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商湯祖先是誰
商族的建立者是契佐,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並不是商湯的祖先,因為在契佐之前,有史可考的還有一個“五帝之一”的帝嚳。所以,商湯的祖先應該是帝嚳,而帝嚳也被稱為商朝的祖先。
契佐畫像
契佐是帝嚳的兒子,帝嚳是上古五帝之一,黃帝的曾孫。古代民間傳說之中的天帝就是以帝嚳為原型的,他的後代契佐也是商族的建立者,他的後代子履就是後世著名的商湯,商朝的建立者。帝嚳15歲被封為辛侯,30歲接受禪讓即位,“三皇五帝”之中排行第三的帝王。
帝嚳之後的繼位者就是堯、舜兩人,帝嚳給後來兩人的即位,打好了很好的基礎,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作用。帝嚳的祖父是黃帝的大兒子,他的伯父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帝嚳接受的就是他的大伯禪讓的帝位。帝嚳即位後,定都毫城,深受百姓愛戴,帝嚳死後,素有賢才的堯被推舉為帝王。
商湯建立夏朝的時候,尊稱自己的祖先帝嚳為商朝始祖,也有一種確立大統的意思,顯示自己的顯赫出身,說明自己配得上這個天下共主的位置。
商湯王
商湯王,商朝開國國君的名號,這是一個被儒、道、墨三家奉為聖人的存在。商湯王的名號是其死後,後人由他的廟號衍生而來。商湯王原名子履,是夏朝的一方伯爵,按古時的爵位制來說,伯爵在夏朝的諸侯國之內是比較高的了。
商湯帝王像
子履在推翻夏桀的統治之後,建立了商朝,子履又被稱為成湯,這才有了商湯王這一稱號。成湯的始祖是當年伴隨夏禹治水的契佐,相傳契佐由於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當時的天下共主還是舜,舜為了表揚契佐就將商地分給了他,並賜姓子。相傳契佐是上古五帝之一帝嚳的兒子,自幼聰慧好學,後來跟隨大禹治水,立下汗馬功勞,後世人們也將帝嚳當成是商朝的始祖。
商湯本是商族的部落之主,由於夏桀的暴虐統治,使得天下黎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時的商湯有了反抗的想法,他先將夏朝的幾個重要盟友找藉口吞併掉,經過十一次的大型戰役,夏朝的所有盟友已經被消滅殆盡,只剩下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夏朝。
商湯看準時機,開始發動對夏朝的戰爭,腐朽不堪的夏朝很快就被商湯帶領大軍滅亡。成湯建立了商朝政權,天下處於一個比較統一的局面。商湯王在位三十年,十三年為天下之主。商湯統治期間,重用治國賢才伊尹,商朝國力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不僅統一了黃河中游,就連上游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投靠商朝,向其納貢。
商湯王還開創了武力奪取君王地位的先河,打破了君王永固的說法,使得後世紛紛效仿,後人將這一項變革稱為“商湯變革”。
商湯問棘
商湯問棘這個典故最早出現在莊子的《逍遙遊》之中,這是莊子著作《莊子》的開篇文章,講的是鯤鵬的故事,故事以鯤鵬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像那鯤鵬一樣,扶搖而上九千里。這裡的“棘”是古代大賢的名字。
商湯王像
相傳,商湯是一個喜愛學習,不懂就問的人,他曾經向大賢棘請教問題:“上下四方有極乎?”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地是四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方有四根天柱支撐。商湯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下天地四方之地,它有沒有窮盡呢?”。
