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事,我們無法分說評判,最好的辦法就是追根溯源地探尋事實,得出個人觀點。
去年,一篇關於空姐招研究生的新聞見諸報端,其核心思想可以簡略概括為:在激烈的藍天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打鐵還得自身硬,必須提高空姐這個關鍵職位的專業素養。
空姐作為一種職業,她既是單位門面,又是國家門面。作為美的化身,空姐有著獨特的自身之美,站著就是一幅中國畫,為企業帶來間接創收效益。
從藝術性與市場性出發,空姐有著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不可比擬。縱觀而言,空姐這個職業與其他崗位也並無太大差別,只不過因為其姣好的容貌、高挑的身材以及嚴格的篩選流程而顯得與其他服務人員有所區別。
對於空姐,是否還需要進行深層次培養,則莫衷一是,一番唇槍舌劍仍未達成一致意見。
關於空乘專業是否需要增設研究生學位的爭議點,無非是從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與提升就業競爭力這兩個角度出發。在一左一右、不可調和的矛盾背景之下,民航專業的相關領導和老師表示,空乘專業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增設研究生學位。
此訊息一出,一片譁然,眾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自己的批評意見,其中以浙大教授鄭強為主要代表,尤感困惑。有著前瞻性的鄭強教授便開啟機關槍模式,一吐為快,希望糾正航空業矯枉過正的想法。
鄭強教授認為:空姐行業的核心意識是為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讓乘客有賓至如歸之感,而不是學術性的探討和普及。不同於飛行員接觸精密的儀器,要求他們具有高標準的專業素養和應急處理能力。飛行員可謂空中一分鐘,地上十年功,他們接受全面的培訓、嚴格訓練,培養一個優秀的飛行員猶如鐵杵磨針。
從比較的角度看,空姐大多培訓三個月即可上崗提供服務,相較於飛行員高標準的選拔與語言標準的輸出,空姐專業可謂速成班。其實過於嚴苛的空姐篩選標準和深層次的培養模式,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一種趨之若鶩的錯覺感。
當然,最本質的原因還應考慮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問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隨著我國公眾的視野轉向山區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一個痛心疾首的問題橫亙於我們眼前。
最近五年,我國不斷加大對山區的教育方面的財政補貼,這些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學情況,但治標不治本,輸血的同時還需要造血。
因此,在山區教育現狀還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形下,有無必要對空姐這個行業增設碩士學位,都需要進一步的深思熟慮,而不可做拍腦瓜子的決定。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於反對者談及的教育公平和資源浪費問題,支持者持的觀點則主要是提高空姐服務品質和在國際飛行中展現中國航空的整體素質。
空姐培訓過程中,會接受全面的教育,如基礎知識的學習,甚至在對外飛行中,要求空姐掌握一到兩門外語,方便與國際友人交流,展現良好風采。
其次,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於大多數公眾來說,在天空中遨遊已不是夢想,而是眾多人士出行的一個可選項。因此,在這種經濟發展背景下,更需要提高空姐整體知識涵養和文明素質,以面向精英人士。
最後,支持者則從空乘專業長期的發展前景出發,認為空乘專業是更新換代相當快的一個群體,需要不斷澆灌新鮮的血液注入。基於人權主義的關切,需要提高空姐能力,為以後的轉崗換業做準備。
對於支持者看似充足的理由,實則漏洞百出,經不起細細推敲。研究生涯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究的過程,研習問題根本,探究所以然。不言自明,空乘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無疑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和青春的損失。
在這個喧譁浮躁、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更需遠離塵囂,多思維思考問題,而不是不經思考盲目跟風加以批判或者持以讚賞態度。我們對於空姐增設研究生學位這一現象,也當如此。
人生本就是千萬條選擇道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是能力和職業的匹配。條條大路通羅馬,大背景下的行業選擇無可厚非。但是整個社會資源就譬如一整塊蛋糕,向空乘專業傾斜過多的教育資源,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性浪費。
在科技興國、教育興國的良好教育氛圍薰陶下,我們國家教育部大力提倡創新人才的培養,如袁隆平、屠呦呦這樣功德無雙、厚德載物的院士,他們才是真正地具有工匠精神。
研究人員甘坐冷板凳幾十年,潛心研究,拿著微薄的薪水,只為某一項或者某一處細小的改進。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空姐招收碩士研究生,培養了一批囿於既定模式的服務人員,與機器人何異。
當然,對於何謂研究生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空姐達到所謂的研究生水平,寒窗苦讀讀書二十餘載,為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遠一些。
因此,如果單單培養服務型空姐,那與研究生學位增設的初衷則背道而馳。對於研究型人才的培養,他們如璞玉一般,需要社會和政府給予這個行業群體更多的關注度和耐心的培養。
細細雕琢,他們最終會不負所望,閃爍耀眼的光芒,但是對於服務型人才,在教育資源尚不充沛的背景下,若增設研究生課程,則無異於畫蛇添足而貽笑大方。
一顰一笑盡展佳人風采,一舉一動彰顯行業魅力,空姐這個青春與美好的代名詞,給我們枯燥的航程之旅帶來了一抹鮮豔的色彩,離別親人的不捨帶來溫柔的慰藉。
這是我們最直接的外在感受,但是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激流暗湧,對於是否增設研究生學位的爭論尚未結束,一切未成定局皆有可能。
無論是否增設研究生課程,我們相信都是經過教育部門深思熟慮的考量,基於整個社會群體出發。因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對這一現象發出理智的聲音不同的意見,而不是謾罵和詛咒。
每個行業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所謂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我們也在不斷地摸爬滾打,更能感同身受,因此我們更需要尊重每一個行業的工作人員,因為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