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高校博士後擴容,部分高校擴大40%以上,打通師資通道儲備優質人才

滬上高校博士後擴容,部分高校擴大40%以上,打通師資通道儲備優質人才

博士後數量今年將擴容。日前,科技部發文要求各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擴大博士後招收數量。滬上各高校博士後工作站目前已陸續推出博士後招聘計劃,今年高校的博士後招聘人數較之往年最多擴容40%以上,而且多數高校透過打通博士後進入教職的通道,提升博士後崗位的吸引力,併為未來儲備優質師資和研究力量。

高校博士後擴容為科研隊伍提供新生力量

今年以來,復旦大學已有30個以上課題組推出了博士後招聘計劃,學校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博士後改革措施不斷,從擴大博士後工作站數量到各地開始推出超級博士後專案,加之國內高新技術和基礎研究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需求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優秀人才留在國內從事博士後研究。據瞭解,目前國家和地方對博士後的資助激勵計劃也明顯增加。上海高校的博士後每年可申請的國家和省部級計劃專案就有至少11個。

上海交通大學今年博士後在站人數將從1200人提升到1500人。僅以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為例,今年將有100位博士後進站,2016年,這一數字是25。今年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就已經有九人正式進站了。院長鄭思勳說,現在學院每年都有數十位博士後獲得國家博後基金,去年有10位博士後獲得“超級博士後”計劃支援。出站博士後有60%進入了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另有30%的出站博士後繼續在國內外著名高校開展第二站博士後工作。

不僅是國內高校畢業的本土博士,還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博士加入了博士後隊伍。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9年有五位外籍學者和海外高校的博士畢業生進站,目前這一數量仍然在增加中。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呂興才告訴記者,本土博士後與海外博士後的數量同步上升帶來的優勢是,科研的頂天立地可以有了更好結合,因為本土博士後更擅長把問題落地,而海外博士後的基礎研究和前沿國際視野相對更好。他們的交叉融合更能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

打通博士後和教職之間的通道,為高校提供優質師資

博士後經歷本來就是博士從學生走上教職和研究崗位時的重要一環,如今博士後“擴容”將有望補齊長久以來缺失的這一環。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甚至還推出了師資博士後計劃,使得優秀博士後出站後就直接進入教職通道。

華東理工大學今年就開通了博士後與教職之間的通道。華東理工大學人事部門負責人閻海峰說,隨著近年來博士後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博士後待遇提升,對博士後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上海部分高校博士後的年薪超過30萬元人民幣,高的有四五十萬元。一些高校博士後的學術水平必須達到甚至超過副教授,才能出站,這也使得學校打通博士後工作站與教職之間的通道順理成章了。

而且“博士後本來就是博士進入教職前不可或缺的環節。”呂興才教授稱,博士後與博士最大的不同就是,博士階段很多的課題研究都是導師給定方向,而博士後階段,導師都成了“合作導師”,這意味著從確定研究方向到整個研究過程的完成都必須由博士後自己解決。單單他所在的機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去年就有12人進入教職,大約佔當年的出站博士後的50%。另外50%的博士後主要到國內研究機構和海外從事研究。據瞭解,滬上部分高校還將推出更多措施,進一步發揮博士後在我國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姜澎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26 字。

轉載請註明: 滬上高校博士後擴容,部分高校擴大40%以上,打通師資通道儲備優質人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