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董永遇仙的故事有什麼主題?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董永遇仙的故事有什麼主題?董永遇仙的故事從陳思王曹植的《靈芝賦》開始,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它所歌誦的思想主題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側重點。

董永遇仙

董永出生於東漢時期,“孝”在當時是社會的核心主題。董永遇仙故事的幾個主要的關鍵點在於董永家貧、董永孝順、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動天、仙女下凡相助。但是這則故事的核心要素在於“孝”。漢朝時期推行儒家文化,“孝”是儒家思想中主要的價值觀之一。且漢朝中國歷史上“以孝治天下”的典範,漢文帝劉恆就是被列入二十四孝圖的孝子典範。因此董永故事在當時被廣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治環境的影響。

“孝”是董永故事產生的動因,而遇仙則是它的目的所在。它告誡世人,孝順的人會有天神相助。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環境下,古代人民對於神靈都有一種特殊的尊崇,用帶有神話色彩的方式,將孝道提升到一個神仙的高度,這樣更便於讓普通百姓接受。

董永遇仙,遇見的是一位長得很漂亮的,還善於織布的神女。這樣的安排,實則是給予了那些因為家境貧寒而沒娶妻的人、在政治上失意的人以及考取功名遭受挫折的人很強的心理安慰。漂亮又能幹的妻子,是每個男人的幻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突顯了在男權社會里,女性地位的相對低下。在最初的版本里,仙女是幫助了董永之後就走了,並沒有後來董永與七仙女愛情。於他們來說,這場婚姻只是一場女方單方面的相助。後來在我們眼裡的美麗的愛情故事,則是出現在元明時期,當時社會盛行戲劇,而情感的戲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孝”的主題也就慢慢地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愛而不能相守的愛情故事。

董永是哪裡人

董永是漢朝時期的人物,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行孝典範。關於他是哪裡人,有著諸多爭議。在中國的縣誌記載中,有十幾個縣將自己稱做是“董永的故鄉”。現如今比較有道理的說法是他是千乘人,在湖北孝感地區生活過。

董永

他是漢朝時期有名的孝子,他並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是個“窮小子”,是中國古代最底層的勞動者,《漢書》記載,董永就出生於候爵之家,他的曾祖父董忠是漢宣帝身邊的人,因在鎮壓霍禹謀反的過程中有過功勞,而得到升官加爵的獎勵,董忠被封為“高昌侯”,後人可以世襲爵位。但是由於他的祖父董宏在位時作了很多壞事,被朝廷剝奪了候爵,貶為庶人。

幼年時期,他家境貧寒,母親早逝,只得和父親相依為命。為了逃避戰亂人,他和他的父親從山東千乘遷居到湖北孝感,但他父親因病而亡,董永為了能夠安葬他的父親,把自己賣給一戶富人家作奴僕換取銀錢。傳說這項賣身葬父的行為感動了上天,當地就被稱為孝感縣。從這裡可以佐證,他的確是在孝感生活過。

比較有趣的是,隋唐以前史料也都是記載董永是山東人,但是至唐代開始,董永的籍貫變得更加的複雜。有說他是湖北孝感人,也有說是湖北安陸人。而宋代之後,董永更是增加了江蘇、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戶籍。到現代,隨著黃梅戲《天仙配》的傳播,人們開始推翻之前的想法,認為他是安徽人。說法有很多,且每種說法都有理有據,具體他是哪裡人,也只能靠專家們細細探討了。

董永與七仙女

只是一時興起,七仙女紫兒陪著幾位姐姐一起下凡玩耍,卻不曾想到,在戶外的山間田野裡,她不過是好奇拿起了一把鋤頭,卻不想會就此對一個男人一見傾心,甘願放棄仙界公主的身份,化作農婦在人間過著清貧苦寒的生活。

董永和七仙女

沒有美麗的大紅嫁衣,沒有華麗的馬車相迎,亦沒有父母家人作為見證。七仙女和董永就以槐樹為媒,以土地公公作為主婚人,在樹下結為夫婦,訂下終身。也是因為他們倆的愛情傳說,千百年來,無數痴情男女在老槐樹下見證自己的愛情,將紅繩系在槐樹之上,希望自己的愛情能長長久久。

花光此生所有的運氣,只為在茫茫人海中遇見那一個對的人。董永無疑是幸運的,平常人想要碰見一個對的人都那麼困難,他卻在不經意間遇上了一個仙女。這個仙女生得貌美如花不說,對他還一往情深。為了他,七仙女放棄在天界安逸閒適的生活,丟棄長生不老的機會,捨棄了疼她愛她的家人。她被剃了仙骨,收了靈石,以後再也不能回到天庭,可以說他為和董永的愛情拋棄了所有,只留下一個孱弱不堪的身體,孤注一擲地將所有的將來都壓在了董永的身上。如果董永是個薄情薄倖的負心漢,她的結局必然不是好的。還好董永性本純良,對她也是深情不悔,對外界的誘惑置若罔聞,一心一意地只顧著她。


 

董永傳說

董永,東漢時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為賣身葬父他被當地縣令舉薦為孝廉,後被司徒蔡茂上報光武帝,成為當時的孝子典範。

董永傳說

董永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最早記載於劉向的《孝子傳》中,之後三國的曹植在其《靈芝篇》中也有相關記載,而東晉時期的幹寶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記》中對董永賣身葬父的行孝主題著重突出,而且情節完整,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被廣泛的流傳。

時光荏苒,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時間裡,董永傳說經歷了朝代更替,不斷地融入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百姓的思想,從一個以孝為主題的故事,成為一個歌誦愛情,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圖中記載了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貧寒,父親死後他沒有銀錢為父親置辦喪事,於是就把自己賣給了當地一戶富庶人家作奴僕。而天女助人的傳說則最早見於曹植的《靈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筆代過。而今我們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則是來源於幹寶的《搜神記》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動,於是派天女下凡幫助董永,為他還債贖身。後世很多的戲曲都取材於此,如南戲的《董永遇仙記》和黃梅記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是董永傳說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影《天仙配》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傳播。現好今,董永傳說已是中國一項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墓

董永墓位於湖北孝感市南2.5公里董湖之濱,槐蔭大道的東段,1836年開始修建,於1984年建成,總共佔地75畝。

董永墓

董永墓現好今是一處旅遊景點,因董永傳說而後被人熟記。墓內總共分為十二個景點,分別是孝子祠、仙女池、鴛鴦樓、槐蔭樹、滌絲亭、白步梯和昇仙臺。它們都是按照搜神傳等民間傳說中的賣身葬父、孝感動天、仙女下凡和百日姻緣為線索而修建的。現在的董永墓遺址和清道光十六年間立的兩石碑相通。一塊石碑上刻著“漢孝子董公永墓”,別一塊刻著“漢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

董永墓的東北方向,有一株高大古樸的老槐樹,傳說它就是當初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槐樹旁有一座“福德正神廟”,他們倆就是在此由老槐樹和土地神作為見證結為夫婦的。從此處向東大約兩公里處,是董永債主曹員外家。相傳當初七仙女為了替董永還債,尋找淡水煮絲,就用金釵在地裡點化出了一口繅絲井,用裡面產出的絲線一天之內織了三百匹錦緞,為董永還清了債務。

董永墓的東南方向有一個鳳凰泉,傳說是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文。鳳凰泉的井深有2200米,泉水當中含有鋰、鐵、錳、鋅等許多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泉水甘甜清澈,有治癒疾病的功效。後由香港大業織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炳麟先生捐資十多萬元,修建了溫泉療養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22 字。

轉載請註明: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董永遇仙的故事有什麼主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