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檔案。方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緊扣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針對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類不同主體設計了22項改革任務。
方案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得透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亮點1
嚴禁公佈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專案、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得透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佈、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
具體到各級各類學校來說,對於幼兒園,重點評價科學保教、規範辦園、安全衛生、隊伍建設、克服小學化傾向等情況。
對於義務教育學校,重點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平等權益、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育人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以及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情況。
普通高中主要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情況。
亮點2
師德存嚴重問題將被全行業禁入
圍繞教師,方案也設計了系列改革任務。
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現象,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獎勵首要要求;對出現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探索實施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
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須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述評,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內容;規範高校教師聘用和職稱評聘條件設定,不得將國(境)外學習經歷作為限制性條件。
亮點3
不得將論文數、課題經費等與績效工資掛鉤
針對高校科研“唯論文”等不良傾向,方案要求突出質量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情況,不得將論文數、專案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掛鉤;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申報高階職稱時論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針對“唯帽子”傾向,方案力促人才稱號將回歸學術性、榮譽性,要切實精簡人才“帽子”,最佳化整合涉教育領域各類人才計劃;不得把人才稱號作為承擔科研專案、職稱評聘、評優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制性條件,有關申報書不得設定填寫人才稱號欄目;要依據實際貢獻合理確定人才薪酬,不得將人才稱號與物質利益簡單掛鉤。
亮點4
探索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為了改變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方案著眼於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強化體育評價。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加強大學生體育評價,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
改進美育評價。要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加強勞動教育評價。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明確學生參加勞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加強過程性評價,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亮點5
推進中高考改革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
另外,在備受關注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上,方案提出,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和使用辦法,逐步轉變簡單地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各級各類學校不得透過設定獎金等方式違規爭搶生源。
來源: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