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漢最後一位戰神級名將,百戰百勝,可惜結局很慘,死於黨爭
曹操有一個謀士叫賈詡,此人號稱三國第一毒士。關於他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年輕的時候,被舉孝廉當上一個官,估計是嫌官太小,他就找了一個藉口辭官回鄉了。回鄉的途中,剛好遇到叛亂的氐人,包括賈詡在內的數十人被抓獲。
就在賈詡眼看自己要被處死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結果這些氐人不敢輕舉妄動。賈詡說:“我是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
就這一句話,氐族叛匪立馬釋放了賈詡,但其他一起被抓的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都成了刀下亡魂。
我們好奇的不是賈詡的機智,而是他口中的段熲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什麼這些氐族叛匪聽到這個名號嚇得連忙放了賈詡呢?
中國歷史上的確有段熲這個人,而且此人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一位大軍事家,尤其是對外作戰,可以說是百戰百勝。他是大漢帝國最後殺神級的名將,戰神級別的名將,還入選了“武廟七十二將”。可惜最終結局很慘,捲入東漢末期的宦官與外戚內鬥,成了政治犧牲品。
追溯段熲的淵源,據說他是鄭莊公同母弟共叔段的後人(鄭莊公克段於鄢的那個共叔段),其堂祖父段會宗曾官至西域都護。不過到段熲的父親的時候,家族沒落,年輕的段熲也不被人重視,只是看守陵園,掃掃地灑灑水。
人窮志不窮,他的心中有著一股頂天立地的信念,一定要做一件大事。在這種信仰下,他日日練習騎射,看兵書,研究軍事,而且段熲還喜歡打抱不平,為人仗義疏財。努力終究不會白費。
後來朝廷發現了段熲的能力,於是就讓他做遼東屬國都尉。遼東屬國(遼河以西至錦州一帶),轄內的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這些鮮卑遊牧民,經常來騷擾,他們來無影去無蹤的,令人十分頭疼。段熲矯詔假裝撤退,然後趁鮮卑追擊的時候,大破鮮卑。
段熲雖然打了勝仗,但因為矯詔是重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朝廷將他貶到西域一帶,這一帶是羌人的地盤。羌族是我國曆史悠久的一個少數民族,在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文字中,唯一一個代表民族稱號的文字就是“羌”。
三年後,段熲做到了護羌校尉。那時候邊境上大部分羌族人都不願接受中原的統治,他們瘋狂進攻隴西一帶。於是段熲帶兵出擊,雙方在羅亭展開大戰,最後漢軍大勝,斬其酋豪以下二千級,獲牲口萬餘人,虜皆奔走。這一戰,打出了漢家的軍威。
第一次的失敗,羌人並沒有放棄,第二年春天,他們捲土重來,攻下了鉅鹿塢,殺害當地居民,又招呼其他羌族派系,一同進攻段熲。段熲陷入苦戰,連段熲自己都下馬參加戰鬥,終於靠著鐵血殺戮度過危難。撐過危急的段熲追擊逃跑的羌人,漢軍且進且戰,晝夜相攻,一路上割肉食雪,歷時四十多天,長途奔襲,追出塞外二千餘里。
終於在黃河的源頭積石山追上羌軍,這才斬殺了羌人首領,俘虜五千餘人。這就是有名的積石山大捷。
公元165年,段熲進擊勒姐種,斬首四百餘級,投降的有二千多人。公元167年,桓帝延熹十年,段熲平定西羌。公元168年,段熲再次大破東羌,斬首八千餘級,俘獲牛馬二十八餘頭。次年,段熲與東羌決戰,斬其主帥以下一萬九千人,獲牛馬騾驢氈裘廬帳什物不可勝數,至此東羌全部平定。朝廷封段熲新豐縣侯,食邑萬戶。
數年艱苦的戰鬥,段熲節節勝利,經過湟中之戰、鸞鳥之戰、逢義山之戰、落川之戰、射虎谷之戰等多次戰役,終於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完成了偉大的功業。
段熲跟戰國時期的白起一眼,都是那種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的將領,主張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後漢書·段熲傳》中統計了段熲的戰果:大小戰役180,斬敵首38600餘,繳獲牛馬牲畜42萬多,自身僅損失400多人,消耗軍費44億。於是他也跟白起一樣,獲得了“殺神”和“屠夫”的稱號。據說段熲在羌地幾乎到了“可止小兒夜啼”的程度。這就是為什麼賈詡打著段熲的旗號能嚇退匪徒的原因所在。
段熲雖然是一個優秀的將軍,戰神級名將,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其實,歷史上很多名將都有這個通病,他們在戰場上可以是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上陣殺敵、浴血奮戰,百戰百勝、戰功赫赫,但一旦進入官場。卻缺乏久經的政治關係網,往往成為政治上的矮子,摸不清方向。
在西域立下大功段熲,後來官至太尉。眾所周知,東漢末期,朝廷早已烏煙瘴氣,不僅宦官與外戚鬥,輪流坐莊,就是各自集團內部也互相鬥爭,爾虞我詐。而曾經在戰場上豪情萬丈的段熲為了保住官位,居然也和宦官攪在了一起,段熲依附中常侍王甫,介入了太監集團的內鬥,結果自己成了犧牲品。
公元179年,漢靈帝光和二年,專權宦官內部曹節和王甫鬧矛盾,曹節假手司隸校尉之手,捕殺了王甫,身為王甫黨羽的段熲也被捕,最終段熲於獄中服鴆自殺,家屬也被流放邊境,死得很慘。
可惜了,這些名將,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於官場。段熲死後五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東漢王朝的喪鐘敲響了,三國也開始了。當然,這是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