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早知道:進入小學,家長需把語文書瞭解透徹,才能輔導好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我們小學生的家長,在經歷孩子學區房、擇校、入學等幾大關卡後,終於迎來了孩子順利入學,加行終於鬆了一口氣。進入理想的小學後,便正式開啟學習生涯,對於家長而言,離不開的一項生活重要改變:輔導學習,也正式開始了。和幼小銜接有本質的輔導區別,進入小學後的輔導學習,那便是“真刀實幹”了。不管是從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方法,又或是學習態度和意識,家長需要學習和輔導的內容還是很多的。這裡有一個原則:根據孩子真實的學習能力。在一年級,不管你在幼小銜提前學習了多少一年級的課程,同學們的起點是一樣的,家長需要了解學科學習的目標,才能更好地輔導孩子學習,以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有的家長做不到,全因連孩子的語文書都沒翻過。
開啟語文課本,家長可以先看一個目錄,一個學期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大概3-4篇課文,有古詩學習,也有其他課文內容。從目錄中的課文標題,我們大概就能瞭解,本學期語文學習有哪些文體的課文,需要關注哪些同類閱讀素材,都可以在目錄中讀出大概。家長再根據單元設定,一一讀讀課文,也可以只讀每個單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課文,通常這兩篇課文都是精讀課文,是重點學習的。在課文後的問題,是需要學生重點把握的,這些問題中就透露的學習方向。比如:流利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感情。那麼學習這篇課文的基本掌握能力就是流利朗讀,讀準每個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熟讀課文的目的就是加深理解。這便是學習目標和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那麼家長輔導的時候,就需要引導孩子認真完成課後的要求。
有些家長會說,部編版教材和以前的語文課本大不同,以前的課本都是先學拼音,現在的課本要學習生字詞了。這是因為根據語文教學的發展,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確實要先培養識字的習慣。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這是符合我們母語教學的核心需求。升入小學的孩子,都有漢字學習的基礎,那麼在一年級的語文課上,我們就要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什麼樣的坐姿,如何回答問題,怎麼聽講等等小學日常學習行為規範。家長如果不瞭解這一點,錯過了與孩子溝通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規範,整天就是囑咐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但是怎麼才算是認真聽講,都聽什麼卻不告訴孩子,這樣的輔導學習就是無效的。
有的家長會問,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也許不能把語文課本理解透徹,那該怎麼辦?小島老師想分享一下語文課本中的重點。有幾個板塊,家長都需要了解清楚。“識字加油站”“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口語交際”這4個版塊,是語文課本的重點,尤其是“日積月累”,是在幫助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建立積累和複習的好習慣,總結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需要拓展的知識點,都在“日積月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