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新教材新課標實施背景下,如何才能讓學科素養真正落地?怎樣才能提高育人質量?如何發揮教育科研的作用?12月22日,北京市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分論壇在廣渠門中學舉行,主題是“堅持科研引領 促進教育過程整體最佳化 提升育人質量”。
在論壇上,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黨總支書記楊秋文表示,新教材新課標實施背景下,廣渠門中學致力於最佳化課程體系,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推動育人方式的變革,實現學生基礎素養提升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雙重效果,讓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地,建成學府型學校。活動現場,學校透過學科講座、社團文化展示等活動展現了學校在學生基礎素養提升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教育成果。
廣渠門中學展示的校本課程作品。
做好教育科研,從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開始
“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第一生產力,是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助推器。”當天上午,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黨總支書記郭鴻開場就強調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如何做好教育科研?廣渠門中學高二語文老師畢姍選擇從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開始。
“我選擇的是物化生組合,因為我以後想當醫生。”“我選的也是物化生,對於未來我沒有特別明確的想法,就是這幾個科目學得比較好。”“我選的是物化政,因為我很喜歡政治。”……公開課上,學生們分享了剛經歷過的高考選科,畢姍以此為契機,開啟了一場與職業生涯規劃有關的探索課。
2020年起,北京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下,除語文、數學、外語外,考生還要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門科目中選擇三門科目。“很多學生對於未來要做什麼並沒有明確的想法,不知道怎麼選,很困惑。”在畢姍看來,新高考下,學生的生涯規劃顯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學校的生涯規劃並不是針對新高考,而且這種規劃引導需要融入到各個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去的。”
畢姍和該校政治老師一起探索開設了有關選擇的課程,“我從語文學科傳承傳統文化的角度,政治老師從政治學科價值引領的角度,和孩子們一起探索生涯規劃。”從學生的高考選科引入,這堂語文和政治融合的公開課上,畢姍和政治老師一起,帶領學生們瞭解海明威、司馬遷、魯迅等文學大家的選擇,解讀疫情期間逆向而行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等人的選擇,瞭解大山裡的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階中學校長張桂梅的選擇。在眾多案例探討之後,畢姍給學生留下了一道思考題:同學們對自己未來的專業、院校、職業等等都有不同的預選擇,如何讓你的選擇對自身、他人、社會、國家甚至這個世界更有意義、創造更大的價值?
畢姍和同事的探索是廣渠門中學老師教育科研的一個縮影。記者瞭解到,廣渠門中學在建設學府型學校的過程中,已形成了以本校各學科教師為主體,以專家、校領導、學術委員會以及本學科或本領域的骨幹教師為主導,促進教師專業精修以及跨界發展的學習共同體。
教育科研的影響漸漸凸顯。藉助市區級教科研資源,透過課題引領,廣渠門中學培養出了一批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2017年以來,共立項12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1項中國教育學會課題,9項北京市教育學會的課題,以及多項區級課題……楊秋文表示,這些課題覆蓋了學校文化建設、德育、各學科教學等育人全領域、全過程,成為學校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路徑之一。
2020年9月,廣渠門中學成立博越學院·創客空間。
注重核心素養,創新人才培養管理體系
以“武漢加油”為主題的定格動畫,黑白色商周青銅器拓印作品,各種顏色形狀的生物模型……當天上午,學校的社團文化展示活動上,學生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北京教育學院科研處處長李雯表示,該環節展現出學校優質課程的多樣性與選擇性,自主參與並設計的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楊秋文介紹,為全面提升課程質量,廣渠門中學已構建了“三階六翼”的學府課程體系。其中,三階是指縱向整合國家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分為奠基課程、廣博課程和卓越課程三個層級;六翼是指依據育人目標,對國家課程進行高質量校本化實施,並按學習領域分為六大系列課程,“學校全新的課程體系,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為豐富、更具選擇性的教育資源,並在教育教學的實踐和創新中,不斷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的、先進的課堂文化。”
“拔尖人才的培育和學生基礎素養的培育同等重要。中學是培養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素質最重要的時期。”楊秋文表示,學校也在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比如,撤銷原有的總務處、德育處、教務處,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組織框架,強化校內外培優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論壇現場,廣渠門中學的老師們帶來了公開課。
同時,學校還成立了“專案管理”中心。課程管理以“專案”為抓手,確定本學科研究專案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從而形成具備學科特色以及學科教學區域優勢,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專案。
2020年9月,廣渠門中學博越學院·創客空間正式建成使用,共有創想匯·網路教室、3D列印工作室、電子焊接實驗室、鐳射切割工作室、木藝空間、ROBOT廣場6間工作室,面向全校開展“博越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截至目前,共開設科技類選修課、清華大學科創課程等十餘門、社團3個,創客空間運用STEM理念,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開設針對不同學段、不同水平的學生課程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李世輝
來源:新京報