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的荀彧,為何晚年淒涼?做下屬,要牢記這幾點
中國人常說一句俗語:“獨木難單支,大業不獨成”。
在浩瀚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來的很多英雄人物,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建立了很多令人仰嘆的大業。
可是中國人雖然崇尚英雄,但卻能夠理智的看清楚一個人的侷限性,因此中國人雖然一邊頌揚著英雄,但同時也沒有忽略掉英雄背後的人物。特別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英雄們的壯麗史詩,只是言語飯後的談資而已。
對於他們自身的生活來講,能夠帶給自己生活啟迪的,是聚光燈之外的人,在歷史的舞臺上,所能發光發彩以及黯淡離場的經驗和教訓。從這一方面來看,歷史才有著它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和作用。
可以這樣說,在曹操的陣營中,如果沒有了荀彧的存在,不特沒有後來的所謂魏統三國,恐怕就是曹操早年的意氣風發,也只是空洞的臆想罷了。荀彧生於名門,在踏入社會後,便有著一個很光明的職場未來,他的頂頭上司是家世顯赫的袁紹。袁紹雖然名震九州,但是對於荀彧是克盡禮儀,十分看重荀彧的看法。
簡而言之,荀彧幫助曹操穩穩鎮守住了後方,讓曹操始終對於自己的身後家園沒有任何後顧之憂。比如說興平元年,這一年的曹操遭受到了人生最大的打擊和絕望,曹家上下的幾十口被殺,被仇恨所挾持的曹操,失去了以往的理智,孤身向著徐州發起了復仇之役。
在曹操的陣營中,荀彧名義上是謀士,卻很多事情已經成了第一決策人,他不同於其他謀士的出謀劃策,他更是曹操本人的戰略制定者。曹操不論是行軍多麼的匆忙,戰事多麼的緊迫,也一定事無鉅細的用書信的方法來跟後方的荀彧做著任何大事的商討和制定。
荀彧所犯下的第一個錯事就是“功高蓋主”。
所謂的功高蓋主,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在於“主”的容人之度。可惜荀彧沒有諸葛亮的運氣,曹操的心性本就是狹隘和猜疑的。曹操曾對荀彧有過兩句評價。
這兩句評價,對於荀彧來說是中肯的,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但是就是這樣的事實,讓曹操這樣的人主很難容下自己的身邊有這樣的“功臣”。功高無可賞,便只能是賞死了。荀彧倘若能夠謙卑的將自己的功勞推讓給別人一些,或者是做一個半隱形的幕後工作者,也便可以和曹操這樣的人相處長遠了。
第二個錯誤就是荀彧和曹操的背道而馳。
荀彧之所以當初捨棄袁紹來投奔曹操,就是認為曹操能夠救世平亂,後來的結果也驗證了曹操是有這樣的能力。但是荀彧卻沒有料到,人心是能夠跟著環境所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