大賢棘的回答翻譯成現代文是這樣的,“天地的無極之外,還是無極,是沒有極限的。天地最北面是一望無際的海洋,那裡生活著一種大魚,名字叫做鯤,它的身體有著幾千裡的長度,寬也有好幾千裡。鯤落在水中是一條大魚,它只要脫離海水,就會化作一隻名字叫鵬的大鳥,鵬鳥展翅一飛就是九千里。但是卻有小雀嘲笑他。說它飛的太高沒有什麼作用,鯤鵬的回答是‘燕雀安知吾之志’”。
棘是以鯤鵬的故事勸解商湯,不要做那目光短淺的燕雀,要做那擁有遠大夢想的鯤鵬。這個故事在現在又有了一種新的理解,有很多人開始肯定那被罵作目光短淺之輩的燕雀。因為在現在人看來,鯤鵬雖然能夠扶搖而上九千里,但是它卻脫離於一般人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將關注點集中到了家庭。鯤鵬飛的太遠了,太脫離實際了,還是做那燕雀,雖然不能飛的很高,但是它不脫離於實際。
商湯祈雨
相傳商朝建立之初,天下大旱,百姓不能恢復農業生產,商湯用了各種方法求雨,但一點作用都沒有。後來,商湯讓當時最古老的巫師卜了個卦,巫師根據卦象,對商湯說:“現在只有一種方法,但是不能保證會一定成功,那就是以活人祭祀上天,祈求他能夠下雨”。
商湯祈雨塑像
商湯聽完巫師的話,無奈的說:“本來求雨就是為百姓謀福利的,怎麼能讓百姓犧牲呢,還是讓我來為百姓謀福利吧”。於是,商湯不顧眾位大臣的反對,毅然決定將自己當做貢品,祭祀上天,祈求上天能夠下雨。
在求雨的那天,商湯沐浴更衣,在祭拜上天的時候,商湯跪下對上天說道:“我自知自己罪孽深重,不該反叛自己的國君,您要治罪就治我一個人吧,不要牽連到無辜的百姓”。祭天結束之後,商湯就坐上了早已搭建好的柴堆。旁邊的巫師根據卦象顯示的時間,點燃了柴堆,圍在旁邊的民眾,都在大哭,為自己可敬的君王送別。
後來,火焰燒到一半的時候,晴空之中突然陰雲密佈,電閃雷鳴,不一會兒傾盆大雨就嘩嘩下來了,商湯坐著的柴堆也被澆滅了。商湯被周圍的民眾恭敬的迎下柴堆。至此,商湯在民眾心中的地位越發的崇高,商朝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穩發展期。
從商湯祈雨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商湯是一個熱愛子民,為了百姓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賢德君主。
商湯王墓
商湯,是商朝的開國之人,他也被後世的儒家和道家奉為聖人,商湯後世的名聲也是比較不錯的,很多民眾也非常的尊重他。後世的一些朝代帝王業比較推崇商湯的治國方法,都紛紛為他建立陵墓,這也就造成了後來的商湯陵墓變得非常多。
亳州湯陵
經過幾千年的風雨的沖刷,現在儲存比較完整的陵墓有兩處,一處是安徽亳州湯陵,一處是河南偃師湯陵。
亳州湯陵,經過考察,發現這是一座衣冠冢。我們對亳州的地理位置考察,可以肯定的是亳州距離當時的商族統治之地非常的接近,商湯死後,被葬在此也是很有可能的。亳州湯陵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那時的漢哀帝曾經派手下去湯陵祭奠。後來,亳州湯陵在明清時期又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民國時期又在湯陵周圍建起了湯陵公園。
偃師湯陵,根據當地的縣誌記載,這是商湯的真身所葬之所。偃師,在商朝建立之初定都的毫州附近,商湯死後,他的子孫由於水患的原因才多次遷都,最終才定都朝歌。所以,商湯在死後,被葬於國都附近是非常有可能的。當地的歷史學家,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也非常的肯定偃師湯陵就是商湯真正的陵寢。可惜的是偃師湯陵在文革時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珍貴的文物都被毀去。
商湯陵墓的多,正表明了後世之人對他的尊重,對於這些文物,我們首先不要想去爭論這些東西的真假,只要確定是文物,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