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是誰?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奪取天下開始算起為268年。對於清朝歷史上的十二位皇帝,努爾哈赤雖然愛新覺羅·塔克世的長子,但是,努爾哈赤能夠建立後金,顯然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打下的江山。在努爾哈赤之後的清朝皇帝中,不管是皇太極,還是康熙、雍正、乾隆,都不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至於清朝末期的皇帝,比如光緒、溥儀,則是因為之前的皇帝沒有子嗣,才被選中即位的。在此基礎上,對於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來說,真正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只有一位,這位皇帝就是愛新覺羅·載淳,也即同治皇帝。
一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起於商朝末年,定於周朝初期。具體規定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也即自商周時期開始,嫡長子作為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得以在大部分封建王朝中應用。比如在漢朝、唐朝、明朝等朝代中,嫡長子繼承製基本上需要嚴格遵守的。但是,清朝在取代明朝後,卻沒有繼續採用嫡長子繼承製,比如皇太極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在皇太極之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大家非常熟悉的皇帝,都不是憑藉嫡長子的身份來即位的。也即對於清朝皇帝來說,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不再將嫡長子作為第一原則。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就本文所要說的同治皇帝,就是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
二
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 咸豐六年(1856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公曆4月27日),載淳生於儲秀宮。到了公元1858年,咸豐皇帝為太平天國運動而苦惱不已的時候,載淳的弟弟憫郡王早夭,其後載淳一直是咸豐帝唯一存活的兒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親生兒子。由此,和之前的情況不同,因為咸豐皇帝只有載淳這一個兒子,也即沒有其他的繼承人可以選擇,所以,載淳的即位,自然是比較順利的。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他的長子愛新覺羅·載淳正式即位,成為同治皇帝。
三
因為同治皇帝即位之初只有6歲,所以,當時的大權,自然掌握在慈溪太后手中。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朝朝廷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到了公元1865年,在太平天國運動結束之後,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而這,促使清朝朝廷更加依賴左宗棠與李鴻章等大臣了。在此基礎上,等到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捻、東捻後,捻軍之亂到同治七年(1868年)為止。也即在同治皇帝在位初期,平定各地的起義成為重中之重。
四
最後,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之亂之後,同治皇帝在位期間,清朝不僅獲得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歷史階段,而且因為洋務運動的出現,促使清朝在技術上得到了一定的進步,這一歷史階段被稱之為“同治中興”。同治十二年(1873年),已經18歲左右的同治皇帝,開始正式親政。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同治皇帝親政一年多後,也即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崩於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廟號穆宗。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縱觀清朝十二帝,愛新覺羅·載淳是去世年齡最小的一位。世人皆嘆載淳可悲可憐,並且,關於同治皇帝的死因,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