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喻大華博士眼中的道光與鴉片戰爭 道光與鴉片戰爭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
喻大華是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晚晴史和中國近代史,曾先後著有《道光皇帝》、《咸豐皇帝》等著作。2008年,喻大華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講述《道光與鴉片戰爭》,贏得了很多掌聲,透過節目,喻大華收穫了一批鐵桿粉絲,他們叫“喻香肉絲”。
道光雕塑
在《道光與鴉片戰爭》中,喻大華共分為十個章節講訴道光年間的故事,它們分別是天降大任、遺詔風波、吏治難清、摳門皇帝、海運皇糧、懲治鹽梟、英吉利叩關、禁菸之爭、虎門銷煙、戰前疑雲。喻大華用幽默的語言,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道光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在父親嘉慶年間,清朝政治已經出現了危機。農民起義大規模的爆發,加上朝廷官吏的腐敗,嘉慶為了整頓吏治,嘉慶親政後,嚴懲了和珅,並且推行了鹹與維新運動口號,旨在清除清朝廷腐敗腐朽的風氣。經過嘉慶的整頓,清朝廷有了一定的好轉,加上,鴉片已經叩開了清朝大門,雖然嘉慶嚴厲禁止中國和英國禁止鴉片交易,但是這個現象屢禁不止。道光年間,鴉片已經進入了國門,道光了解鴉片的危害性,讓林則徐到虎門進行鴉片銷燬,林則徐在廣東一帶禁菸時,讓鴉片商人上交鴉片,並且把大量的鴉片進行銷燬,清政府和英國的關係,達到了無比緊張的狀態,虎門銷煙已經成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道光與鴉片戰爭
一個時代的開啟總是伴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而一個時代的落幕必然會有一個失意的王者,或許並不是這個王者不行,只是因為時代的變更過很多時候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而道光就是這麼一個落寞的王者。
道光和鴉片戰爭
縱觀道光的一生,他絕對算不上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昏君,更談不上是一個殘暴兇戾的暴君,他一生節儉執政,勤勤懇懇,可以說在歷史上比他更加簡樸更加勤奮的皇帝都不多,就這樣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工作著,希望能夠改變清朝的局面。或許他也曾嚴厲的懲治貪官汙吏,也曾努力在治理鴉片的過程中做出貢獻,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他的運氣是不好的。
道光皇帝一生都以守成為重,但是那不是一個能夠守成的時代,那是一個需要銳意進取的年代,是一個需要開拓新世界的時代,一味的守成只會讓自己滅亡。在當時中國已經是國弱民貧,外敵環視的處境,天朝上國的威嚴離破滅只差了一根“稻草”,而鴉片戰爭就是這根“稻草”。在鴉片戰爭最初,道光皇帝還以為英國軍隊不堪一擊,但是其實不堪一擊的是清軍,人家的大炮鉅艦太強大了,清軍根本反抗不了,怎麼辦,只能求和,從此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也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使得中國人民開始走上了自強不息的覺醒之路。
事實上,鴉片戰爭的失敗不能夠完全怪罪到道光皇帝頭上,畢竟當時的中外差距是明顯的,但是在之後,中國淪落到那種程度之後,道光皇帝沒有振作起來,以雄心壯志,力求變革,反倒是苟且偷安,這樣的舉動也讓他受到了更多的詬病。
道光皇帝簡介
道光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六個皇帝,他是嘉慶皇帝的兒子,也是清朝歷史中唯一一個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在當時清朝已經出現了巨大的頹勢,正處於清朝將要發生轉變的時期,在道光年間,清朝正式從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淪落到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
道光皇帝勵精圖治
