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民國時期上海灘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一定非杜月笙莫屬。他從一個街頭小混混,逐漸成為十里洋場最牛的黑幫老大,渾身上下都是故事。直到杜月笙離世近70 年後的今天,他的人生傳奇還被很多人所津津樂道,有人稱他為“三百年幫會第一人”,還有人稱他為“上海皇帝”。
上海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如今更被人們稱為“魔都”。現在上海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普通商品房,價格已在1000萬以上。
大家一定很好奇,杜月笙當年的豪宅究竟在哪兒,又是什麼樣呢?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目前公認的“杜公館”有兩處:一處是東湖路70號(現東湖賓館),一處是寧海西路188弄1號(原華格臬路180號)。
其一,東湖路70號
據說,上世紀30年代初,民國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為開發財源,趁著“航空救國說”盛行,推出了一種“航空獎券”,並交由杜月笙包辦發行。杜月笙把這次機會轉手給了自己的門人金廷蓀,讓金髮了橫財。於是,金廷蓀知恩圖報,耗資30萬美元為杜月笙修建了一幢花園豪宅。
杜月笙非常喜歡,打算舉家遷入。可就在此時,“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杜月笙匆忙逃往香港。所以,這幢“杜公館”,他一天也沒住過。抗戰勝利後,杜月笙以6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座豪宅賣給了美國新聞處,後來一度作為美國領事館使用,和杜月笙徹底脫離了關係。所以,這裡其實算不上真正的“杜公館”。
其二,寧海西路188弄1號
在這處宅院裡,杜月笙生活了20多年。可以說,“寧海西路188弄1號”才是名副其實的杜公館。
杜公館有兩棟建築,一棟兩層石庫門樓房,一棟西式風格三層樓房。兩層清水紅牆的石庫門樓房,始建於1920年,為傳統磚木結構建築,是杜月笙會客、議事的專用樓。西式風格三層樓房為磚混結構,是杜月笙和三位夫人的住所(四夫人姚玉蘭住在辣斐坊)。
2000年左右,由於市政施工,這兩棟樓房被拆除了。西式磚混結構的一棟,目前已經蕩然無存。所幸傳統磚木結構這棟,在即將拆除之時,一位叫黃修志的加拿大華裔商人以3倍於市場的價格買了下來,然後請來同濟大學古建築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現場指導,將拆下的一磚一瓦、一窗一木全部編號,運到蘇州同裡進行小心保護。近20年後,嘉定打造西雲樓海派文化休閒街,徵得黃老先生同意,杜公館才得以回到上海還原重建。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宅,大門及各個窗戶兩側各有兩根西式羅馬立柱,門廊和窗眉之上雕刻著我國古老的麒麟和鳳凰圖案,門廊下面正中央刻著“竹苞松茂”四個大字,寓意“節節高升,子孫滿堂”。
大門為木質,底漆為紅色,外層為黑色,如今雖已斑駁,但仍依稀可出當年的考究和精緻。走進大門後,是一方小天井,再往前便是會客大廳。
大廳獨佔三個開間,內有高達12米的北松方形木柱數根,直通樓頂。房頂的橫樑皆由整根上等柚木雕琢而成。其中最為珍貴的,則是黃金榮當年聽聞杜月笙要建此宅,豪爽贈送的一根長12米,寬1米的楠木雕花主樑。如今,單是這根主樑的價值就已經相當驚人了。
大廳中央立著一道紅木鏤空屏風,左右各擺了一隻齊人高的陶瓷大花瓶,兩邊立柱上掛著一副對聯,上聯為“春申門下三千客”,下聯為“小杜城南五尺天”。關於這幅對聯,還有一個故事。
據說,黎元洪第一次當大總統下野後,杜月笙曾留他在自己家中居住了20多天。黎元洪對此情誼感念在心,後來專門請總統府副秘書長饒漢祥為杜月笙題寫了這幅對聯,將杜比作三國時期吳國的宰相。杜月笙十分高興,便將這幅對聯懸掛到了會客大廳。
大廳兩側,是杜月笙的客房、書畫收藏間、辦公室和賬房等。屏風的後面,則是一個古樸精緻的木質樓梯。
據說,當年能踏上這個樓梯的人,必須是VIP中的VIP。由於杜月笙在江湖上朋友太多,普通客人僅有資格在一樓受到接見,允許上二樓的,都他心目中的貴賓。
踏上二樓走廊,精緻程度更甚於一樓,各種梁木雕花美不勝收,屋頂的榫卯結構更是讓人驚歎。進入議事大廳,頓覺金碧輝煌,中式裝修風格盡顯豪門大戶之勢,你彷彿可以看到,杜月笙當年和黃金榮、張嘯林在這裡劃分地盤,和宋子文、戴笠在這裡商議大事,和章太炎、章士召等文化名人在這談天說地。
大廳朝南有個大陽臺,此外還有兩個房間,其中一個曾是杜月笙早前秘不示人的“煙房”,如今裡面放著杜月笙使用過的一些傢俱,以及他的股票、字畫等等。
所謂“男人不止一面”,杜月笙這個混跡黑白兩道,一手青幫幫主,不可一世,一手抗日救國,義薄雲天的男人,用實力為我們生動展示了他有很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