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陷入通貨緊縮陷阱,40年不漲物價,一潭死水比通貨膨脹好嗎?

抱怨物價上漲,是我們日常必修功課之一,每一年不管到手的實際工資,有沒有增長,增長了多少,我們總是要跟身邊的人抱怨一下,最近物價怎麼又漲了,有的時候算你狠,有的時候將你軍,有的時候我們真是驚談,這個二師兄怎麼越來越金貴了。

是的,對於普通人來講,我們確實不希望身邊的物價不斷上漲,畢竟物價一上漲,同樣的錢就只能買更少的東西了,然而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點,其實我們會發現溫和的通貨膨脹,對經濟刺激是有利的,貨幣的急速貶值,物價的巨幅上漲那當然是個災難。

遠看1948 近看辛巴威,很多國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一夕之間貨幣貶值千倍萬倍,那當然是個災難,貨幣貶值了那麼厲害,當然物價也會上漲千倍萬倍,然而如果物價在一段時間以內,以一個比較溫和的狀態,漲個3% 5%甚至10%,這對經濟來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物價飆漲的已經很令人驚訝了,在世界各主流國家,我國物價上漲一定是最高的,有很多人回憶童年一分錢買個冰棒,一毛錢坐一次公交車,幾毛錢就能買一斤豬肉,是的,相比於今天的物價,那簡直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全球沒有哪個主流國家,過去40年物價上漲的這麼離譜的,但是我們工資上漲的更多,雖然我們抱怨物價怎麼比小時候,貴了這麼多倍,然而每個人都得承認你的生活,比你小時候也好了很多倍。

我們住上了更大的房子,有很多家庭擁有了轎車,家用電器更不在話下,而中國人人均食用蔬菜、糧食、肉類、海產品、水果的數量,也比40年前翻了幾番,也就是說物價的上漲,溫和的通貨膨脹它不可怕,關鍵在於我們的收入,要跟得上物價上漲的水平,而且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反過來講如果物價不上漲,工資也不上漲,難道這對一個經濟體來講就是好事嗎?

我們可以看看我們的鄰邦日本,很多人津津樂道日本商人,這個辦事地道有良心,關鍵就在於日本不漲價,曾經很多年前就有一個新聞說,日本有一個啤酒廠商還是牛奶廠商,他們長達幾十年售賣自己的產品,都是一個價格幾十年,有一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要上漲那麼5日幣,也就連一塊人民幣都不到,結果公司高層要集體出來道歉,說明我們為什麼要漲這麼一點點錢,我們感覺漲了錢了,結果我們愧對日本國民了,這在日本不是孤立現象。

疫情期間日本有大量的餐飲業,堅持不下去了,但是很多餐館的選擇是,我寧願老闆少掙點,我寧願給員工降點工資少僱幾個人,我也不能把我的產品價格漲上去,不管是牛肉飯還是壽司,不管是拉麵還是烏冬麵,還要保持以往的價格,為什麼?低價格不變的價格,在日本已經形成一個慣例了,每個人都認為這個價格就是不能漲的,甚至有很多日本人津津樂道的回憶,說從他的幼年到青年甚至到中年,他身邊的物價幾乎沒變過。

比如說在我國也很常見的吉野家牛肉蓋飯,1990年的時候賣400日幣1碗,到了2020年的今天才賣352日幣了,比當年還要降一點,甚至有很多日本網友在翻看,幾十年前的日本電影電視劇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幾十年前,花多少錢吃碗拉麵吃倆壽司,今天花同樣的錢一樣吃得到,這簡直令人太可怕了。

我們剛才講幾十年前,我們一分錢能買根冰棒,今天你還見得到一分的人民幣嗎?分幣和角幣早就退出我們的流通市場了吧,說實話幾年前就有個笑話,大街上你掉了一塊錢都不會有人去撿,因為太不值當了,而日本還真不是這樣,過去40年物價幾乎沒有變化呀,那日本老百姓豈不是生活在天堂之中了,當然不是了。

日本陷入通貨緊縮陷阱,40年不漲物價,一潭死水比通貨膨脹好嗎?

