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在我國的古代歷史文獻中,西域多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包括了亞洲中、西部等地區。到清朝,則變為東起敦煌以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南至拉薩界,北至俄羅斯及左右哈薩克界的廣袤地區,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也都被納入了西域的地理概念。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關於西域的認知大多是當年張騫進入扁都口(位於今天甘肅省張掖[yè]市祁連山中段)而開始的。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獨特的地緣形勢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西域的“戰國”時代
亞洲遊牧民族有三個最重要的活動區域,一個是大興安嶺以西的科爾沁、呼倫貝爾草原,對中華文明影響甚大的鮮卑族就起源於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一個是呼和浩特、包頭到寧夏的河套平原;第三個就是西域地區。自1688年起,康雍乾三帝為統一西北地區並將其納入版圖長達70年的平定準噶爾之戰就發生在這廣袤的西域大地。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四方角逐戰場
在歷代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都會對這些地區的北方遊牧民族進行鎮壓和掃蕩。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而作為靠近中原,也可作為中原王朝屏障的河套地區,最重要也最容易被漢族掌握;另一方面,因地勢狹長因素,部分在西域的少數部族無法在本地生存時可以往西遷徙,所以西域小國大多戰鬥力不強,多如樓蘭、龜玆等國,根本不是強悍的遊牧民族的對手,這就給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可乘之機。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為維護版圖統一,領土的完整性,特別是保證長期通往西域的經濟文化關係,即使到明清時期西域大門基本關閉的情況下,依然有數不盡的“飛將軍”征戰於此,保國安民。例如1388年藍玉西征北元;乾隆時期有阿桂屯田伊犁;1864年左宗棠收復新疆等有效維持王朝在西域影響力的表現。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西域文明變遷
從西域歷史的脈絡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原文明的影響力能直達西域則文明強盛,反之則文明衰弱,當然這種因果關係反過來說,也是如此。自漢武帝時期張騫鑿通西域後,東西兩漢設立西域都護府,再到唐朝皇帝被諸國尊為“天可汗”,直至清朝皇帝們屢次對西域用兵,才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漢明帝永平十六年,著名歷史學家班超出塞重構西域政治格局;公元339年,法顯抵達至西域佛國鄯[shàn]善;唐太宗貞觀三年,玄奘的西域行;乃至如今的“一帶一路”,都是中華文明從西域再向西發展的體現。在這壯麗的歷史畫卷中,我們更能看到衛青、霍去病、陳湯、李靖、蘇定方等無數閃耀歷史的名將身影,他們留給後世的不僅僅是彪炳史冊的軍功,還有中華文明銳意進取的精神和中原王朝的興衰國運。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8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華各王朝與蒙古系帝國,在西域“拼殺”2000年,終成就一帶一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