孔子

《陽貨欲見孔子》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孔子懷著遠大政治理想抱負,一直在尋找出仕做官的途徑,又不屑與陽貨一干人等“同流合汙”。面對陽貨的“橄欖枝”和出仕之路,他該如何抉擇呢?此文描寫生動有趣,充分描寫了孔子矛盾的心理。

陽貨欲見孔子

文章講述的是陽貨想去拜見孔子,可是孔子對他避而遠之,不想與他相見。為了能夠見到孔子,陽貨想了一條計謀,給孔子送禮,送一隻烤豬。當時的國家以禮治國,孔子本身也是個非常敬重“禮數”的人,也懂得“禮尚往來”的規矩。所以,在接收到禮物之後肯定也是會回禮。孔子不想見到陽貨,於是專門打聽了陽貨不在家的那一天去登門拜謝。沒想到,冤家路窄,兩個人在路上碰見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孔子會被陽貨給說服出去做官麼?最終,在陽貨一連串的逼問中,孔子萬般無奈之下答應出仕。

為什麼孔子對陽貨的邀請避而遠之?根源在於,孔子的政治理想與陽貨的政治理想相悖。孔子主張德治,陽貨卻是個篡奪權力的臣子,孔子不屑與這樣的人交往。那麼,孔子為什麼會妥協呢?其主要原因還是他的政治理想。孔子熱心救世,積極參與政治。為了實現政治理想曾周遊列國,歷經艱辛。為了未完成的政治理想,孔子只好答應出仕。

由此可見,孔子是個十分重視禮儀的人,儘管不想面對陽貨,但也不會丟了禮數。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孔子雖然不想做官,但是答應的事情他會如實辦到,果然有大家風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30 字。

轉載請註明: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 孔子陵墓在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