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察或者從哪裡入手中國古代歷史地理?面對著上下三千年,無數次戰爭和歷次帝國的興衰,可以說,並不容易。因為這必須要抓住關鍵點才可以入手。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是從北京作為首都來謀篇佈局的。可以說是以對北京的防禦為根本目的來安排當時的歷史地理構架。傳統上,我國是帝國、帝都、帝王三位一體。只要帝都丟失,那麼王朝基本就結束了。如趙宋從開封遷移到臨安,人們就分出南北宋來。但是,問題是,我國曆史上僅僅是作為全國性都城的位置就有三個:長安、洛陽、北京。而帝都位置不同,即使是同樣的地理位置和條件,其作用和功能也不同。這是因為隨著中心發生變化後,整個帝國的軍事和政治、經濟地理結構都發生變化了。比如,我們知道關中自古帝王州,得關中可得天下,可事實上,到了趙宋時期,關中的地位就大為降低,趙宋甚至不惜讓西夏獨立而割讓了關中的北部戰略防禦要地,連傳統的大帝國必須要控制 河西走廊最後都讓西夏拿去了。可見,北宋時期,關中的地位已經完全不同唐朝以前了。
這就意味著以都城為切入點研究歷史地理就會出現矛盾,還是那句話,因為帝都位置不同,同樣的地理位置功能作用不同。那麼,你如何評家呢?這就難以評價了。
當然,歷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按照歷史的順序來看。那就意味著隨著朝代的不同,幾乎所有的地方我們都得從新寫一遍。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李唐和西漢這樣最為接近的政治地理條件,也還是有不同。比如,西漢時期沒有隋唐大運河。而這條大運河,自曹操開始建設以來,對我國華北,乃至全國影響極大。也就是說李唐的歷史地理和 西漢的的也是有重新寫的必要的。
這樣,歷史地理必然出現評價的多元化問題。時代不同,我們很難說誰對錯,但是評價肯定是不一致的。
關鍵是對於後代來說,難以找到歷史紛紜變化中的最為核心的地方,難道歷史地理只有相對性,而沒有絕對性嘛?真理都是相對和絕對的統一。所以中國歷史地理當然也是如此,在變化萬千的歷史長河中,我國曆史地理也有個基本的東西。
這個基本的東西就是基本框架,基本視野,基本的重點。只有循著三個基本要素,才可以逐漸展開對中國歷史地理的考察。
首先是基本視野,在傳統上,我國的視野就是“天下”。這個概念有著多層的含義,我們不作太多的探討,只指出一點,就是基本是以漢唐版圖所概況的範圍為邊界。西到蔥嶺,北到蒙古高原,南、東都到大海。後代雖然有所變化,收縮或者變更,但是大體是在這個範圍內活動。這是我們歷史地理的最大邊界。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考察歷史地理,那麼首先你的視野必須是站在這個角度來看當時的問題。哪怕是南北朝,或者是遼金宋時期也是如此。
其次就是一個大框架。這個大框架,我的看法就是一個大十字架型。橫向是從長安到今天山東煙臺海邊。南北向的就是從北京到今天的廣州。這是十字架的最基本核心框架。當然在歷史上,這個南端的終點卻沒有那麼遠到廣州,而是在今天的南京,或者是臨安。兩地大體可以劃為一個地方。也即是說除了東部山東沒有國都外(齊國的臨淄不算),秦漢以後,中國歷史上歷史地理的三至點只是長安、南京、北京。這個十字架其實就是以這個三至點來畫的。
這樣我們自然就得出了這個大十字的核心地帶是基本重點的結論,大體是當今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傳統上稱之為中原地方。所謂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在大十字架之外,北京北方對應的是蒙古高原和東北的勢力,而西安一方面對應內蒙地區,還兼著西域和青藏高原的勢力。這些算是十字架的外部環境。但是二者的安危則必須都是以西域和蒙古高原為外部環境,這是古代大帝國時期最大版圖的必須國防安全要求。算是最外一層了。
在這個核心地區,其實還有個大體的四至點北方以石家莊為北界點線。南部大體到徐州為橫線。西部到洛陽,東部大體在今天菏澤、濟寧一帶。
石家莊一線為河北中部防禦線,一旦丟失,則河北南部就丟失了。韓信背水一戰,而後東下燕趙齊就是這麼走的,後代屢次不爽。北齊也是因為丟失了晉州,而導致鄴城不保,最終亡國。石家莊背後是井陘,例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線我以徐州一線,其實重點是徐州這個樞紐,一旦丟失,等於開啟淮河一線大門,而淮河丟失,則長江不保。因此,徐州一線為中原的南部界限點和核心點。楚漢彭城之戰,東晉、南北朝長期長期在這裡爭奪。最典型的就是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
東線邊界有個歷史上的變動,就是先是菏澤,而後是濟寧,這是因為元代大運河的原因造成的。但菏澤天下之中的地理功能沒有變化。
