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殳在《手臂錄》中稱槍矛為“百兵之王”,是以諸器遇之立敗。槍、矛因為操作方便、訓練簡易成為冷兵器時代士兵最常使用的武器。而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可謂是把長矛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之人。不過,馬其頓人的長矛方陣所以能有那麼大威力,除了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亞歷山大對戰場的把控,各兵種的運用,尤其是對騎兵的使用至關重要。
而格拉尼卡斯河會戰中,馬其頓方陣步兵在極不利於長槍兵作戰的條件下,完成了對波斯軍隊的屠殺也正是在這些客觀條件下實現的。我們先來了解下當時波斯和馬其頓的軍事狀況。
波斯方面早已不是那個讓希臘幾代人都不敢正面對抗的軍事帝國了。居魯士之後,波斯人不但戰術發展出現停滯,軍隊的組織和紀律也是一落千丈。奢侈的生活讓波斯人不再好戰,僱傭軍成為帝國的支柱。來自其他地區的亞洲人和希臘人組成了新的波斯軍隊,前者數量龐大,後者則是軍隊的脊樑。但我們依然可以發現,波斯步兵再次退回到了輕步兵為主力的時代,其步兵戰術正在走向衰落。
當然,幸運的是波斯帝國步兵的衰落沒有波及他們優良的騎兵傳統,波斯騎兵不但維持著一定比例,也成為了亞洲部隊中最精銳的部分。此外來自小亞細亞、帕提亞等地的僱傭騎兵,也有著相當出色的作戰能力。
不過,這時的波斯軍隊是靠數量取勝的。龐大的規模使他們能在戰場上列出一個超大的正面,從而在交戰時使敵人兩翼天然的暴露在自己兩側騎兵的威脅之下。當然,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協同無數的鐵騎、戰車,向著敵人山呼海嘯而來時,那種衝擊效果也成了波斯人致勝的法寶。
不過,波斯軍隊裡固然不乏勇者,卻終歸是一群紀律渙散的烏合之眾。三板斧之後,一旦遭到打擊,就會失去秩序,如果失敗,則會迅速失去戰鬥能力,陷入完全的混亂,直至被徹底消滅。
不過在這場戰鬥中波斯人投入了兩萬騎兵和兩萬希臘僱傭軍,加上一定數量的亞洲步兵,至少在戰前依然有著強大的紙面實力。
與波斯的衰敗不同,這時的馬其頓從軍隊質量到戰術運用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高度。馬其頓依靠其方陣佇列強大的進攻能力和在當時相對靈活的特點,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從一個彈丸之地變成了西方世界中僅次於波斯的第二大強國。
如上圖所示,手持六米長矛的馬其頓士兵分為十六縱隊,組成了密集的方陣。這種作戰方式將長矛進攻中一寸長,一寸強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任何想要進攻方陣正面計程車兵都要同時面臨十數支長矛的攻擊。
當然,長達21英尺(6.4米)的薩里沙長矛實際上是並不那麼容易操控(吳殳認為,槍長超過一丈二尺即3.8米,則無論使用哪種材料,都會因為槍身下垂偏軟導致難以控制。)不過馬其頓密集方陣讓他們的矛頭和士兵一樣緊密,向前的長矛就像一塊插滿鋼釘的砧板,使得這一問題在進攻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同時馬其頓人還在方陣兩側佈置了各類輕步兵及騎兵,保護方陣脆弱的兩翼免受攻擊。透過各兵種的協作發揮巨大的威力。
在東征之前,為了對抗波斯騎兵,亞歷山大還有意識的提高了軍隊中騎兵的比例。此時亞歷山大手中除了30000步兵,還有5000騎兵。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之前波斯軍隊裡的希臘僱傭軍統帥門農曾向大流士三世提議,應避免與亞歷山大進行決定性會戰,而應主動撤退並切斷壓力山法供給,如果有必要甚至應焚燒農田、村莊,將小亞細亞西部變成一片赤地。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門農清楚的知道,亞歷山大東征雖然得到了希臘世界名義上的支援,但卻缺乏供給和金錢。而己方,則近乎擁有無限的資源。
雖然門農深受大流士三世信任,但波斯貴族們不願遭受無妄的損失,更不願意看到一個希臘人如此受到重用。於是這個明智的建議理所當然被拒絕了。盲目自信的波斯貴族聚集到格拉尼卡斯河河畔,急不可耐的要與亞歷山大進行一場決戰。同時把門農帶來的兩萬名希臘傭兵放在了隊伍的最後。
