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宰相制度的終結——明初胡惟庸案始末
明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牽連甚廣,但從始至終都疑點重重,稱其冤案確實不為過。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丞相,胡惟庸的死改變了政治上的格局,一直以來分散的皇權完全迴歸到了皇帝手中,朱元璋加給他的罪名是謀反叛變,而真正的歷史或許並非如此,在各方學者關注下,胡惟庸一案到底是因為謀反而罪有應得,亦或是僅僅只是朱元璋加強皇權的一個藉口,這一切,都需要仔細地梳理。
案發前的背景
胡惟庸在朱元璋攻打和州時就已經投靠過來,是名副其實的老革命,跟隨朱元璋一路走到建立大明,在此期間,胡惟庸憑藉自己的才能和對上司心理的揣摩,再加上是同為開國功勳李善長的老鄉,深受朱元璋信任,因而官職也是快速晉升,從最初的太常寺卿一路突飛猛進到坐到左丞相的位置,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
坐上丞相位置之前,他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惡人,或許是權力並沒有很大的緣由,他一直盡心盡力幫助朱元璋治理國家,李善長也十分看好他,甚至還把自己的侄子介紹給了胡惟庸的女兒,兩家結為姻親。但是一路晉升的胡惟庸並沒有再小心翼翼維持自己當年的謹慎,走上相位後,隨著掌握權力的增大,人的野心和慾望甫經點燃,就會越燃越旺。胡惟庸也“有幸”未成為例外,他的錯誤,在當上丞相後越積越多,成為了以後被殺的導火索。
當上丞相的胡惟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官職顯赫,又深受皇帝寵信,朝野裡所有想要晉升的官員都來靠攏他,跑官送禮者絡繹不絕於途,而他也一直很享受這個過程,面對前來賄賂的人照單全收,《明史》有云:
''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
同時,他也一直在剪除異己,和自己作對的人幾乎沒有好下場,人盡皆知的就是毒死劉伯溫一事,史書記載''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而他之所以可以狠下心來對一個生病的老人,而且是地位尊崇的開國功勳下此殺手,正是因為在此之前,劉伯溫曾經試圖阻止朱元璋任命他為宰相。
當初朱元璋詢問劉伯溫接替李善長的最佳人選是誰時,他評價胡惟庸為''譬之駕,懼其僨轅也。''懷恨在心的胡惟庸自然不會放過絕佳的報復機會。
一邊是自己手握的巨大權力,一邊是被自己哄得開心的皇帝,此時的胡惟庸已經變得十分猖狂了,不僅自己無法無天,連身邊手下的人也開始目中無人,他的僕人倚仗著主人的勢力,居然闖邊關,還出手毆打守邊關的將士,事情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裡,其實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隱約感受到了這位丞相的威脅,於是下令處死了這個惡僕。
而胡惟庸卻被權力衝昏了頭腦,絲毫沒有發覺自己已經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仍然我行我素,大將軍徐達性情耿直,根本瞧不起胡惟庸這種奸黨勢力,而胡惟庸卻試圖剷除這個異己,想要收買徐達的僕人卻反被告發給了徐達,徐達只是與他日漸疏離。此時的他更是小人得志,已經得意忘形,對於下屬呈上來的奏摺他甚至已經不再上報給朱元璋,而是自己擅自做主,隱瞞彈劾自己的奏章,任意處罰下屬官員甚至革職,權傾朝野的他,卻忘記了身後一直注視著他的朱元璋。
朱元璋面對這個嚴重威脅到自己的丞相,早已無法容忍,不過,時至此時,胡惟庸是一個囂張跋扈獨斷專權的丞相,朱元璋是那個隱忍未發飆的皇帝,疑點雖已出現,但他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案發時史書上的記載只是一紙官方文書,叫“雲奇告變”,胡惟庸邀請朱元璋去自己府邸觀看澧泉的祥兆,朱元璋並沒有推脫,在去往他府邸的路上卻被一個宦官攔住了道路,由於跑得太急,這個宦官氣喘吁吁,怎麼也喘不勻氣息講話,而這種衝駕行為在當時是要殺頭的重罪,旁邊的守衛幾乎已經快要將他亂棍打死的時候,他費盡氣力抬起手指向了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見狀發覺有些不妙,便登上城牆遠望胡惟庸的府邸,一看就立刻怒髮衝冠,原來胡惟庸家裡到處都是士兵,這是要謀反叛亂,於是立刻下令處死胡惟庸。
