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是哪個朝代的
對蒲松齡是哪個朝代的,沒有明確的界定蒲松齡是屬於明朝人,還是清朝人。因為蒲松齡從出生到逝世橫跨了兩個朝代,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屬於明末清初時期的詩人。
蒲松齡畫像
蒲松齡生活的朝代明末清初,正是科舉制度鼎盛的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所以在科舉制度鼎盛時期,蒲松齡始終沒有過早的熬出頭 自19歲童子應試之後名列第一,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對於蒲松齡是哪個朝代的這一問題的最明確的回答便是,蒲松林生活在科舉制度最嚴密的時期。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就是說蒲松齡在七十歲之前僅僅是獲得了這一入學考試的資格,並沒有真正的在仕途上有任何明顯的作為,這也是明朝的科舉制的的嚴密之處,層層篩選。蒲松齡知識經歷了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並且通過了這三個階段的考核。
想要考取功名就必須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參加考試,並且要透過考核之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篩選,蒲松齡在70歲時才考取了貢生,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可以看出蒲松齡生活的朝代對於官員的選拔嚴謹公平。蒲松林是哪個朝代的也就不言而喻了,蒲松齡就是明末清初時期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蒲松齡別名
蒲松齡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小說家和文學家,他出生於1640年,去世於1715年,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寫了一部傳世鉅著《聊齋志異》,這部文學作品的評價極高,藝術水平也非常高。
.
蒲松齡畫照
蒲松齡是作者的原名,蒲松齡的別名是蒲留仙,留仙是蒲松齡的字,還有人叫他蒲劍臣,劍臣是他的另一個字。在古代人們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一般都不叫,因為這樣會感覺很生疏,他們都會在成年以後自己取字,這個字也是他們的名字,一般關係比較好的都要叫字。
蒲松齡為什麼給自己的字定為留仙和劍臣呢?這也和他的小說有關,因為《聊齋志異》是一本志怪體小說,其中說的都是妖魔鬼怪和神仙故事之類的事情,他為自己確定的字,就表現了這個意思。
《聊齋志異》耗費了蒲松齡許多年的時間,他在自己貧困交加的時候一邊教書一邊著述,在自己四十五歲的時候終於將這部鉅著完成,之後的許多年中,他一直在對作品進行修改,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式。
《聊齋志異》的出版發行也遇到了很多麻煩,因為書成以後,蒲松齡沒有資金印製,也沒有人資助他,所以一直在小範圍內傳閱,一直到乾隆年間才大範圍刊印。此書一出,立刻震撼世人,人們爭相購買,搞得洛陽紙貴,自此以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才開始大範圍流傳。
蒲松齡的故事
蒲松齡一生做過兩件大事,一是從事文學創作,二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多次奔赴科舉考場。而流傳於世的蒲松齡的故事也都和發生在蒲松齡身上的這兩件大事分不開。
蒲松齡畫照
蒲松齡的故事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他曾經在透過秀才考試時拿到的連續三次的第一名。當時的蒲松齡正值19歲,為了透過秀才的科考已經參加了兩次考試,在之前的兩次考試中,蒲松齡都憑藉自己的答卷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當時的這場考試就是他能否考中秀才的最後一場。按照清朝科考的慣例,考生答卷時必須採用八股文的文體,這種文體其實是很難發揮出考生真正的學識的,湊巧的是,這次開始的主考官是一名詩人,出的考題也不同於一般考官而加入了一些文學色彩,於是蒲松齡就下決心不用八股文攥寫,在簡單構思之後,蒲松齡決定用一種文學的手法來寫一篇抨擊社會現象的文章,果然,這篇文章得到了當時主考官的大力讚賞,蒲松齡也又一次拿到的第一名併成為一名秀才。
另外一件比較出名的蒲松齡的故事就是他為了自己的創作在街邊擺茶攤的事。當時蒲松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謀求生機的他不得已在一個有錢人家裡做了一名教書先生。儘管如此,蒲松齡平日裡最喜歡做的事情還是寫故事。但是要滿足自己不斷擴大的創作需求,蒲松齡想盡辦法終於想出了在村口擺茶攤的方法。蒲松齡擺茶攤非常特別,過往的行人不論是抽菸還是喝茶都不收一文錢,蒲松齡唯一的要求就是有故事的客人能夠講出一些給自己聽。這件事的堅持也讓蒲松齡獲得不少的創作素材,感人的《促織》一作就是在擺茶攤蒐集到的靈感。
