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被低估的清朝皇帝,只用一道聖旨,就解決康熙最頭疼的事
要說清朝前期哪一位皇帝沒有存在感,雍正帝當在其列。儘管他“以勤先天下”(《清史稿》),可從登基到駕崩,雍正帝在位僅十三年,清朝的鼎盛明明有雍正一份功勞,可後世稱之為“康乾盛世”,把“雍”字直接隱去。由於雍正帝的存在感較低,所以後世對這位皇帝的能力表現出了明顯的低估,而細看雍正帝生平的種種經歷我們則發現:這位皇帝的才略實屬罕見。
康熙十四年,皇太子便因“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清實錄》)而被廢黜,其餘阿哥們見太子已廢,各個都對皇位起了覬覦之心,不久便各自收買朝中大臣,開始了奪取太子之位的鬥爭,其中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和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兩股勢力最大,這兩股勢力的頭目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競爭也最為激烈。
雍正帝早在十九歲時便隨父親康熙親征噶爾丹,由於作戰勇猛,不久康熙便把正紅旗大營的兵權交給了他,康熙遠征噶爾丹取得勝利後對胤禛十分賞識。康熙三十九年,皇帝御駕前往永定河工地視察,欽點胤禛跟隨。此後,康熙皇帝多次帶胤禛處理重要事務、體察民情。經過錘鍊,胤禛掌握了嫻熟的政務處理本領,對政治走向的洞察能力也日漸老練。
皇太子被廢后不久,為了停息兒子間的爭鬥,康熙便又恢復了他,讓人意外的是:太子胤礽竟妄圖逼宮。康熙不得不再次廢黜了他,這次的廢黜意味著胤礽再無機會登上太子之位了,其他阿哥們的鬥爭因此更加激烈。
八阿哥胤禩性格靈活溫潤、廣結善緣,在朝廷大臣中間素有威望,太子被廢后,為了在康熙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他更加廣施恩澤、收買人心。他先是收買京師外的一名道士,當著眾人的面測算他為天子之命,此事鬧得滿城風雨;後又陪康熙前往熱河巡幸,為了討他歡心,胤禩讓太監送去一隻老鷹,可由於天氣炎熱、老鷹放在匣子裡的時間太長,康熙收到了一隻死鷹,當即大發雷霆,在眾人面前宣佈道“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清史稿》)。八阿哥徹底喪失了成為太子的機會。
八阿哥在爭取太子之位的過程中風頭出盡,對四阿哥胤禛更是步步緊逼。危急情勢面前,胤禛並沒有與八阿哥直接爭奪太子之位,多次進諫康熙帝復立胤礽為太子,直到康熙帝下令重罰替廢太子求情之人,他才停止。八阿哥為爭太子之位做出的種種行為,敏銳的康熙帝心知肚明,此時的雍親王卻走了另外一條路。
雍親王以“天下第一閒人”自居,卻在暗地裡籠絡了年羹堯、隆科多等人,他與康熙帝見面時,也不刻意表現自己,只是追求尋常人家的父子之情,他的一舉一動都和處心積慮的八阿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康熙帝自然更加欣賞他。
多年以後,雍親王的“韜光養晦之策”終於取得了效果,康熙臨終前在遺詔中寫道:“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把皇位傳給了胤禛。
雍親王以不爭實現了大爭,一舉成為了後來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其謀略和智慧不可謂不深。由於深知其父康熙因為兒子們爭奪太子之位焦慮萬分,雍正再次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這個令康熙及之前幾代帝王生前頭疼的問題。
雍正即位第一年,他便下旨昭告天下建立秘密立儲制度,不久他便手書確立皇位繼承人選的密詔,派人放置於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同時又讓內府保留一份相同的遺詔,以防有人篡改。雍正皇帝一上位,就以秘密立儲制度解決讓康熙無可奈何的事,這項制度也被之後的歷代皇帝沿用,類似於“九子奪嫡”那樣骨肉背離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
消除了兒子們為爭太子之位而相殘的憂慮後,雍正帝把所有的精力都貫注在了政務的處理上,“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史學家昭槤語)”,儘管在位的時間僅為十三年,可經他硃批的摺子卻有三百六十卷之多,大清朝在他的努力下,出現了“國帑豐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的清明景象。雍正皇帝透過自己的智慧取得了“九子奪嫡”的勝利,又透過自己的智慧避免了“九子奪嫡”慘劇的再一次發生,從而為乾隆一朝的隆盛景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雄才偉略不容忽視。
因此,筆者認為雍正才是最被低估的清朝皇帝。可惜的是雍正即位時已經40多歲了,即位後更是勞累過度,最終早早逝去。他生前頒佈的攤丁入畝,一條鞭法才是真正的治國理政,倘若他在位時間更長一些,其成就絕對不輸康熙。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一樣有這樣完事豐富的歷史記錄,人類社會活動的所有變數都寫在了中國的歷史書裡,你想看問題更通透,可以去讀歷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讀歷史,想搞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去讀歷史。甚至當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去讀歷史。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歷史上有很多離奇的故事,我們在閱讀歷史的時候真的能夠增長很多知識與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