此時,疑點便接踵而至,單看這個官方文書就可以發現,宦官為何非要在路上衝駕,冒著殺頭的危險?一個人喘得再厲害,也不至於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吧?並且作為一個小宦官,在即將被打死的時候還能拼死指向胡惟庸家裡的方向,這樣的忠心也是讓許多學者抱有懷疑態度,並且,胡惟庸的府邸距離城牆並不是很近,那麼朱元璋是如何一眼便看到院子裡面計程車兵的?而最重要的就是,多方學者都認為,雲奇這個人完全就是正史杜撰出來的人物。
假定歷史上根本不存在這個人,雲奇告變自然也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案件處理結果
在所謂的雲奇告變之後,胡惟庸被賜死,但是這一切並沒有結束,明史記載''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在廢除丞相制之後,過了幾年,朱元璋再次舊案重提,將開國功勳二十幾位全都處死,株連族人將近三萬,包括立下汗馬功勞的李善長,原因就是他有放任胡惟庸謀反的嫌疑,太子的老師宋濂也被波及,雖然馬皇后為他求情,但是還是在發配的路上離世。
時隔將近十年後再次提起舊案,並且如此血腥,殘殺將近三萬人,做出此種行為的朱元璋讓所有人都震驚,這也是許多人疑惑的地方,在李善長死後一年,有一位叫王國用的官員上書朱元璋,他論證李善長死得是真的冤,他完全沒有理由去縱容造反。
理由很簡單, 胡惟庸造反即便成功了,他李善長也不會是皇帝,冒著殺頭的危險得到的還是一個丞相的位置,他沒有理由和動機去冒這個險。朱元璋並不理會,也沒有遷怒於他,這是否,也表明了朱元璋認可這種概念,預設他這麼做是錯的呢?不惜戴上殺人魔頭的帽子也要將這些人趕盡殺絕,甚至在胡惟庸案後並沒有收手,而是一路殺戮到底。
緊隨其後再度爆出藍玉案,如此心狠手辣剷除功臣,到底又是為何?
大案背後的原因
胡惟庸一案,其實分作兩個階段,最初只是針對胡惟庸,或者說,是針對丞相這個制度,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出身,一步一步走到皇位,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他不想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其實歷代皇帝都不想要皇權分散,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為了穩固皇帝權力,只不過朱元璋他更加重視自己的皇位。
在洪武十一年時,已經有了端倪,朱元璋下令以後臣下上書可以越過中書省,皇帝獨攬大權。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只是上一個命令的延續,他的目的就是廢除丞相,加強中央集權,使皇帝的權力達到最大話。
那麼,廢除丞相制度需要的就是一個“謀反”的罪名,因為貪汙受賄縱僕行兇這是犯罪事實,完全可以殺了胡惟庸,還需另立新相,跟“丞相”這個官職毫無干係;可是謀反這個罪名,卻與丞相這個官職強相關,朱元璋必須讓大家意識到,這個位置,是能夠滋生造反意識的溫床,是一種制度缺陷,而有了缺陷,就要從制度上再去彌補。所以,胡惟庸就是朱元璋廢相的一個棋子,朱元璋明白鬍惟庸的性格,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壓迫他,把他逼急了,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事實上,胡惟庸確實是被逼得這反不造也不行,因為他的兒子在一次外出時,因為馬車的問題,車子翻了,於是他憤怒殺了馬車伕,這件事情被報給了朱元璋,憤怒卻又心懷鬼胎的朱元璋立刻處死了胡惟庸的兒子,目的就是為了逼急胡惟庸。按照朱元璋的設計,胡惟庸被逼得狗急跳牆,密謀想要造反,只是朝中幾乎人人都已經知曉皇帝對丞相的厭惡,此時正是上奏的大好時機。
正中下懷的朱元璋自然不會放過他,殺了胡惟庸,頒佈《廢丞相敕》。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並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極刑。”
自此,整個大明朝的統治架構真真正正握在勤奮的皇帝手中。
胡惟庸冤嗎?確實有些冤,因為其實一切都是皇帝的佈局,但嚴格來說,他也算罪有應得,畢竟他做的所有事情加起來,死罪並不委屈他。而時隔十多年的胡惟庸後續牽連案,是真正讓人感慨萬千的,朱元璋的所作所為確實過分,也確實讓人費解,一同打下江山的戰友如果真的想要謀反,何苦要等到現在呢?
