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國王或者皇帝,那基本上是本民族或者本國人。最典型我國古代幾百位皇帝,那基本上都是中華民族體系內的人。即使現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如此,如英國、日本等國的王室,那基本上也都是本國人。但是下面這個國家很是例外,其獨立建國的時候,因為沒有國王,於是從德國請了一位王子做國王,現在國家富得流油。
這個國家就是比利時王國。比利時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是歐洲小國之一,國土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萬,還不倒我國一個市大,可以說彈丸小國。從歷史來看,比利時那是非常悽慘的,不斷的被佔領入侵,先後被羅馬人、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等統治,幾乎沒有獨立的時間。
為此,比利時人一直那是渴求自己的獨立,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但是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比利時還是被西方大國塞給了荷蘭王國,成為荷蘭的一部分。為此比利時百姓尤其不滿,於是不斷的反抗,起義,遊行示威,反正就是不願意跟荷蘭過日子,要自己獨立。
終於十幾年的鬧騰,讓荷蘭忍無可忍,讓法國和普魯士等大國也進行干涉。於是在1830年,在法國和德國的參與下,荷蘭被迫承認比利時獲得獨立。但是獨立建國後的比利時遇到了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國王,在當時沒有國王,那麼國家那是很難具有凝聚力的。
而當時比利時歷史上的大家族都想當國王,這很容易引起內亂,一旦如此,後果不堪設想。為此,比利時經過合計,沒有國王,就乾脆從鄰國德國請一位國王。於是比利時看中了當時德國薩克森-科堡家族的利奧波德王子,於是將其接到比利時,任命為國王。這就是利奧波德一世,現在的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利奧波德·路易·馬裡就是這位的後代。
因此,比利時的國王一直都是德國人,還是請來的,可見多麼兒戲。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何自己國家沒國王,要到德國去請一位,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其實,這裡面的原因沒那麼簡單,當時比利時這麼做,主要是兩點。
一方面是穩定內亂,從外面請一個國王來,總比國內幾大家族相互爭奪,最後釀成內亂要好多了。另一方面也是想獲得德國的支援,以保障自己的獨立,畢竟當時比利時剛獨立,荷蘭還是不甘心,因此要獲得保障,得到最強大德國的支援,那是最把穩和安全的。
所以比利時人不可謂不精明啊,因此,選一個德國人做國王最合適不過了。而且這位利奧波德上臺後,比利時果然獲得了穩定,經濟發展迅速。到現在比利時已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現在人均GDP超過4.5萬美元,可謂是富得流油啊。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農夫播報】
參考文獻:《比利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