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入侵中國的同時,屯兵東北百萬大軍。說白了,這支軍隊除了維護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外,主要還是為了蘇聯。北上蘇聯一直是日本的戰略目標之一,日本和蘇軍也爆發了數次衝突,像張鼓峰事件,諾門坎戰役等等,但結果都是日本戰敗了。
在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日本也沒有選擇和德國合作,夾擊蘇聯。一直到二戰結束,日本的關東軍都沒有實現北上蘇聯,反而在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主動出擊了。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日本始終沒有戰勝蘇聯的信心,特別是幾次衝突,日軍並沒有什麼任何優勢,很多人說日本人被打怕了。
但其實在世紀初的時候,日本和俄國在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當時日本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和俄國爭奪東北。
雖然最終沒有獲得賠款,但這場戰爭對於日本來說,意義還是重大的。
日俄戰爭打贏了,為什麼日本到了二戰的時候,對打贏蘇聯失去信心了呢?
號稱“日本海軍兩參謀”之一的佐藤鐵太郎曾經在海軍大學講課時,提到了日俄戰爭勝利的原因。
面對學生的提問,起先,他思考了半晌說:“40%是運氣”。學生又接著這個回答發問:“剩下的60%呢?”“還是運氣”,這次佐藤鐵太郎回答得十分乾脆。
當然了,佐藤鐵太郎的回答有點玩笑的意味,但也確實說明了一些問題。
其實日俄戰爭日本之所以能夠勝利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
俄國在20世紀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國內經濟一塌糊塗,起義不斷。國際上俄國仍然受到了英法等國的強力阻擊,形勢不容樂觀。
反觀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先後吞併了琉球群島,以及朝鮮,透過甲午戰爭打敗了大清,還獲得了鉅額賠款。
日本還有英法等國的支援,國內一心,戰鬥力十足。
可即使如此,雙方差距也不小。所以日本在戰爭時機的把握上也比俄國好很多,給人的感覺,日本人比較看重這場戰爭,而俄國人有點無所謂。
對於這場戰爭來說,日本是舉全國之力,可俄國人狂妄自大,根本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西伯利亞鐵路也沒有修通,對於遠東的支援遠遠不夠。
國際上英國給了日本大力的支援,是日本強有力的支持者。之外,英法等國還在歐洲給俄國找了不少麻煩,使得俄國無力分兵,在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支援遠東時,兩國也拒絕提供補給,拒絕讓俄軍透過蘇伊士運河,這對俄國援軍是個巨大打擊。
可是到了二戰的時候,不管是兩國本身,還是國際形勢,其實對日本來講是極其不利的。
蘇聯和曾經的俄國相比,實力還是增長不少。蘇聯通過幾個五年計劃,工業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西伯利亞動脈早已竣工,可以及時提供遠東的支援以及後勤保障。面對強大起來的蘇聯,日本肯定不是對手。
不過日本較之之前其實實力也是有進步的,只不過日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國。但是日本卻陷入了中國戰場不能自拔。
再加上日本只是個彈丸之地,極度缺乏資源,使得日本根本不可能分兵和蘇聯全面開戰。
日本雖然也有德國義大利等盟友,但說實在的,根本幫不上日本什麼忙,甚至還幫過倒忙,就像德國與蘇聯私下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就讓日本人火冒三丈。
英法美等國雖然曾經縱容過日本的,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反法西斯走上了統一戰線,日本在遠東非常孤立。
最終日本沒有選擇蘇聯,反而是將矛盾對準了美國以及東南亞,這也是基於日本對戰略物資的渴望所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