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很好地保證整個下午的體力和精神狀態,基本上午飯後不久就準備好了孩子們睡午覺。
幼兒園這樣安排並沒有錯也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卻讓很多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家長苦不堪言,就是因為自家孩子在家裡的時候並沒有養成午睡的習慣。
孩子們中午不打盹。當然,下午沒有精神。孩子們不能像在家玩一樣輕鬆上學,要集中精力理解老師說的話。放學後父母去接你的時候經常收穫的就是“小小的瞌睡袋”。小女兒
道多祿不久前被送到幼兒園,天性活潑開朗,喜歡交朋友,平時也很懂事,最小的相信女兒道朵在幼兒園裡會交很多好朋友。
雖然小易心裡相信女兒,但是還是控制不住的擔心女兒在幼兒園會不適應,因為朵朵在家是個精力旺盛的小朋友,而且從不午睡,突然間老師要求午睡的話女兒肯定是睡不著的,萬一讓老師批評了,傷了女兒的自尊心可怎麼辦呀!
但巧合的是,老師不但沒有吐唾沫,反而在小組裡點名,發現松茸打盹的時候特別善良、順從,父母一定關心平時養成打盹的習慣。
小伊對老師的這句稱讚有點茫然,宋宜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睡過午覺,為什麼就去幼兒園幾天了?這個習慣也改變得太快了!
出於好奇心,小易在孩子午睡的時候打開了幼兒園的監控軟體,看著朵朵規規矩矩的躺在床上,好像睡得十分香甜。
但是即使很容易熟悉蘑菇,一眼就發現了不對的地方。松茸的睡眠狀況完全不這麼誠實,兩隻小手滑倒,好像閉上了眼睛似的。
最小的孩子很容易看到睡著的女兒的樣子,但他知道打盹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老師也想為了好好的孩子,就忍著不管。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小易卻驚喜的發現朵朵開始有了午睡的習慣,放假在家也主動地要求午睡,雖然時間很短,但是下午玩耍的時候明顯精神了不少,小易看在眼裡十分的欣慰。
事實上,只有少數父母有這種苦惱。教師們幫助孩子養成習慣的時候,往往會使孩子不適應,父母知道後,往往不知道為了守護孩子需要介入還是放手。
當孩子融入集體環境的時候,家長如果一直不肯放手對孩子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1。子女可能缺乏獨立性
家長處於對孩子的愛護,往往會將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攬起來,而孩子即使是最開始想要自己做也會被家長以“你哪能做得好”等等類似的藉口拒絕。
逐漸地,子女可能覺得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反正父母幫助自己做,所以會培養懶惰的性格或對父母的過分依賴。
而如果父母一直不選擇放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並不會像家長以為的長大就好了,反而會成為人人討厭的“巨嬰”。
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獨立性,沒有自立能力,成為陌生的環境可能無法好好生活。
2。孩子失去信心
當孩子在融入集體環境的時候,因為周圍都是同齡人,所以會不自覺地拿自己與周圍人比較。
其他孩子都可以做自己的工作,無論他做什麼,都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
孩子往往心裡會變得不自信,因為他們會認為家長是對自己不信任,才會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向他們報備,無法自己做決定和判斷。
越來越多的孩子覺得自己比其他孩子差,就會默默地努力得到父母的認可,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不肯放過,孩子會認為自己不管怎樣都比別人好,從而感到自卑。
3。影響孩子的社會能力
“你以後別和他玩了”這句話很多人小的時候應該都聽過,孩子在剛剛進入集體生活的時候往往會對未知的事情有些恐懼,所以這個時候就傾向於交幾個朋友。
但是,如果父母需要照顧一切,孩子交朋友的權利也會被剝奪,即使孩子有一個朋友,父母也可以出於多種原因讓他放棄那個朋友。
這樣的情況如果多了,就會讓孩子喪失交友的慾望,心裡會認為交了朋友也沒有用,反正父母都會制止的。
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時最需要的是適應,父母們最好在這個時候不要放開太多的干涉或手,讓孩子們創造更廣闊的世界。
家長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我們不可能永遠將孩子護在羽翼下,在應該讓孩子經歷風雨的時候將孩子護住,這不是在保護孩子,而是在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