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曾經說努爾哈赤:“奴夙知兵,今又屢戰屢勝,熟於用兵。”能夠得到自己對手這樣的評價,可以看出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確有奇才。那麼在明金戰爭中,努爾哈赤真的就是百戰百勝麼?當然不是。在滿清建朝之後,有兩個人都因為“抗金”備受清廷打壓,一個是岳飛,一個便是曾經數次擊敗努爾哈赤的袁可立。
岳飛一定沒想到在自己死了幾百年以後,會有另一個民族的人對他恨之入骨。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岳飛被皇帝下令移出武廟,此後大力吹捧關羽貶低岳飛。乾隆年間,所有關於袁可立的文章也被下令封禁。
要知道,“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有時候就是字面意思。滿清自得天下以後,編著了一部《明史》,在這部史書中,袁可立這個名字出現過三次,都是在無關緊要的事件中一語帶過。然而明朝大臣董其昌曾在《節寰袁公行狀》中讚頌袁可立:“嗚呼!公才兼數器,心運四慮。藉令一出再 出,不於毛帥、魏璫之世,得獨任行意,展布四體,韓、範功名,豈顧問哉!”可見此人絕非凡夫。
《明史》中對袁可立的描述為“登萊巡撫袁可立”。但事實上,此人在明朝先後擔任過蘇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登萊巡撫、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這樣一位“四朝元老”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可以立傳的,但是明史中不但沒有為袁可立立傳,而且幾乎將他從史書中抹掉,他本人的傳記和著作也通通遭到毀禁。
為什麼岳飛和袁可立會在清朝遭到如此待遇呢?因為他們抗的都是“金”。所以清朝的皇帝對這兩位將軍很是不滿。在乾隆年間,陸時化出版的書籍因為收錄了董其昌的《精忠祠記》,差點被處以極刑,最後這篇文章被嚴重刪削篡改。清朝三百年間,對袁可立的封殺可謂一以貫之。直到光緒年間,董其昌所寫的相關石碑也被強行拆毀。
岳飛的事蹟大家都知道,但是袁可立知道的人確實不多。所以,袁可立到底把清軍怎麼了,讓清廷痛恨如斯呢?原因很簡單,打不過。在兩軍對戰中,袁可立數次擊敗金軍,讓努爾哈赤吃過大虧,所以袁可立也就成了清廷的禁忌。
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遼寧被滿族人佔領,明廷上下官員對此閉口不提,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遭了殃。當時袁可立剛剛才被複用,他在此時挺身而出,向天啟皇帝提出七項對策,天啟皇帝一一聽從。第二年,天啟帝認為“彈壓登萊非公不可,於是以節鉞授公”,袁可立被封為登萊巡撫,統管軍務。袁可立花了三年的時間組織當地軍務,厲兵秣馬。組建了一支5萬多人的水師陸戰軍隊,4000艘戰船,而且在當地招安流民,發展經濟。
袁可立率領著他的這支部隊,先後7次擊敗努爾哈赤。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旅順、望海堡和紅嘴堡等戰略要地先後被袁可立率兵收回。當年十月,袁可立指揮大將張盤,於旅順防禦戰中再次擊敗金兵,並且收復金州和南關。
大多數人都認為明清之戰中,明朝一直是虛弱得不堪一擊,只有一個袁崇煥,但事實上袁可立也曾數次擊敗金兵。而且袁可立對努爾哈赤最大的威脅是他的戰略,袁可立積極推進海上防禦,遏制努爾哈赤向西發展,逼迫得努爾哈赤不得不加派重兵防禦袁可立,減弱了對西邊的進攻。
再加上遼西還有孫承宗,袁孫二人相互配合,一人主守,一人主攻,將努爾哈赤緊緊困住。毫無疑問,當時努爾哈赤一定是將此人恨得咬牙切齒。天啟帝啟用袁可立後,明朝的邊疆由此多安穩了4年。除此之外,努爾哈赤對袁可立的恨還來源於另外一件事,這件事讓他倍感屈辱,但又無法明說——袁可立把他的女婿給策反了!
此人名喚劉興祚,金人稱他為劉愛塔。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劉愛塔被俘虜到了建州,因為他非常能幹,被努爾哈赤賞識,還將女兒嫁給了他。他曾經參與遼瀋之戰,並且迅速被提拔高升,管轄金州、復州、海州、蓋州。但是劉愛塔慢慢見識到了金人的殘暴,他便給袁可立送送了密信,想要回歸大明。此事上報朝廷之後被很多大臣質疑,但是袁可立對他非常信任,最終劉愛塔回到了大明軍隊,最後在與金兵作戰中戰死。這件事對於努爾哈赤或者整個滿清來說都是奇恥大辱,成了朝廷的禁忌,所以袁可立被封殺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可以說努爾哈赤在袁可立手上吃過無數虧,所以滿清正式建國之後,直接就把他從歷史中刪去。,至於岳飛是刪不掉了,就只能打壓他的地位。不過袁可立此人政績無數,著實是一代名臣,居然在歷史中被抹得只有一個名字了,實在令人遺憾。“
參考資料:
《節寰袁公行狀》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