道光出生在乾隆年間,在嘉慶皇帝去世之後,道光就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成為了清朝的統治者,在他剛繼位的時候,面對著國家羸弱,外敵環視的情況,心中也是非常憂慮,仕途透過自己的改革來帶給清朝新的活力,他首先是改革了漕運,用海運代替河運,因此降低了成本,並且大範圍的整頓朝綱,使得當時非常流行的奢靡之風受到了巨大打擊。同時當時正是外國用鴉片來侵蝕國人的時候,道光皇帝知道鴉片的害處,從上位開始就不斷的宣佈禁止鴉片進口,禁止鴉片流傳吸食,但是這樣的政策到了地方上根本無法實行,因此鴉片的泛濫並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在道光年間,清朝各地的起義不斷,在這種內憂不斷的情況下,外敵也蠢蠢欲動,英國人義中國虎門銷煙為藉口,展開了一場改變中國格局的入侵,在英國的洋槍洋炮之下清朝軍隊根本不堪一擊,很快就把道光給打怕了,短短兩年時間之後,清朝就在道光皇帝的授意之下,簽署了《南京條約》,從此拉開了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序幕。
道光元年
道光元年是1821年。道光在位期間,清朝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大規模的爆發,加上英國用鴉片叩開了中國清政府的大門,道光面對內憂外患,也做出了相應的為政措施,希望透過頒佈新的政令來挽救清政府的危機。
道光畫像
道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開始頒佈整頓吏治、嚴禁海運等措施,但是清朝衰落景象已經從乾隆年間初見端倪,透過嘉慶再到道光年間,雖然道光皇帝頒佈了相關措施,但是效果仍然不明顯。
道光元年是道光39歲。道光在位期間,日常生活非常節儉,並且在政務處理方面十分認真,勤懇,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挽救清朝的危機。但是,在政事上,道光並沒有提出建設性的措施,清朝的衰落在一步步的加速。道光年間,鴉片已經大規模地進入了國門,道光了解鴉片的危害性,讓林則徐到虎門進行鴉片銷燬,林則徐在廣東一帶禁菸時,讓鴉片商人上交鴉片,並且把大量的鴉片進行銷燬,清政府和英國的關係,達到了無比緊張的狀態,虎門銷煙已經成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並且簽訂了《南京條約》。過後,道光並有進行反思和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科學技術。反而,得過且過,清朝的統治一步步走向末路。
道光在剛上位不久,對處理國事有極高的熱情,但是隨著清朝的日益衰敗,道光面對如此困境也迴天無力了。
道光二十一年
道光二十一年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民銘記的年頭,在這一年鴉片戰爭逐漸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中國各地的抵抗愈發激烈,在這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為之後的中中國格局埋下了伏筆。
道光皇帝的雕像
道光二十一年是1841年,在這一年的年初,當時負責防守兩廣一代的總督琦善因為兩處炮臺淪陷,害怕繼續下去形勢會更不妙,就揹著清朝秘密地和英國談判,商議了《穿鼻草約》,合約中商定將香港賠償給瑛姑,並且對於英國進行經濟上的補償,來換取英國的撤軍。但是他終歸是做賊心虛,不敢如實上報,也沒有在條約上蓋下大印,但是英方卻不等條約正式成立就佔據香港,當時的廣東巡撫向道光曝光了琦善的事情,道光宣佈條約無效,並且正式對英軍宣戰。
道光宣佈調集各地兵馬一起趕赴浙廣一代,實行圍剿,但是援兵還未到,英軍就對虎門發起了進攻,包圍了橫檔永安兩個炮臺,這是虎門的核心之地,一旦淪陷,虎門就立馬廢了,於是當地的總兵派人向琦善求援,但是琦善貪生怕死不敢出兵,結果導致虎門之戰大敗,從此廣州門戶大開,英軍來去再無阻礙。之後英軍又再次攻陷定海,面對著強大的英國艦隊,當時的定海守軍在糧草缺乏的情況下,拼死一戰,給英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各個愛國將領相繼陣亡。之後英軍轉攻鎮海,起初鎮海的將士很好的抵擋住了英軍的進攻,但是當時鎮守招寶山的於步雲卻貪生怕死的投降了英軍,導致鎮海一帶再無反抗能力,當時鎮海的總指揮也服毒殉職。
縱觀道光二十一年的戰爭,可以發現當時的清朝並不是完全反抗不了英軍,但是就是一些害群之馬,貪生怕死的小人導致了最後的大敗,並且進一步的發展到了最後鴉片戰爭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