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的一生離不開詩歌,年少時因為詩歌而出名,得以入學北大;在大學時,因為發表《十三歲的際遇》而廣為人知;在哈佛讀書時,也是因為詩歌才結識了丈夫,並且和他走到一起;任教後更是致力於梁朝宮廷文化研究,不辭辛苦地宣傳東方文化。
無論是從詩人到學者、還是從中國傳統文化到大洋彼岸的異域,身為女性的田曉菲,始終一路高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她精彩的人生經歷亦是一本傳奇。
少時成名
田曉菲出生在天津的一個小康之家,因為父母在天津文聯社工作,自幼受家庭環境的薰陶,她在很小的時候,便表現出極強的文學天賦。
在田曉菲五六歲的時候,她的父母便讓她開始閱讀和學習詩歌,對她進行指導和引領,田曉菲由衷地喜歡上了詩歌寫作。當同齡人還在肆意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時,田曉菲就已經在《天津時報》上發表了自己的詩作。
之後更是先後出版了五本詩集,同當時很多出名的老一輩詩人們成了忘年交,小小年紀,就已經小有名氣了。1985年,田曉菲13歲,她還在天津中學讀書,因為出眾的文學天賦,北大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破格錄取了她。
這一舉動,無論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在放在當下,能夠以十三歲的年紀被北大這樣的高階學府破格錄用,都是一件能夠引起轟動的大事。而身為事件主人公的田曉菲自然也當得上“天才少女”一稱。
北大才女
在進入北大校園之後,田曉菲的文學之路越發順暢,混得很是風生水起。在校期間,適逢北大建校90週年前夕,當時只有16歲的田曉菲寫下了她的代表作之一——《十三歲的際遇》,講述了她與北大的緣分以及在北大的校園生活。
文中的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她對北大校園的眷戀和憧憬,文筆清新優美,積極向上,收穫了一眾好評。而這篇文章後來更是被選入了中學的課本,為她的少年時代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田曉菲還在校園中結識了查海生,也就是著名詩人海子。
兩個人因詩歌結緣,相互欣賞,相互鼓勵。後來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任教的時候,還對田曉菲創作的詩歌進行了點評,說她若是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一個偉大的詩人。彼時的田曉菲春風得意,生活一片美好。
哈佛博士
1989年3月24日,年僅25歲的海子選擇在山海關臥軌自殺,這在當年的文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好友的死亡更是對田曉菲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她不能理解一個曾經鼓勵自己堅持詩歌創作的詩人 ,竟然會選擇放棄詩歌,放棄自己的生命。
田曉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再繼續創作詩歌,而在她沉寂的時間裡,田曉菲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後制定了新的人生規劃。
於是她選擇考入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開始攻讀博士,彼時她才20歲,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1998年,田曉菲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2000年正式開始在哈佛任講師。
邂逅愛情
如果要問田曉菲在哈佛期間遇到的最難忘的人是誰,那答案一定會是斯蒂芬·歐文。
斯蒂芬·歐文是美國聞名的漢學家,他自幼喜愛中國古典文化,研究方向也是中國古典詩詞。還因為對詩歌和漢文化的喜愛,他給自己起了一個格外詩情畫意的中文名字——宇文所安。
而當年他和田曉菲相識的時候,他正在哈佛大學任職教授,也就是田曉菲的導師。因為共同的喜愛,兩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配合得十分默契。
而隨著越來越深入地相處和了解,宇文所安對這位來自東方的女子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1998年,田曉菲畢業。宇文所安邀請她去爬山,在下山的時候,宇文所安正式對田曉菲求婚。但田曉菲當時只顧著下山,並沒有注意到宇文所安說的話。
一直到他們下了山回到車裡,田曉菲也沒有給出答覆。下車後,再也按耐不住的宇文所安詢問她為什麼不回應他的求婚。田曉菲這才反應過來,剛才他是在對自己求婚。
田曉菲對宇文所安還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出於對年齡和文化差異的一系列考慮,她不確定宇文所安是不是她合適的伴侶人選。於是田曉菲就將她的想法告訴了宇文所安,還有另一位愛慕者追求自己的事實。
宇文所安絲毫不氣餒,他先是透過數字分析的方式,將他和另一位情敵的優劣對比分析,讓田曉菲自己選擇。但這種功利性太強的做法很讓田曉菲反感,所以她並沒有因此接受宇文所安。
而宇文所安在分析利弊之後,又為田曉菲改作了一首古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千里蟬娟照,愛若磐石堅。”,表示他對田曉菲的這份愛意重如“磐石”。
宇文所安的這首詩徹底地打動了田曉菲的心,她覺得在宇文所安理性客觀的背後,他同時也是一個誠實的男人,他的骨子裡帶著中國人的傳統愛情觀,這讓田曉菲很是感動。於是,她答應了宇文所安的求婚。
結為連理
毫無意外,這份戀情遭到了反對。在田曉菲的父母看來,這份跨越國籍和年齡鴻溝的戀情很是荒唐,他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但田曉菲卻並沒有妥協,她堅信靈魂和思想的契合,宇文所安就是那個她認定的人。兩個人不顧外界的眼光,始終攜手不離,一起克服了各種困難,最後也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同意。
1999年,他們在紐約舉行了一場浪漫又溫馨的婚禮,28歲的田曉菲毅然決然地嫁給了已經53歲的宇文所安。婚後,田曉菲改了國籍,並且因為丈夫的原因,她給自己取了相似的筆名“宇文秋水”。
田曉菲當時是國內很多人的勵志榜樣,她的這一系列行為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她崇洋媚外,拋棄了自己的國家。
可即便如此,田曉菲依舊選擇堅守她的婚姻。
因為能力優秀,她先後到柯蓋德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進行任教,但為了不和丈夫兩人相隔異地,最終田曉菲還是選擇回到了哈佛大學擔任講師。
收穫幸福
說起幸福是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對幸福的定義更是不同。但就目前看來,田曉菲的人生是成功的,更是幸福的。
在工作上,田曉菲把自己對文學的追求當作一生的事業來做,她可以與自己最愛的詩歌為伴,這無疑是幸福的。而在生活上,她與丈夫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是一對思想和靈魂高度契合的完美伴侶,這更是幸福。
田曉菲明白了為誰而活,怎樣做才是幸福的,所以她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而我們只要能明確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且為之努力,找到心中最終的平靜,也一樣能夠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