他們完全沒有造反的理由。王國用的奏疏是最大的證據,李善長作為最不可能有謀反罪的人,卻被扣上了謀反的帽子,其他諸多開國元勳也都是因為子女姻親關係而被誅殺,難道皇帝真的就是一個以殺人為樂的嗜血惡魔嗎?
其實也並不是,從馬皇后為宋濂求情,朱元璋感動而改變命令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也有感情,也講究情面,那麼為什麼要把這些並肩作戰一同打下江山的臣子也是朋友們趕盡殺絕呢?
從當時的情形來分析,只能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
在朱元璋重提舊案前,太子朱標去世,而皇長孫朱允炆又尚且年幼,朱元璋害怕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被他人奪走,那他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的子孫拔掉所有可能傷害到他們的刺,所以他不懼怕變成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人,能為自己的子孫留下完整的江山就足夠了,所以行動方向從一開始的廢除丞相制度,演變成了後來的剷除後患。
那些曾經出生入死的兄弟,那些敵軍的眼中釘,現在就變成了他的肉中刺,他要拔掉這些刺,生性多疑的他不相信這些忠於自己的人也能同樣忠於自己的兒孫,於是這場殃及兩萬餘人的殺戮,不可避免地拉開序幕。他沒有反駁王國用,也沒有遷怒於他,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這麼做很不講道理,根本無從反駁,雖然他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結語:
胡惟庸案距離現在如此久遠,具體事件過程誰也不能看得清楚講得分明,而在當時的情形下,也沒有文官敢記錄下真實發生的事件,雖然野史不少,正史也有所謂的官方文書,但是對於裡面撲朔迷離的案情,我們只能去嘗試著尋找答案,嘗試在歷史的長河中打撈資訊,找出歷史本來的樣貌。
這個案子被稱為冤案確實也並不為過,因為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雖然胡惟庸在做丞相之時犯下了許多罪過,但並不排除是朱元璋有意縱容,給他假象,因為朱元璋目的明確,就是想利用胡惟庸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客觀來講,胡惟庸也算是一個政治犧牲品。
但是如果胡惟庸生性沒有那麼囂張,或許這顆棋子不會讓他做吧!而後來所牽連的人,則是名副其實的冤枉,作為開國元老卻不能得到善終,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有可能會變成後患,確實放在誰人身上也都十分委屈。
縱觀整個案件,朱元璋作為一個專制時代的開國皇帝,為了鞏固皇權,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一切在後人看來並不很意外,相權與君權之間的矛盾古往今來一直都存在,朱元璋只是更加冷酷而已,選擇徹底剷除這個威脅,既為自己也為後代。
所以,胡惟庸的死亡結果本身早已註定,因為他遇到的是朱元璋。
而那些因為被懷疑而無辜枉死的大臣們,也仍然只能說,因為他們遇到了朱元璋。
參考資料:《明史·胡惟庸傳》《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