兩軍幾乎同時到達了格拉尼卡斯河河畔,這時候天色漸晚,而且河水正在上漲。亞歷山大手下將領建議全軍就地駐紮,希望波斯人看到己方龐大的軍容後主動撤離,繼而渡過格拉尼卡斯河,以避免強行渡河導致首戰告敗。(而且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但亞歷山大在偵查過後當機立斷,馬上發起了向對岸的攻擊。
而原因正在於波斯人在軍隊部署上的致命錯誤。他們本應該把兩萬希臘僱傭軍放在前列,防禦相對陡峭的河岸,待登岸的馬其頓軍隊逐漸混亂再從兩翼攻擊。但被嫉妒和傲慢衝昏了頭的波斯貴族不願把正面作戰的機會拱手相讓,於是他們把這些戰鬥力頗強的重灌步兵佈置在了整個隊伍的後方,而用自己的親信騎兵防禦格拉尼卡斯河岸。
當然,除了波斯人的部署失當亞歷山大還想透過這種近乎魯莽的行為告訴波斯貴族:即使有如此天險,也不會讓亞歷山大暫停一步。從而使波斯人在今後的作戰中也難鼓起勇氣阻擋馬其頓人前行。這已遠非個人層面上的膽大妄為,而是建立在對馬其頓軍信心上的戰術、戰略勇敢。
不過亞歷山大的進攻卻並非莽夫似得衝鋒,他深知在河水上漲情況下長槍步兵縱隊渡河的風險,尤其是過長的側面隨時會成為地方騎兵攻擊的目標。於是他下令右翼的馬其頓輕裝部隊率先向對方左線中心發起攻擊,將波斯人注意力吸引到左線中心的同時,派出了另一部分輕裝部隊對波斯左翼展開自殺式攻擊,以阻止波斯左翼向馬其頓人攻擊部位靠攏,從而在波斯左翼製造一個缺口。而自己親率部分重騎兵在他們身後依靠步兵方陣發起渡河。馬其頓軍隊左翼亦在帕爾梅尼奧帶領下在下游渡河。
這一佈置,使得馬其頓步兵在渡河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馬其頓騎兵過於猛烈的進攻,方陣步兵難以及時跟上右翼騎兵前進的步法,但訓練有素的馬其頓方陣卻在渡河時自然的形成了斜形序列。固然,斜形陣列在伊巴密濃達時期就曾風靡一時,亞歷山大在之後的戰役中也多次使用,但就本次會戰的記錄來看,這應該是亞歷山大的無心之舉。但斜形的渡河序列有效的保護了方陣側翼,並在渡河作戰中發揮了應有的效果。
而就在亞歷山大本人帶領他的夥伴騎兵出現在波斯左翼缺口時,他華麗的盾牌和頭上白色的羽毛立刻讓所有波斯人明白亞歷山大就在自己的左翼。
這時波斯軍隊的無組織性再次凸顯,波斯貴族們沒有考慮如何堵住這個缺口,而是向著亞歷山大本人發起了瘋狂的攻擊。在吸引了無數波斯軍隊之後,亞歷山大成了馬其頓人渡河的屏障。波斯騎兵是亞歷山大的四倍,但他無愧於“阿基琉斯之後”,在他的掩護下,馬其頓人成功撕開了波斯軍隊的缺口,實現了對波斯騎兵的擠壓。
而一直處在戰鬥中心的亞歷山大險些喪命,他的軀幹兩處受傷,頭部也被對方擊中過一次。當波斯總督高舉武器從身後衝來時,如果不是克利斯圖砍斷了對方手臂,恐怕亞歷山大已經喪命或者重傷。
這時紛紛登岸的希臘步兵發現眼前的波斯騎兵亂做一團,並被恰到好處的擠壓在了自己長矛攻擊之下。於是一場對敵軍的屠殺開始了。
發現形勢突變的波斯軍隊果然迅速潰敗,那些亞洲步兵也紛紛逃亡。亞歷山大面前只剩下了兩萬名尚未參戰的希臘僱傭軍。
雖然身邊不斷出現逃命的波斯軍隊,但這些希臘人卻毫無退卻之意。他們堅守陣線向亞歷山大提出了投降。不過亞歷山大顯然並無受降的興趣。馬其頓騎兵迅速對這兩萬名僱傭軍展開了包圍。他們本可以早些參戰,但如今只能束手就擒。
希臘方陣依靠緊密的隊形在正面產生了強大的攻擊力,但其側翼卻異常得脆弱。哪怕從那裡進入一名敵人都可以對方陣戰士展開肆無忌憚的殺戮,而方陣中計程車兵甚至不會抵抗。因為他一旦放下手中的長矛轉而對抗側面的敵人,將極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潰敗。於是側翼缺乏保護的希臘傭兵立刻成了任馬其頓人宰割的魚肉。
此戰傷亡最為慘重的也是這隻希臘僱傭軍,兩萬人中只剩下兩千人被賣外奴隸,其餘全部陣亡。而在波斯騎兵這邊,由於及時的脫離戰場傷亡固然沒有那麼慘烈,但陣亡的將領名單卻叫人咋舌。呂底亞總督、卡帕多西亞總督、大流士的兒子、女婿、妹夫以及大批王公貴族全部戰死沙場。
而馬其頓一方的傷亡卻叫人大跌眼鏡,他們只陣亡了25名夥伴騎兵,60餘名其他騎兵和30名步兵。
這一數字看起來遠低於實際資料,但也卻有可能真實發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馬其頓人的陣亡資料僅包括了戰場上直接戰死的部分,而並沒有那些因負傷而不治身亡計程車兵。同時,每每負責自殺式衝鋒的輕裝部隊及僕從部隊也未列入名單。
這場會戰揭開了亞歷山大東征的序幕,也摧毀了波斯人的抵抗意志。所以當大流士三世提出與亞歷山大平分波斯帝國時,亞歷山大斷然拒絕了請求。因為他知道波斯人已經失去了跟自己討價還價的能力。
(本文同時發於在下的微信公眾號“投筆讀書”,原標題《屠殺的背後——格拉尼卡斯河會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