我們的物價飛速飆升,是伴隨著收入飛速飆升的,而日本的物價不變,伴隨的也是收入的不變,甚至經濟的停滯,舉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如果你有機會能到日本打工,那身邊人實在是太羨慕了,一個大學的教授在80年代初,恐怕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幾十塊人民幣,當他有幸來到日本東京,他突然發現我哪怕是到一個拉麵館,做一個臨時工,我打一小時的工,我能掙1500日幣合100多人民幣,是我倆月工資,我作為大學教授辛辛苦苦幹一個月,不如日本普通人在拉麵店,出賣苦力幹半個點的,那你要是有機會能到日本打工,那肯定去能積攢多大的一筆財富。

然而40年後的今天,我們先別說中國教授的收入,翻了多少倍,那是以百來計算的,而日本拉麵店的打工者呢,還是1500日幣一小時,甚至有很多小飯店在疫情期間,沒辦法收入銳減只能給你開出,1000到1200日幣一小時了,難怪日本物價不漲,這個工資也沒漲還在降。

今天的日本工資跟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很多崗位比,已經沒有優勢了,日本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起薪,大概是20萬日幣也就是1萬多人民幣,當然平均數上來講,比我國還是要高很多的。

然而我國有很多大企業,給高校畢業生開出的年薪,也已經遠高於這個數字了,日本40年前對我們碾壓式的優勢,早就蕩然無存了,物價和收入這也是一個相輔相成,良性迴圈的關係,物價的不斷飆升刺激經濟的不斷髮展,也刺激你的收入不斷增長,如果能進入到良性迴圈的快車道,那當然是個好事了,雖然物價飆升我們感覺有壓力,但是你的收入也不斷上漲,整個國民經濟不斷上漲,那麼自然大家都能分一杯羹。

而日本恰恰反了過來,為什麼國際社會上不斷說,日本是失落的20年失落的30年,因為相比於上世紀80年代的高歌猛進,日本今天的經濟真的是一潭死水,泡沫這個事大了肯定不好,但是沒有泡沫也不一定是好事,很多日本老年人回憶,如日中天的80年代,那個時候全社會都是熱錢,全社會的人那都是信心十足的,經濟一片紅火,大量的年輕人消費起來絕不手軟,整個社會一片歌舞昇平。

雖然確實有泡沫,這個泡沫最終也破滅了,但是這對日本經濟增長的刺激,確實是很強的,而今天由於日本已經陷入到了,長達40年的停滯狀態,日本的GDP按美元計算,過去10年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降了,所以日本真的是一潭死水,倒退15年在某個論壇上有個神貼,有人論證到2030年,中國經濟就能追得上日本,很多網友在後面留言說,怎麼可能日本經濟當時比我們強太多了,2030年超越日本痴人說夢,而今年是2020年離2030年還有10年,我們的經濟總量就是日本的三四倍了,到2030年別說日本,連美國我們都追上了,這是不是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競爭呢?

今天我們一提到日本,有一個詞兒叫無慾望社會,很多人都感慨這一屆日本人怎麼了,大量的宅男,大量的繭居族,日本年輕人似乎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跟它的經濟一樣,甚至日本政府幾次三番推出,各種各樣的經濟刺激政策完全無用,今天在日本早就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了,你拿100萬日元存到銀行,一年之後不單不給你利息,人家還要扣你點錢,銀行系統也是想透過這樣來刺激消費,不要把錢存到銀行了。

但即便這樣日本人還是不消費,就拿買房這個事來講吧,今天在中國很多城市你要買一套房子,貸款利率至少達到了5%,而在日本利率低的驚人1%都不到,然而大量的日本年輕人不買房,為什麼?中國人買房的邏輯是很簡單的,雖然我每年要揹負5%以上的利息,就相當於每年我要交的錢在增長,但是每年房價它也上漲,過去20年房價的不斷上漲,成就了整整一代人。

而日本不是這樣,日本房價不單不上漲還在下跌,對於日本人來講,房子不是投資,房子是負擔,我租房就可以了,我今天租的房子可能明天還在降價,我又為什麼要白掏利息去買這個房子呢,對於房子這樣的大宗商品是這樣,對於大量的其他消費品也是這樣,價格不漲,工資也不漲,經濟無法得到刺激,日本年輕人越來越無慾無求,連帶著日本廠商也沒法生產大量的產品,以賺得足夠的利潤,最終陷入到了惡性迴圈之中。

最近兩年我國的消費主義盛行,我們經常講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各路電商也好,放貸機構也好,使出渾身解數,就是要引誘你去買它的產品,當然你沒錢沒關係,我可以借錢讓你買。

我們經常講這種物慾橫流的社會,不是一個好現象,它讓我們這個民族長久以來的,儲蓄傳統在慢慢瓦解,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強刺激之下,國內有大量的廠商賺到了錢,也有很多人的工資得到了上漲,我們的經濟不斷的膨脹了起來,只不過我們要控制這個泡沫的增長,我們要把泡沫變成氣球,在我們的可控範圍之內,讓它慢慢長大不要爆掉,這對我們的經濟是有利的,而日本恰恰欠缺了這種刺激,不管日本的政府,日本的廠商如何刺激日本人,人家就是不願意重新進入到,物慾橫流的消費主義社會中,以至於物價不漲工資也不漲,繼續進入到通貨緊縮的狀態中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您覺得日本物價,40年的不漲是個好事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88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陷入通貨緊縮陷阱,40年不漲物價,一潭死水比通貨膨脹好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