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敦既下是什麼意思 王敦大將軍

由 撒宏才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王敦既下

王敦既下,意思是王敦順江而下。這句話選自《溫嶠不屈》。這篇文章講得是王敦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起反叛,打算廢立太子而沒有成功的故事。王敦順著長江一路打到長江口,把軍隊駐紮在了石頭城。

王敦影象

太子很有威望,也很有能力。王敦想要廢了他,選個容易控制的人當太子。可是廢立太子需要名正言順,王敦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來可以給太子安一個不孝的罪名。在賓朋滿坐的時候,他開始對太子發難,歷數了太子種種不孝的行為。他為了增加可信度,還不忘添一句這是溫嶠說的。溫嶠本來是太子的親兵,後來跟隨了王敦當官。過了一會兒,溫大人來了,王敦端起架子威嚴地問皇太子為人怎麼樣。溫嶠說他身份卑微,不敢隨意地說皇太子。王敦釋放了殺氣,想要讓溫嶠屈服,他再一次地問皇太子的為人。這回溫嶠沒有打馬虎眼,誠懇地說皇太子深謀遠慮,不是像他這樣的人可以隨意猜測的。皇太子很有禮貌,也很孝順,所有的事情做得都是有禮有節。

王敦氣得肺都炸了,可是人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的,自己已經無法做出改變了。後來皇太子順利地當上了皇帝,消滅了叛軍,保全了晉室。

王敦在這件事上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如果想要給太子安罪名,也應該找個靠譜點的。太子本就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的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裡,說他不孝不是赤裸裸地告訴別人自己是造謠的。第二個錯誤是不應該找溫嶠來佐證他的謊言。如果想要找同謀,應該跟人家事先作好溝通,也不應該找正義的人。溫嶠正直勇敢,不向惡勢力低頭,王敦到底是怎麼想的,才會選擇他來配合自己的謊言。 如果世上多一點溫嶠這樣的人,那些陰謀家們是不是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

王敦大將軍

大將軍王敦是東晉的開國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馬家的公主為妻。那個時候他和堂弟一起幫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由於司馬家族剛剛經過了內亂,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維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實力是最強大的。

王敦影象

當時的經濟中心在荊州和揚州。王敦那時剛被封作鎮東大將軍,統領六州軍事,其中包括了荊州和揚州。這樣一來,這位大將軍掌握了國家經濟中心的軍事大權。一時之間,登他家門的人不計其數。但是這位大將軍性格強勢,威脅到了皇權。皇帝漸漸疏遠了王氏家族,扶持了江南其他士族。王敦起兵叛亂,他很順利就打贏了。

司馬睿做出了讓步,賦予了王敦更大的權力,不久就因為思慮成疾過世。繼任的新君不像他的父親,他是一個既得民心,又有手腕的帝王。他暗中聯絡忠臣,拉攏王導與王敦對抗。王敦意圖想要發動第二次兵變。但這時,他得了重病。在病榻中,他想了他的身後之事,找來了親信。對他們說,有能力的人才能做難的事,他馬上就要死了,世子屬於沒有能力的,在他死後最好立刻解散軍隊,讓子弟入朝為官。這是上策。中策是退回武昌,有軍隊做後盾,表現地對朝廷恭敬一些,這樣皇室也能允許他們活著。下策是趁他還有一口氣,另立朝廷。其實大將軍王敦的判斷是對的,可是他的親信自作聰明地選擇了下策。王敦在說完不久就病逝了。他的親信鼓動世子發起叛變,最後的結果是叛軍全軍覆沒,大將軍王敦一脈徹底絕後。

王導 王敦

王導是東晉名相,王敦是王導的堂兄。兄弟二人出身顯赫世族,身份高貴,一起協助司馬家建立了政權。王導為內王敦為外。朝堂漸漸被掌握在他們手裡。但是皇帝並不願意見到這個局面。當時的都城是建業,它位於長江下游,能控制出海口。

