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天才,高中時竟然坐同桌,國內畢業最終都去哈佛深造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 培根
天才可以很不同,是因為他們後天的環境各不相同。即使有天賦這顆種子作加成,但是還是需要後天的精心修剪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來。在我國,曾經出現了許多小小年紀的神童,他們有著極高的智商或者學習能力,或者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但是這些天才們有後來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更因為他們後來的努力。
在許多神童中,每一個都像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一樣,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其中有兩個神童,有著共同點,那就是都是來自中國,最終都選擇了去美國的頂尖大學深造。這兩個人就是尹希和張湛。先來講講張湛這個神童。對於很多人來說,會五六門通用語言就已經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能五六門語言就說明他的語言能力高,而且能持之以恆的學習。
但是這對於張湛來說,都是小事,因為他研究的語言是全世界最冷門的語言之一。但是在張湛看來,這是特別有趣的一件事。拋棄掉張湛本身的能力來說,他在時候所被施加的素質教育也起了很大作用。
1983年張湛出生於北京市。關於張湛人生早期的逸事很多,大部分都是早早的顯露出他的聰明才智了。去張戰的媽媽說,征戰兩歲多的時候,就已經會講兩百多個漢字。不過張戰並不記得這件事情。
他只記得有一次,是煤化工專業的教師的母親在他面前講了一遍元素週期表,然後張震覺得挺有意思的,就讓他媽又講了一次,第二天張戰就莫名其妙的會。從這以後,張震的媽媽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教他一個關於初中物理才學到的知識,公交車上的人都震驚了,因為那個時候的張佔才四歲,不過說這話的時候,張湛有點不以為意。因為他在北京第八中學的許多同學們都有類似的事情。
張站一開始上的是普通小學。在他十歲的時候,父母讓張佔考了北京八中的少年班。考入北京八中少年班以後,這成為他後來一生眾多溫暖的回憶之一。因為他在少年班度過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兒童和少年時期。也是在這裡,他遇到了尹希,那個後來研究理論物理的人,他倆竟然在少年班當過同桌。
在少年班,所有的神童少年們都上著學之不一樣的課程。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在少年班的有些同學部分人會因為其他原因而轉出,但是大部分人最終都考上了我國的頂尖名校,比如清華或者復旦等等,就這樣的教學成果來看,絕對不錯。
但是北京八中所能給予這些神童們的,並非成績。在兒童心理學中,兒童需要一個積極健康的教育環境才更容易發展一個健康的心理,北京八中在四年中,讓這些智力極度成熟,但是心理和生理還不完全成熟的人有了一個緩衝期,為他們後來的成長髮育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礎。在北京,八中學生們的運動種類十分豐富,有划船,爬山,騎車去名勝之地是經常的,這樣這是孩子們彼此間關係更融洽,心理發展也更健康。
而張湛的同桌尹希還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相比於張湛後來學了梵語和波斯語,尹希的經歷也不遑多讓。尹希,出生於1983年,父母都是重點院校之一的大學生。父母如此,兒子也不能差,在尹希出生後,父母寄託了深切的厚望。在上學之餘,尹希面對的是父母制定的緊湊的輔導班。週末兩天,一天學習,一天遊玩放鬆。或許是很好的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尹希面對這樣的安排,沒有一點排斥之心。
其他低年級的男孩子又鬧又玩又跳,但尹希就能耐得住寂寞待在房間裡安靜的看書。有一次演習的媽媽竟然看到兒子在房間裡看大學微積分的書。她以為兒子看不懂這方面的知識,就說先不要看微積分的書,不過因為演戲,覺得那些知識點都很有意思,他還是偷偷的看。
九歲的時候,尹希考到了北京八中,並且年齡是倒數第二,但是他的數理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對於學霸來說,學習知識就是把知識記到腦子裡,從來不用筆記記。這次老師看到尹希上課時並沒有記筆記,就告訴了尹希的母親,母親問他為什麼不記,尹希很自然的顯露了學霸的天賦,說這麼簡單的題只用畫一道輔助線就能看得出來。後來,尹希只在北京八中上了三年就參加了高考,考了五百七十多分。
後來媒體在採訪尹希的時候,尹希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北京八中的喜愛,他說,他覺得北京八中是自己上過最好的一所學校。張湛和尹希在這裡相遇。兩個人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外活動,體育老師經常出現在學生的視線中,而學生們也有很多機會出去溜冰,爬山或者游泳。
1996年尹希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由於在北京八中打下的良好的學習基礎,尹希可入中科大以後並沒有放棄鬆懈,他選取了自己最擅長的兩門科目,數學和物理,他在學習過程中,也表現得更勤奮。2001年,尹希上完了在中科大的五年,他打算去更知名的學校留學。那這就讓許多世界名校對尹希遞出了橄欖枝。
謹慎對比之後,尹希選擇了美國的哈佛大學,他認為哈佛大學裡的物理系更強,於是他趕赴美國,並在那裡讀研究方向為理論物理的博士。對於自己,尹希有著非常嚴苛的態度,他可以水不喝,飯也不吃,甚至不睡覺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此,教授佈置了超大量的課外作業,而只有尹希在兩個禮拜之內完成了八十多頁的習題。
2006年,尹希讀完了自己的博士,在眾多博士中,許多人都是三四十歲,而尹希卻還像一個青少年一樣,不過他也確實是一個青年的年齡。因為尹希的優秀,美國哈佛大學為尹熙打破了一個慣例,讓一所世界頂尖名校為一個人而這樣做,實在是很少的。24歲的時候,尹希擔任了哈佛大學物理系的助理教授。2015年,尹希正式成為一名正教授。
要知道成為一名正教授所付出的絕對不只是,時間和天賦,但是一個人如果能早早的成為正教授,除了天賦,別無其他原因。這比曾經擔任過微軟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還要厲害。而且尹希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平衡的很好。如果有需要,他會從一個內向者變為一個會社交的人。而尹希曾經在北京八中的同桌張湛,後來因為學習了梵語,並且翻譯了該語言的一首詩,也被美國的哈佛大學錄入,兩位天才都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而他們也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懈的努力,最終進入了美國頂尖的大學。
天才也有多種多樣的,或許有些人的起點是一樣的,他們有著同樣高的起點,但是在後來的社會環境裡,他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和人生道路,因而就有了不一樣的人生結果。這兩大驚世天才,最終都選擇了去美國留學,是因為在他們眼裡,美國有當今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和最頂尖的科技。想要留住像尹希和張佔這樣的人才,我們中國只有不斷努力,不斷髮展自身的科技,讓強人本身因為強國而留下來,才是我們中國目前應該做的。
參考文獻
《神童的開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