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戰爭8
7、《卡里阿斯和約》(公元前449年)
波希戰爭是在公元前499年至前449年之間,波斯與古希臘城邦之間的一系列衝突。導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米利都發生的反波斯統治起義。
三次入侵:波斯軍隊先後三次大舉入侵希臘: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陸軍遠征希臘,因陸軍在色雷斯境內受阻,海軍行至亞陀斯海角遭受風暴,損失慘重,遂無功而返;
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達提斯率約十萬軍隊、六百艘戰艦橫渡愛琴海,先攻佔優卑亞島西岸的埃勒特里亞,然後在雅典北部的馬拉松登陸,在此地爆發了馬拉松之戰,波斯軍大敗退回;
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五十萬、戰艦千艘進攻希臘,陸軍奪取德摩比利隘口,進佔並破壞了雅典城,但海軍在繞過蘇尼昂海角後,於薩拉米斯灣被雅典打敗,倉皇退卻,次年,陸軍又敗於中希臘的布拉。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乘勝反攻。
公元前478年,雅典艦隊佔領赫勒斯滂海峽北岸的重鎮塞斯托斯,從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
希臘開始轉守為攻,公元前476年,希臘聯軍在西門指揮下攻佔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許多島嶼和拜占庭。
公元前468年,希臘海軍在小亞細亞的攸裡梅敦河(歐里墨東河)口大敗波斯艦隊。
公元前449年,同盟軍隊圍攻島上的基提昂,因客蒙病死和軍中缺乏糧食,不得不撤圍,在撤退途中,大敗波斯海軍於塞普勒斯東部的薩拉米斯附近海面。隨後,雙方在波斯首都蘇薩締結“卡利阿斯和約”(《卡利亞斯和約》,因雅典代表卡利阿斯而得名),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認小亞細亞西岸希臘諸城邦的獨立地位,並承擔義務,不派軍艦進入愛琴海。放棄對愛琴海和黑海一帶的統治。希波戰爭至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霸主。
希臘城邦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所進行的戰爭是反侵略、反奴役的正義戰爭。在戰爭的前一階段,以斯巴達和雅典為首的希臘同盟,是為了保衛國家的自由和獨立、抗擊入侵之敵而戰鬥;在戰爭的後一階段,雖然雅典在後期開始乘機侵略擴張,並逐漸把提洛同盟變為它的侵略工具,但提洛同盟的眾多城邦,是為了徹底打敗和驅逐侵略者,完成所有希臘城邦的解放而繼續作戰。正因為如此,希臘各邦人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不畏強敵,英勇奮戰,奪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此外,城邦內部的相對穩定和團結,強敵入境,各邦能暫時拋開仇隙,聯合對敵,以及軍事將領的機智謀略、善於指揮,都是希臘城邦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戰爭對於波斯來說,波斯自始至終是侵略者,雖然在兵力上它佔有絕對優勢,但是,從各被征服國家和民族強徵而來的軍隊,被迫作戰,士氣低落,加以外線作戰,勞師遠征,最終失敗是必然的。
希臘波斯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在世界歷史上影響深遠。此後,世界文明發展的格局便逐漸形成東西方並立共存之勢,一直延續至今。
古代希臘文明在面對東來強大的波斯帝國的衝擊下,奮起禦侮,保衛自己的文明.馬拉松、薩拉米、普拉提亞三大會戰如果在希波戰爭中完全失敗,那麼古希臘文明很可能像歷史上其它無足輕重的諸多文明那樣被扼殺在搖籃裡,不能大放光彩。若波斯西進成功,則地中海將成為單一的古代文明區,不可能在此後的世界文明發展格局中形成東西方分庭抗禮之勢。原來地處西亞北非地中海東岸、南岸發展的古代東方文明,雖有巴比倫和埃及兩大中心的並立,但比較類似,都是“神授的王”統治的專制主義國家,而且在波斯把巴比倫和埃及統一合併進其帝國後已漸趨合一。正是希波戰爭中這三次大會戰的勝利為古代希臘文明的生長髮育和成熟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希臘的勝利使波斯西征受挫,重新打開了通往黑海的商路,確立了希臘在東地中海的霸權,在地中海東部形成希波對峙局面。雖然在以後的歲月裡,希臘民族被征服了,但已結出累累碩果的希臘文明卻反過來征服了征服者本身。以後希臘文明在希臘化時代廣泛傳播於地中海,很快及於羅馬再擴及歐洲,形成西方文明。
波斯是一個軍事奴隸制帝國,它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生活方式各異的地區和民族併入它的版圖,並實行著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希波戰爭波斯雖敗,波斯的軍事力量不斷受到重創,元氣大傷。對整個帝國說來仍只是區域性的邊境事件,希臘人還無力越過小亞進入東方,因此波斯帝國仍在繼續發展,它所繼承的古代東方文明的傳統後來又經安息、薩珊波斯和伊斯蘭文明而持續不絕,,繼而形成東方文明,這就是世界文明分為東西方的大格局,而它的最初的分水嶺可以說就是希波戰爭。
