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中)在放學後與兩位老師討論教學內容。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巷口村巷口小學地處中越邊境地區。1986年,時年24歲的許思紅外出求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一轉眼就是35年。明年2月,許思紅即將光榮退休。這個學期是他任教的最後一個學期。  

       曾經的巷口小學基礎設施很差,師生的日常用水也得不到保障,許思紅多方籌措資金,親自動手,逐步改善校園環境。  

       2000年以前,由於各種原因,巷口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不高。為解決這些問題,許思紅組織教師對本校的教育教學狀況進行討論、分析和反思,創新辦學理念,調整辦學思路。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成績一直在當地名列前茅。  

       “我熱愛教育事業,愛這些孩子。”許思紅說,“希望更多人能投身教育事業,為邊疆地區的孩子撐起更好的未來。”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9年5月30日巷口村巷口小學全體師生合影(資料照片);下圖為2021年11月2日許思紅(右二)與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合影(新華社記者 劉嶺逸 攝)  新華社發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為學生上體育課。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放學時許思紅(左)與學生們告別。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這是地處中越邊境地區的廣西崇左大新縣碩龍鎮巷口村巷口小學(無人機照片,2021年11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為學生上課。  新華社記者 劉嶺逸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在課上為學生講解消防安全知識。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為學生上課。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教學生打羽毛球。  新華社記者 劉嶺逸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在巷口村巷口小學,放學後,許思紅最後一個離開學校(無人機照片,2021年11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11月2日,在巷口村巷口小學,許思紅(右二)與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合影。  新華社記者 劉嶺逸 攝

來源:新華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57 字。

轉載請註明: 邊境線上的“燃燈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