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以天地為一朝,億代為瞬息,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晉·張湛《列子注》

《愚公移山》的故事想來大家都不陌生,算是孩子們的啟蒙寓言故事,同時在語文課本中還有出現,告訴我們人貴在堅持,做事情要有狠心有毅力,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一個道理。

不過最近席慕蓉在回答學生的問題以及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對《愚公移山》這篇文章還在語文課本中表示詫異,她直言《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難道有恆心,學會堅持去做每件事,這種精神不該我們學習嗎?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席慕蓉是誰?近現代著名散文家、學者、詩人,她筆下的人生、鄉愁、愛情,婉轉而又哀麗,淡雅剔透,抒情靈動,《無怨的青春》、 《七里香》、 《時光九篇》等都是她的代表作。要說明白席慕蓉這番話的含義,得先從《愚公移山》的來源說起。

很多人以為愚公的故事像\"精衛填海\"、\"夸父逐日\"那樣是上古神話,在《山海經》中都能找到其內容,但實際上並不是的。愚公的故事出自道家的經典著作《列子》,又稱為《沖虛真經》,一聽就跟戰國時期的道家著名人物列子有關。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看到這估計有不少人應當能夠反應過來了,既然是道家著作,那麼這則故事真正的內涵,可能跟我們現在理解的不太一樣。要知道《列子》遵循的可是道家一貫的\"無為而治、尊崇自然\"的理念。

愚公所做之事卻是對大自然的改造,他可能是直接讚揚這種改造大自然的精神嗎?當然不可能。《愚公移山》其實還有上下文,之所以會出現這麼一則故事,是因為商湯問夏革:\"事物的大小,長短,同異是如何體現的。\"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夏革就講了這麼個故事給商湯,為了表示時間觀念不同的人,看待世界的認知也不同。愚公跟智叟的區別在於,對愚公來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他的時間觀念可以延伸至之後的很多代子孫中,而文中的智叟則是一位\"期功於旦夕\"的人,以人的一生作為衡量的尺度。

所以晉代的張湛認為,愚公契合於道,而智叟累乎於形。宋代的政和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同樣也是:\"去其有形之弊,帝感其誠者,造乎不形之妙。\"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既然這篇文章原本的含義並非我們如今所認為的是告訴大家貴在堅持,那麼就不存在席慕蓉不支援大家學習堅持,鍛鍊恆心之事。更何況席慕蓉針對的是《愚公移山》內容中的不符合大自然的部分。

環境問題是一個貫穿古今的問題,拋開其中的那些堅持也好,時間觀念也好的精神內涵,光從《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的表達內容來看,絕對是一篇\"不環保\"的故事。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愚公門口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他覺得出行不便,第一反應不是搬家,而是要去強行改變自然環境,要將好好地聳立在這的兩座大山挪走,這樣的想法如果灌輸給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們,豈不是告訴他們如果大自然本身的環境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便,我們要做的不是去適應它,或者想別的辦法,而是直接去改變大自然,讓其為自己服務?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這樣的想法無疑是很可怕的,正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大自然應當給人類自身的慾望讓步,所以對環境大肆破壞,最終導致如今環境問題越來越險峻,海水上漲、南北極冰川快速消融、物種大量消失、臭氧層空洞、氣候異常……

如果繼續這樣自以為是下去,人類終有一天要因為這種\"天大地大我最大\"的想法付出代價,那個時候一切將不可挽回。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28 字。

轉載請註明: 席慕蓉:《愚公移山》很可怕,應移出語文教材,她為何要這麼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