菏澤地理位置之所以關鍵就是因為不論是宋以前隋唐運河時期還是元代大運河時期,它的位置都比較接近這兩條大動脈,這是菏澤最為厲害 地方。從徐州到邯鄲這條線乃是再說明就是在宋代以前,從徐州到邯鄲這兩個戰略要地之間,菏澤就是必經之地。這是中原大方框內的小十字架。菏澤就是在這個小十字架的交點上。
西部其實到滎陽就可以了,滎陽丟失對於洛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方框西端我沒有劃到洛陽。而是到鄭州,現在的鄭州包括滎陽了。
菏澤雖然處於天下之中,可是卻不是這個方框內的控制點。這個方框內的控制點,實際上有兩個,一個是邯鄲,一個是開封。
在唐滅亡以前,這個方框的控制點是邯鄲,而後從五代開始則是開封。開封的重要性在歷史上最後可以說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在這裡還安排了自己的兒子第五子朱橚稱周王就藩於開封。當然是作為重鎮考慮的。而且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人提議明王朝應該在此立都。可見當時開封之重要性。
在這個小框架內,菏澤或者是濟寧只是關鍵點,但是控制整個區域卻是邯鄲或者是開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邯鄲地區是往北控制黃河和隋唐大運河,是控制燕趙齊晉四個節點的核心。而開封則是利用了黃河往南通往淮河的水系,是控制南方和中原的連線點。也就是兩個地方分別控制黃淮海大平原的各一半。
開封的南部水系優勢在今天依然不可小覷,據公開官方資料顯示:開封境內河流湖眾多,分屬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黃河大堤以北地區屬於黃河水系,流域面積約281平方千米;黃河大堤以南地區屬於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惠濟河、馬家河、汴河、賈魯河、渦河等,流域面積約5985平方千米。開封市中心城區內五湖四河環繞市區,水域面積達220多公頃,約佔開封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的1/10,素有“北方水城”之稱。
山東濟寧、或者是濟南之所以沒有這個功能當然是因為背後的山東腹地太小所致。但是在歷史上,秦以前,甚至是西漢七國之亂前,其實齊國都足以成為控制這個核心方框內的一個據點,不過後來這個點的功能消失了。
但是開封和邯鄲的重要性不是對等的,發揮作用的歷史時期也不一樣。
這裡面有個轉移的問題。就是這個核心的控制點從邯鄲轉移到開封。
這是以唐末為界點,之前重點是邯鄲地區,之後是開封地區。背後的因素當然是因為南方的經濟發達,南方成為物質基礎的重要提供基地,這樣,江淮的重要性就要提高,而此時開封就開始顯示其控制中原腹地功能來了。
但是二者又有內在的關聯,其實是具有雙子座的性質。也就是邯鄲地區不能丟失,否則開封也難保。邯鄲在安全上是開封的北部戰略屏障。不過反過來,開封卻不是邯鄲的南部戰略屏障。因為當南方成為主動一方的時候,其實軍事戰線就轉移到了大運河沿線了。
特別是邯鄲地區是晉齊燕趙秦幾個地方的核心地帶,傳統上是得邯鄲則控制河北南部,進而控制開封地區,因此,從控制核心方框地帶看,邯鄲地區就比開封重要了。五代時期的戰爭、秦滅趙、秦漢之際的戰爭,其實都是圍繞邯鄲地區展開的。曹操至死都心繫鄴城,從三國開始到安史之亂的魏博節度使,都是因為控制這裡而影響天下安危。相比,開封就沒有這個功能。遼金元和宋的對峙,其實就是因為金兵首先攻破北宋的北都大名府最終而喪失中原控制權。而元滅金於開封南京,其實大體也是這個思路。元太宗元年(1229年),窩闊臺汗即位,決定全力伐金。窩闊臺選拔史天澤、劉黑馬、蕭札喇為三大帥,統領漢兵。史天澤任真定、河間、大名、東平、濟南五路萬戶。元太宗二年(1230年)史天澤再攻克衛州。(衛州,古代州名,在今豫北境內,地理位置主要包括今河南新鄉、鶴壁等地。因地處春秋古衛國地,故名衛州,治所長期在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歷代稍有變更。)元太宗三年(1231年),窩闊臺在官同召集會議,決定兵分三路伐金:中路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入治陽;左軍進兵濟南;右軍自鳳翔經寶雞,假道南宋,襲擊汴京(今河南開封)腹背。三軍預定次年春於汴京合圍。十月,窩闊臺親率中路軍猛攻河中,至十二月破城。可以說大體在這個地方攻打了三年左右的時間。而我們知道,元滅金,基本就奠定了滅宋的基礎了。而之後元明清都是大統一時代。可以說元太宗二年滅衛州——正在邯鄲南部,算是邯鄲外圍,而在元太宗元年,元軍其實已經佔據了邯鄲地區了。——最後完成了從河北南部克開封的戰爭歷程。