蒲松齡科舉
蒲松齡的小說非常出名,有關蒲松齡科舉的事情也流傳至今。蒲松齡第一次參加秀才考試的時候才僅僅19歲,當時蒲松齡在淄川縣濟南府參加考試,整個過程都非常順利,蒲松齡連續三試都是第一名,自然也就成了當地的秀才,而親自錄取蒲松齡的人也非常了不得,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詩人施閏章。
蒲松齡畫像
施閏章當時擔任的職務是山東地區的學政,並且施閏章還負責出題。山東秀才考試正式開始,施閏章出的第一道題目叫做《蚤起》,這個題目是從孟子著名的“齊人有一妻一妾”中得來的。雖然清朝的科考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文體八股文,但是這並沒有限制住蒲松齡的發揮。蒲松齡早早地就對人情世故有切身體會,再加上自身的觀察力和閱讀範圍的廣闊,很快便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答案,經歷過三試之後都拿到了第一名,這讓蒲松齡在當地幾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文人。
蒲松齡科舉的道路並未就此終結。在透過秀才考試之後,蒲松齡開始向全國進發參加朝廷主持的舉人考試,但是蒲松齡再試時曾經連續參加過4次舉人的考試,但是直到72歲高齡之時,蒲松齡仍然沒有成功透過考試而僅僅做了一名貢生。然而為什麼蒲松齡科舉之路的前後差別這麼大呢?據說蒲松齡在參加秀才考試的時候本身就是劍走偏鋒,因為他並沒有完全遵照八股文的要求,但是他的敢言和精彩的文章還是吸引了當時的考官施閏章,但是先前這種情況在舉人考試中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蒲松齡字什麼
蒲松齡生於中國古代的清朝,按照古代文人稱謂的慣例,每個人不僅要有姓名,還應該取字和號的稱謂,這是因為古代的人們可能是以名或者字來立世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是字和號也並非可有可無的。蒲松齡就是以名立世的所以後人熟知的也都是他的姓名,那麼蒲松齡字什麼號什麼呢?
蒲松齡畫照
根據史書的記載,蒲松齡一生共有兩字,其中一字叫做留仙,另一字則是劍臣,另外蒲松齡還有一個雅號叫做柳泉居士。蒲松齡的祖籍並不是在他的出生地山東淄博,而出生在這裡的蒲松齡雖然已經面臨著逐漸敗落的家庭狀況,但是蒲松齡從小的成長環境仍然是比較安逸的,再加上蒲松齡的家庭出身本身就是知識分子家庭,這就讓蒲松齡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其間閱讀了大量的典籍,這也為他19歲時的一夜成名和之後許多年的科考之路以及聊齋等作品的創造打下了基礎。
另外,蒲松齡的兩個字留仙和劍臣從一定程度上闡述了蒲松齡這個知識分子的志趣和追求。相傳在蒲松齡參加地區範圍的科考時蒲松齡並沒有按照常規的八股文進行寫作,而是打破常規的模式進行答題,這也讓當時不拘一格的考官非常欣賞,於是蒲松齡竟然連續三場考試都拿到了第一名併成為一名秀才。但這種自由的風格並沒有在之後考取舉人的科考中得以延續,蒲松齡直到離開人世都沒有成功。
蒲松齡曹雪芹
蒲松齡和曹雪芹是清代最為著名的兩大小說家,據研究,蒲松齡生活在康熙時期,而曹雪芹生活在乾隆時期,雖然兩個人生活的年代不一樣,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曹雪芹生活的年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已經刊行,並且很出名,相信曹雪芹這位大才子是看過的。
曹雪芹石像照
蒲松齡和曹雪芹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是他們是北方人,曹雪芹活躍在北京,蒲松齡主要在山東臨淄活動,他們都生活在北方地區,所以他們兩個人的作品都有極為濃厚的地方色彩,也就是反映當地的特色。
其次曹雪芹和蒲松齡都是學者型的文豪,他們都擁有紮實的學問。蒲松齡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教導,十幾歲的時候曾經連得三個第一,聲名鵲起,而曹雪芹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在文學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再有就是他們都是才子,因為蒲松齡和曹雪芹兩個人的小說成就太高,所以其他方面人們都忽視了,實際上撇開小說成就我們不說,在當時文化的圈子裡,這兩個人也都是公認的才子,他們的才華是被眾人認可的。
所以說一部作品的偉大成就並非僥倖,如果兩個人沒有很高的文學成就,沒有良好的文學功底,那麼他們也不可能學出藝術水平如此之高的鉅著,流傳後世。
這兩位文學大師一生都是清苦度日,沒有取得官職和功名,但是這些現在都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已經流芳百世,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是無盡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