王導影象

這個城市的不足就是容易受到長江上游的威脅。正好,王敦就駐紮在長江上游。該地區的軍政都被他掌握在手裡。所有人的眼裡只有王敦的命令,對於中央幾乎已經不放在眼裡了。皇帝培養了一些人給與了他們軍權,希望他們能夠壓壓王敦的氣焰。但這卻使王敦兵行險招 ,終於在鄂州發動兵變。還在都城的王導為了保全自己釋出了一個與堂兄劃清界限的宣告,希望中央能儘快抓住叛賊。緊接著司馬皇帝也釋出了一個表彰了王導的大義滅親的宣告。王敦從鄂州一路南下,很順利就攻佔了京城邊的一處軍事要塞。他縱容手下計程車兵四處搶劫。坐不住的皇帝只能選擇向王敦求和。王敦一見到堂弟就怪他在當今皇帝即位前沒有聽他勸,現在陷入了這樣一種境地。但王導依然堅持認為不能改立皇帝,王敦只好退回鄂州。後來皇帝因為憂慮成疾病逝了,王導接受了遺召,輔佐幼帝上位。

後來王敦病重了。他的堂弟謊稱他已經死了,還發喪號召叛亂者投降。可是王敦沒有真的死,他知道後立即組織兵馬,但為時已晚,只能不甘地死去。由王敦引發的叛亂就這樣被王導平定了。王敦所做並沒有影響王氏家族的繁盛。王導的官越做越大,最終成為一代東晉中興名臣。


王敦擊鼓

王敦出自世家,按理說應該是貴公子做派。記得有個大臣見到王家子弟後,逢人就說王家滿是珠玉,從這句話就可以想象王氏子弟的光芒了。可是王敦是個家族另類,在他年少的時候就有鄉巴佬的外號,而且他說話帶著口音,因此常常遭到眾人的嘲笑。

王敦畫像

其實王敦的樣貌很好,但他的眼睛長得太兇了,不討人的喜歡。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個性豪爽,不拘小節,在崇尚清淡的東晉上流人物看來王敦過於粗俗了。

有一次,皇帝舉辦了宴會,邀請了城內所有的青年才俊。眾人在皇帝面前都高聲談論詩詞藝術,說上幾句文雅的詞,只有王敦一言不發,臉上還露出了嫌棄的表情。這個樣子沒有逃過大家的眼睛,大家就想了,你一個鄉巴佬也敢看不起我們,看看你有什麼本事。他們懇請皇上讓王敦來談談藝術,本意是想刁難一下王敦。王敦說他只會擊鼓。鼓架被僕人抬了上來,王敦捲起袖子就上。他很有樂感,敲得很有節奏也很大聲,一時之間宮殿裡的人彷彿覺得自己正在戰場上陣殺敵,心中湧現了一股慷慨豪邁之情。人們這時看擊鼓的王敦,覺得他風流倜儻,一時之間竟把在場所有的男兒都比了下去。在經過這次宴會後,王敦漸漸得到了眾人的傾慕。人們都讚歎他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後來當人們稱讚別的名士意氣風發時,看過王敦擊鼓的人就會說,你是沒看過王大將軍的風采啊。王敦也因此成為了東晉名士的代表人物。

司馬睿 王敦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而王敦是幫助他建立東晉的有功之臣。既然有功就必有勢力,有勢力就必定與皇帝有瓜葛,有鬥爭。

王敦像

根據歷史的記載,司馬睿並非是皇族的司馬氏,而是王室的司馬氏,他的家族是王室之族,他的父親是琅邪王,因為是不激進的王室,所以,就軍事和其他方面來說,司馬睿都是沒有什麼勢力的。他之所以能夠建立東晉,是因為他依靠了王導和王敦的勢力。

在東晉建立時,司馬睿因為王氏的功勞,重用了王導和王敦。當時,司馬睿剛剛上任,自然會有各種不同意的聲音,也會有各種戰亂,例如,當時的江州刺史就不想聽從司馬睿的命令,於是,司馬睿就派王敦去幫他討伐江州刺史,另外,還有其他的大小戰亂,也都是派王敦幫他平復的。但是,王敦與王導不同,他是屬於有野心的人。所以,隨著王敦平復的地方變多,他就開始在每個地方開始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自己任命官員等。最後,他幾乎是統治了長江中游一帶地區。

對於君王來說,大臣權利特別大,就是個威脅。所以,當司馬睿發現王敦權勢已經如此大的時候,他就開始害怕了,怕他謀反,於是,他開始重用其他姓氏的人,以便壓制一下王氏的權力。後來他還以打北方的名義去防王敦,這樣反而激怒了王敦,所以,王敦開始發起了謀反之戰。最終,是以司馬睿求和結束了這場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