希臘的勝利不僅使希臘各邦得以繼續發展,尤其使雅典達到空前的繁榮,這就為公元前5世紀後半葉希臘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希臘的奴隸制經濟和政治於是進入了全盛時期。
希波戰後希臘社會經濟的發展希波戰後希臘各城邦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相當一些城邦,經濟發展遲緩,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手工業發展微弱,基本上被排除在海上貿易之外。另外有些城邦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程度較高,屬於這些城邦的有雅典、科林斯、麥加拉、米利都、敘拉古等。它們的社會經濟在希波戰後,進入了繁榮時期。
農業希臘是社會經濟的主要部門。農業人口在全體人口中佔有較大的比重,例如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有三分之二居民住在農村,四分之三的城市公民在農村擁有自己的地產。農業以及出租房屋是大多數公民謀生的基本手段。希波戰後,農業技術較前進步,出現了三種作物(黍、蔬菜、小麥)輪種法,它使耕地面積不大的希臘得以地盡其利。此外還利用綠肥(禾莖、草和菜根)和人工肥料(灰燼、石灰石)。園藝業(橄欖、葡萄)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都得到迅速發展。葡萄酒是經常性的日用飲料,橄欖油供食用、製造化妝品和照明。園藝作物已進入商品生產領域,是重要的出口產品。
手工業發展更快,這時雅典已有二十幾種手工業行業,不僅行業繁多,而且行業內部分工細緻,如製陶業就分為粗工和細工,粗工又分為拌土、擔水、燒窯和運料,細工又分為塑制、製坯、繪飾和燒焙等工序,甚至製坯的又分門別類,如分瓶、碟、罐和杯等。希波戰後,希臘一些城邦的手工產品盛銷地中海和黑海各地,科林斯的紡織業,米利都的紡織業、傢俱業,雅典的冶金業、造船業、製陶業和建築業都很發達。雅典出產的“紅花”瓶極負盛名,其素地塗以黑色釉料,光澤奪目,人像及花紋保留陶土本色,雅緻美觀。雅典能製造排水量220噸的商船,這種船揚一張大帆,用一根堅固的船桅和帆桁來支撐。希臘的採掘業也很發達,著名的有勞里昂的銀礦、潘給優斯的金礦和塞普勒斯的銅礦。
由於波斯的勢力退出了愛琴海和黑海,希臘城邦的海外交通和貿易便無所阻礙,這就為工商業城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每個城市都有集市場地,各種商品在專門地點出售。在一些城邦中海外貿易也很發達。雅典是愛琴海上的霸主,貿易範圍很廣。公元前5世紀中期,雅典的皮裡優斯港是著名的商港,運到這裡的商品有埃及、西西里、黑海的穀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馬其頓和色雷斯的亞麻衣料和造船木材,此外還從各地輸入奴隸。從皮裡優斯港出口的有橄欖油、葡萄酒、銅、鉛、銀、大理石、金屬製品和陶器等。皮裡優斯港的貿易具有中介性質,輸入到這裡的商品,雅典只留下一部分供應本國需要,而將另部分轉賣出去。公元前4世紀初雅典海上商業已趨衰落時,皮裡優斯港每年平均貿易額尚有1875-2400塔蘭特之多。
由於商業的發展,各城邦間錢幣的不同,市場上產生了銀錢交換攤,後來發展為金融業,經營借貸、抵押和匯兌等業務。抵押借款利息為12%,商業借款利息為16%-18%,海上貿易借款利息為30%。
戰爭對於雅典,意義尤其重大。戰爭期間,與發展海軍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便得到發展;戰後,由於確立了雅典的海上霸權,控制了愛琴海重要戰略據點和商路,從而獲得了廣闊的市場和糧食、原料供應地,而提洛同盟的盟金又被變成為雅典國家的重要財源,所有這些都促進了雅典奴隸制經濟的蓬勃發展。
在社會政治方面,戰爭促進了雅典城邦制度的發展。戰爭期間,第四等級廣泛參軍作戰,加強了第四等級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城邦制度得到迅猛發展。富裕公民以“公益捐獻”的形式承擔了建造和裝備軍艦的費用;第四等級公民的廣泛服役海軍及其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加強了第四等級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由於軍事勝利,經濟發展,國庫充裕,使大部分公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這都使城邦各公民階層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並形成以第三、第四等級為基礎的公民集體。經濟的繁榮,城邦制度的發展,為雅典奴隸制城邦的“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從此意義上說,希波戰爭不僅沒有毀滅希臘文明,反而推進了希臘文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