所以在歷史上,河北南部的重要性,是遠比開封地區要更為重要的,可以說邯鄲地區和開封地區配合控制中心方框地區,但是邯鄲為主,而開封為輔這樣一個陰陽格局。
因此,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邯鄲地區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
現代地理圖
元代歷史地理圖
可以說,北方的石家莊、西部的太原、西方的長治、南部的白馬,這四個關鍵點都直接影響著邯鄲的存亡。相對來說東部的山東威脅反倒小些。因為例來這裡都是南北戰爭,所以東部來敵不是主力。太原一線、石家莊一線,其實上面元滅金走的就是這個路子,北朝宇文周滅高齊也是這個路子。而長治之上黨地區最重要的戰例當然是長平之戰。南部的白馬其實最知名的就是曹操和袁紹在這裡作戰了。當年,秦漢之際,張耳陳餘從此北上而立趙,劉邦從此派劉賈南下截胡項羽糧道,都極大影響了戰局。
我們再來看看內部結構
我這是選取了唐代的歷史地圖。比較好地勾勒出了內部的結構,即邯鄲,鄴城,魏縣。這是邯鄲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
曹操之前,重點是邯鄲,從曹操開始到隋唐大運河建成,以鄴城為中心,之後是大名——魏州,(今天河北大名和魏縣一帶。北宋屬河北東路大名府,熙寧六年(1073年),縣治移洹水鎮(今魏縣村)。)為中心。
此圖特別明顯表示出魏州正在隋唐大運河邊上。
鄴城,古代著名都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陽市18公里,北距邯鄲市40餘公里。古鄴城遺址主體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營鄉鄴鎮村、習文鄉一帶,南距安陽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鄲市40餘公里。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後以此為都。鄴城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
漳河的巨大運力才是曹操棄邯鄲故城而佔據鄴城的根本原因。
從歷史看,邯鄲地區有三大生命線:滏口陘、漳河、隋唐大運河。
1為滏口陘,2漳河,3隋唐大運河方向
滏口陘通往長治和太原,是聯絡西部的生命線。而漳河則是鄴城進入黃河的運輸線。隋唐大運河也是運輸線。而曹操在鄴城時期又透過建設運河將當今的海河水系聯絡起來。漢末,經由曹魏時期開鑿的一系列運河如利漕渠、白馬渠等,特別是因北伐需要,開白溝、平虜、泉州三渠,從而形成了一條由邗溝、汴渠、白溝、平虜渠、泉州渠連線起來的由江淮直通北方、南北貫通的運河系統。所以,此時的鄴城是控制北方海河水系的樞紐。而北方穩定,才能南下爭奪天下。
春秋戰國時(公元前221年前)漳河稱漳水。自嶽城出山後,東北行,經臨漳、成安肥鄉,於曲周附近入黃河。現肥鄉以上段遺留有條狀高地古河道,肥鄉至曲周間已無形跡。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唐(開元ニ十九年,公元741年)二代,漳河自成安分北、中二支;北支經今滏陽河道,自武強循兩漢南支,於滄州匯入永濟渠。中支經廣宗、邱縣、威縣、故城、景縣,於東光匯入永濟渠,中支是主流。可見,隋代這次漳河分家,是後來鄴城重點轉向唐代魏州的自然原因。
當然對於邯鄲地區,也是對中央方框地區影響最大的還是京杭大運河的開發:
完全避開了邯鄲地區。但是方框自身 重要性依然沒有變化。當然這種變化的背後是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也是生產關係的變化。因此,隱藏曆史深層的地理變化的動因則是生產力的變化。方框內不是死的,而是變化的,雖然方框範圍自身沒有大變化,但是其區域內側重點的不同已經預示著生產力變化後的時代變化了。可以說生產力變化才是觀察歷史地理的根本邏輯,而我的大十字框架結構則是顯性的結構和邏輯而已。
因此,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央方框內是不論宋代之前還是之後,都必須佔領的地區,是真正控制天下的關鍵點所在。不論從哪個方向入手,你只要佔據今天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區,那麼你在戰略上就佔據主動了。因此,中國歷史地理的核心問題是對這裡的攻防、治理問題。其他地區的功能結構變化、興衰都是圍繞著這個地區而變化的。江南成為經濟重心,也沒有改變這點。
這點與麥金德在其《陸權論》中提到的所謂為的“世界島”思想是一致的。他的世界島不就是今天西亞、中亞地區嘛?東西溝通中歐,南北控制印度和俄羅斯,正是世界的大十字而已。而這個十字的焦點則是阿富汗了。
此文僅論歷史地理。當今不與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